黑龍江高校教師流失嚴重,年輕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出走南方,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雷哥觀教育


高校教師特別是教授的流動始於2000前後,如今愈演愈烈。流動方向主要是中西部、北方向東南部流動,導致很多著名高校人才流失嚴重,學科建設成為空談。造成流動的最主要原因是個人收入問題。比如山西某高校一社科團隊在十年前被南京一高校以500萬科研經費,每人一套房子外加60w安家費,簽訂5年協議引進。五年後,合同到期,院領導一看辦公室空了,打電話才知道,這個團隊1000w被上海某高校引進了。還有就是個人評上教授後,本單位依據工資體系提高待遇,每年長了五萬塊。如果這個教授被其它城市高校(多數要誇省的)看中,願意出200w安家費引進,教授們基本都擋不住這個誘惑的。那問題來了,有些高校為什麼願意花大力氣引進人才呢,這就是教育部學科建設、教授師生比等評比的原因。學校評分高了,相應的資助也多,學校發展更快。這種人才流動的情況,對引進人才的學校來說可以獲取更多資源,但是被引進人才的學校資源流失。說白了,好一家坑一家。對整個國家來說,自產自銷,教育水平沒有提高,倒是壞了風氣~國家應該採取措施相對控制這種情況發生。


leo92921


在黑龍江省不僅高校教師流失嚴重,中小學教師流失也一樣嚴重,各行各業的年輕人流失都比較嚴重,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基本不回黑龍江,原因如下:

第一,黑龍江的體制比較僵化。

黑龍江在體制方面比較僵化,官僚主義嚴重,而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非常優秀,都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或認可。而在比較注重家庭背景和社會背景的黑龍江,僅僅靠個人的能力是很難打拼成功的。黑龍江在很多方面還是要人脈的,沒有人或者沒有錢就很難辦成事情。這種僵化的體制怎能適應目前社會的發展呢?又怎麼能適應年輕人的發展呢?

第二,地域方面的原因。

黑龍江東江處於北方,天氣比較寒冷,冬季比較漫長。常年在黑龍江生活的人,很多都具有心腦血管疾病,這與冬季比較漫長是有關係的。黑龍江人得腦血栓的也特別多,特別是在春秋的時候,老年人容易犯病。此外由於黑龍江比較寒冷,所以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比較多,例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極多。這些人離開了黑龍江到海南等地,自然治癒了呼吸道疾病,這也是很多黑龍江人想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人才流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社會在發展和進步,社會發展的表現就是讓人才能夠有更效的流動,社會進步的標誌在於能夠促進人才合理配置資源,因此,這說明國家在人才流動方面越來越人文。

第四,黑龍江經濟落後。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很多地方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東南沿海部分經濟發達,在引進人才方面,經濟優勢比較明顯,工作環境也比黑龍江好很多,晉升機會也多,這些都是黑龍江不具備,因此黑龍江的優秀人才往外走就很正常。

你怎麼看這件事呢?寫在評論區吧!


中考政治劉老師


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緩慢乏力,高校教師流失嚴重,兩者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對於現在的高學歷高職稱的年輕教師來講,他們更把自身價值與收入放在第一位,而至於獻身教育事業,有可能考慮都不會考慮。否則,這些人也不可能出走。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生存受到挑戰時,高校教師肯定會想著遷徙,只不過這一走就不會再回來了。可能有些人會想,高校教師生存難道很艱難嗎?這要看人對物質生活追求的目標了。很多高校教師有高學歷有高職稱,在他們看來自己的收入就應該和自己這兩高相匹配,然而在黑龍江實現不了這個願望。

按目前的東北經濟發展態勢發展下去,高校人才流失現象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政府不重視這種人才外流現象,恐怕對高校的未來發展和學科建設真沒有任何好處。因為人才才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沒有了人才,大學就成了沒靈魂的空殼。

若問黑龍江高校人才流失現象正常嗎?我想算是正常。高校教師也是普通人,他們和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幾乎是一樣的,既然是普通人自然也就免不了俗。最終該走的還是走了,想走的沒有條件走的也只好留下來,只是留下來的那些人,是否能安心工作就很難說了。


寒石冷月


改革開放之初,也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報紙上曾經討論過一段“孔雀東南飛”的有關人才流動的話題。

時值今日,這個大標題具體到黑龍江省,並且限定於該省的大學青年教師的流失,不會是因為待遇問題吧?

大學屬於事業單位,大學老師的薪酬全國各地應該差不多吧。那會是什麼原因造成青年教師遠走他鄉?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出走者必定有其個人的特殊理由。但是,如果形成了批量性出走,當地政府部門應該引起關注,深入調查,摸清原因,採取措施,針對問題,認真解決。

黑龍江省可有聞名全國的哈工大,即使哈軍工搬走了,哈工大仍然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大學。龍省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底子可比關內有些省份厚重得多。振興教育甚至比振興經濟更為重要。(2019/05/01)


吉祥如意


在這裡我要再深入問一句,那些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辛辛苦苦奮鬥了三四十年還不能晉升高級職稱的老教師跟這些鍍金升職,晉升了高級職稱的搞“跳槽”,搞“流失”的年輕教師們相比較,哪一種教師更值得尊重?哪一種教師更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哪一種教師更應該被晉升為高級教師職務呢?

由此可見,我的看法就是不管什麼職業,不管什麼人,只要涉及職務職稱之類,首先要看他的事業心。所以,我們所強調的教師職稱評定,以及工資調整等,均應以教師教齡為主要依據,其著眼點就是這個。

職稱晉升也好,工資調整也好以教齡工齡為主要依據,級別跟齡限掛鉤,是最合情合理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堵住那些“鑽窟窿”“挖洞”搞投機晉升的人的“窟窿”。


吉柳聖人


黑龍江教師從2001年就有流失的苗頭了,我當時在上高中,我們老家的高中鼎盛的時候還有考上清華北大的,現在高中都黃了,可想而知我們老家的人口就是多麼嚴重,大的廠礦連續改制,倒閉,被合併。鼎盛時期人口30萬一個區,現在也就6-7萬人。

2001年開始廠礦學校接連脫離廠礦,師資資源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方的私立學校招收,好的老師都相繼離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清影搖風2019


我在高校工作,對這種情況深有感觸。

黑龍江高校教師流失嚴重,評上高級職稱的年輕教師孔雀東南飛的這種情況既正常,又不正常。

第一正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南方、沿海地區一是經濟發達,生活條件比較好;二是觀念新,眼界開,人們思想比較開放;三是南方高校無論管理,還是教學科研,都給教師創造了比較寬鬆的工作環境和科研條件;誰都願意去這樣的地方發展。

第二不正常,黑龍江與西北地區一樣,經濟與南方相比都不太發達,高校無論經費、物質保障、科研條件、住房等都不能與南方高校相比,特別是科研條件、科研團隊支持、經費投入等,與南方高校無法比較,再由於內地高校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和人才創業等方面的差距,致使很多優秀人才、學科帶頭人另謀高就。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想無非兩個原因:一是黑龍江發展不均衡,除了那麼幾所大學,其他學校無論是經費,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實驗設施設備,以及校領導層的高水平層次,導致一些普通高校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一些有能力有抱負的青年教師自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發展的高校。二是黑龍江整體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較差,我本人在 所普通本科高校任職,就在年初,我校 一二級院書記,遲職,去南方高校。理由就是學校工資過低,無力承擔家庭負擔,其愛人下崗後無正式工作,其子在國外讀研究生,經濟壓力非常大,到南方韉高校,除國家基本工資外,年獎金不低於20萬,科研獎勵等不算其中,根據個人科研水平和成果計算,學校為其夫人解決工作,並給分配住房及給付安家費。試問,一個在學校的中層幹部,都為了錢去南方了,可見黑龍江要想留住人才,光靠文件是選不夠的。只有人才留住了,經濟才能更好。但沒有高薪如何留住人才。我想如果黑龍江各行業的工資水平要是能和南部省份相當,人才也不會流失這麼嚴重。還有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態度也轉變。


重名u0806


1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市場供需關係的失衡。南方教育對於高素質老師的需求量比較大,而黑龍江生源普遍縮減,所以老師大量外流。

2黑龍江經濟發展不起來,速度跟南方比相差很多。南方多數學校都是以高薪和更好的教學設施生源等方面吸引了黑龍江很多的好老師。

3黑龍江這裡的老師,尤其是很多重點學校的老師,評職稱提升待遇什麼的都靠論資排輩。有很多年輕有實力的老師很難得到長足發展,因此他們選擇去南方更好的地方去工作,即使不在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待遇也能很好的彌補這方面的差距。

可能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待遇了,黑龍江的老師生源在全國來看普遍也是還可以的,但是這些年無論是老師的流失還是優秀畢業生的出走,跟大環境不無關係,如果想要留住人,還是要在各方面都進行加強。希望龍江越來越好吧。


我是小號行不


其實,黑龍江省不單單高校教師流失嚴重,各方面人才流失都有點嚴重。

黑龍江省人才流失呈現"三高”趨勢,即流失人才中,“高新技術產業,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居多,除了人才較多流失外,人才流失的渠道也呈現多遠化趨勢,主要渠道有:一,本省大學畢業生到省外就業。二,人才通過正規人事調動調走。三,有工作經驗的人才通過雙向選擇去往自己滿意的城市。四,在崗人員尋求更好的發展辭職離開。五,通過投靠親友等其它渠道外流。外流人才所具備的專業主要是黑龍江省急需的高新技術產業,教育行業,外貿行業,機械操作,旅遊行業,金融行業等等。而年齡都集中在24至45之間。可以說是黑龍江省人才隊伍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黑龍江省省人才流失的背後原因,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氣候原因

黑龍江省冬季漫長,嚴寒,不太合適於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尤其高學歷的人才,對於健康尤為注重,嚴寒的氣候,不太利於健康和疾病的康復,如腦血栓,腦出血,風溼病,心臟病,呼吸道疾病,鼻炎等等。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到溫暖的南方去工作。

經濟大環境

曾經因為石油煤礦資源,重工業等快速發展的城市,現在因資源匱乏,加上我國經濟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傳統工業衰退的背景下,體制僵硬,轉型困難,造成人才流失

交通原因

黑龍江省交通基礎設施其實很多市縣還很落後,運輸成本高,路途遠,時間長,改造建設困難和資金困難,難以滿足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交通運輸需求,冬季漫長嚴寒,水運通航期短,交通運輸成本高,效益低,投資,運營,貿易成本高,很多企業不得不南下,直接導致人才和資金外流

體制僵硬,官本位思想嚴重

很多單位已形成龐大且關係複雜的利益同同體,存在專業人才和工作崗位錯位,機構臃腫等現象。工作機會,發展機會的稀缺導致潛規則盛行,有才能的人很難得到重用,實現自身價值和得到匹配的待遇。很多都會選擇到大城市,沿海城市去尋找自己的機會和舞臺。

汙染問題

東北地區原是我國傳統重工業基地,因此石化企業排放硫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含重金屬元素的煙塵;磷肥廠排放的氟化物;酸鹼鹽化工業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及各種酸性氣體;鋼鐵工業在鍊鐵、鍊鋼、煉焦過程中排出粉塵、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氫、酚、苯類、烴類等

其次,東北地處北方,冬季寒冷,由於取暖需求強烈而消耗大量煤炭,煤炭燃燒過程是向大氣輸送汙染物的重要發生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並含氫、氧、氮、硫及金屬化合物。燃料燃燒時除產生大量煙塵外,在燃燒過程中還會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及煙塵等物質。

我個人覺得,想要改變這種困境,還得提高,重視教育,改革企業,單位的分配,管理等制度,提供良好的創業平臺,完善引人,用人政策,簡政放權等等。

期待黑龍江,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