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南深圳北青島的說法?

無知者有罪5557


非青島畢業的山東大學生,基本不會去青島工作,這就是山東現狀,每個城市人才吸引力太低


養馬島海怪


青島,是滿含希望與期待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是藍色和黃色泡沫托起的城,大海的廣闊和啤酒的激情交響的城市。

南北說,不是現有的實為對比,更多的是希望與平衡。體育,陰盛陽衰,經濟,是南盛北衰。青島肩負北方的希望。當然還有雄安。天津大連瀋陽,還有我童年時就無比熱愛的哈爾濱。它也是我媽媽的出生地。我算小半個哈爾濱人。我曾對母親有過微詞,但對哈爾濱從沒有半個不字!北方加油!

所以,南北說,更多的是青島銀的滿懷期望。青島在全國,四十年幾乎沒變。它一直就處於十二到十六之間的位置。從南北傾斜的角度說,青島夠了不起。棋經有言:敗中求和,和中求勝。青島就是在北方的敗勢中求勝!

因為大海和啤酒,青島從來不缺乏激情。現在,關健是引進5G,智能,大數據,金融等公司產業。青島是希望之星。這是毫無疑問的!

有期望才有未來!


秋歌988


實在抱歉,“南深圳北青島”這個說法我之前從來沒有聽過。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深圳的地位遠遠超過青島。這一點,青島應該是有自知之明的。不過我更願意把“南深圳北青島”理解為,青島在北方的地位和深圳在南方的地位差不多。
(青島)


目前全國還有5座,計劃單列市。其中大連、青島位於北方,寧波、廈門和深圳位於南方。從深圳和青島在南北方的地位看,確實有些相似。深圳的綜合實力在南方城市中排名第三,在上海和廣州之後。青島的實力在北方城市中也能排到第三,位居北京和天津之後。

實際上,“南深圳北青島”是用來形容兩市,在引進高校的力度。近年來一些原本高校數量相對較少的城市,紛紛抓住高校擴張的機遇,把引進高校作為城市引智的重要舉措,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校爭奪戰”。深圳和青島是其中的佼佼者。

眾所周知,深圳作為一座新興城市,高等教育資源並不豐富,本地只發展出了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兩所較為知名的高校。不過在近10年來,深圳通過合作辦學的方式引進了不少國內頂尖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國內知名高校,通過在深圳設立校區的方式,讓深圳有了一批知名的高等教育學校。


青島也是一樣,本地發展起來的高校只有青島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兩所學校在全國來說並不算太知名。通過吸引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落戶”,青島也有了一批知名院校。

深圳和青島吸引高校的主要特色,就是用鉅額的財政資金引進國內頂尖院校當地設立分校或者校區。這種做法對其他城市來說不適用,只有像深圳、青島這樣富裕的城市才做得到。論經濟實力,深圳和青島在國內均排名前列。他們的財政收入,甚至比中西部的一個省還高。

一座城市擁有大學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乎其發展前途、科研創新能力、社會影響力、城市知名度。特別是在當前轉型發展時期,科技與人才之於城市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資源。


財經知識局


“南深圳、北青島”成為新一輪名校聚集區

<strong>

兩片高教熱土緣何快速崛起

深圳市政府傳出消息,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

  就在3個月前,深圳市政府剛和北京大學簽約,雙方將建立北大深圳校區。而據深圳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正在與6所國內名校洽談建設深圳校區,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此外還將與國際一流高校合作,共建10所特色學院。

  和深圳一樣在高教領域頻傳佳音的,要數青島。僅今年1月至9月,青島就吸引了清華、復旦、中科大、中央美院等高校“落戶”。此外,還有一批名校在青島新建研究中心或智庫,上海財大聯手伯克利在青島成立的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即是其中一例。

  “南深圳、北青島”,這兩個地方何以成為新一輪名校紛紛落戶的聚集區?而清華、北大、中科大、復旦等一批名校今年又為何扎堆“走出去”辦學?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城市與大學都有“內生需求”的結果。更多的城市深刻意識到大學對於城市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作用;而“雙一流戰略”的推進也讓一批名校有了“開疆闢土”,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專業的迫切願望。


  “南深圳、北青島”現象引發高教界關注

  今年,無論是引進大學的速度還是力度,深圳和青島無疑是國內諸多城市中數一數二的。這種“南深圳、北青島”的現象,引發著國內高教界人士的關注。

  以深圳為例,除了北大和中科大相繼傳出將開建深圳校區外,目前列入深圳洽談引進共建校區名單的,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其中,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已開始招收本科生。

  今年8月,深圳出臺《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深圳市第一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這份紅頭文件清晰地呈現著深圳未來10年發展高等教育的“頂層設計”:深圳的定位是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具體而言,到2025年,深圳的高校數將從目前的11所增加到20所左右,爭取有3-5所高校排名有望進入全國前50。而在高水平學科方面,力爭到2020年,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的學科達到25個以上,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15個以上;到2025年,高水平學科數量與2020年相比實現倍增。


據悉,在深圳已經開啟或正在洽談中的辦學合作項目,還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設計學院、湖南大學羅切斯特設計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深圳特色學院和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深圳學院等。

  從今年來看,和深圳“引智”力度旗鼓相當的是青島。僅今年上半年,青島就引進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9所高校到當地辦學、開展科研。今年9月底,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揭牌成立,該研究院也是復旦大學在上海地區以外的唯一校區。另據統計,目前與青島正式簽訂協議的國內高校 (機構) 達21所,還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達4所。


  新一輪名校“走出去”辦學和上一撥辦“分校熱”截然不同

  “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高等學校分佈是城市中長遠競爭力的一個核心指標。而我國很多經濟發達的省市,同時也是教育發達的省市,比如北京、上海、南京等。但從目前的高教格局來看,有個別省市是例外的,他們現有的經濟實力和高教實力還不匹配。”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姜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深圳和青島顯然就是這樣的“個案”。論經濟實力,深圳和青島均是國內排在前10的城市,深圳的發展速度更不必說。但從高教資源和綜合實力來看,保守估計排在15名之後。因此,在引進大學上出現的“深圳速度”和“青島速度”,可以被認為是兩市迫切地希望“補短板”———通過“引智”,讓大學成為推進城市創新發展的驅動力。

  還有一些業內人士提及,從最新一輪的名校“走出去”趨勢來看,這一輪高校在深圳等地設立分校,不同於10多年前高等教育進入快速擴張期時的一輪大學設“分校熱”。

  事實上,在深圳南山區的高等教育園區,10多年前也有一輪名校辦“分校熱”。在上一輪的“分校熱”中,大部分是由高校商學院牽頭,出於市場爭奪的目的在深圳設立分校區。而最新一輪高校到深圳、青島等地辦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接地方經濟的發展———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當地的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不得不向外“引智”。而從大學“走出去”辦學的動機來看也是一樣。發展優勢學科,需要有更廣闊的平臺。

  以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為例,這一研究院雖是今年落戶青島,但醞釀期從2014年就開始了。隨著經濟的發展,青島已經成為北方地區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縱然青島的商業環境比較優渥,但從本地的高教資源分佈來看,缺乏高水平的商科教育。”與之相應,上海財經大學將財富管理研究院的選址放在青島,也有自己的考量。“商科一直是上海財大的優勢學科,除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上海財大也希望在藉此推進一流學科建設。”


三二一電商學院


一拿青島和深圳相比,很多人就容易激動,搞的青島又夜郎自大似的。青島比起深圳如何,我想青島人民心裡還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的,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比喻而已,並不是說青島非要去和深圳一比高低。就像我們說武磊是中國梅西,我是我們村劉德華一樣,只是一個地域上的比較而已。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拿青島和深圳比,是因為兩者身上有很多相同點,都是沿海城市,都是副省城市,都是計劃單列,都有著絕對的區位優勢。青島現在上上下下都在對標深圳學習深圳,把深圳當成學習的榜樣,就是因為人家厲害嘛,從經濟、文化、產業等各方面,都是全方位領路青島,“跳出青島看青島”“跳出山東看青島”,“跳出長江以北看青島”,雖然在北方城市當中,青島在同類城市當中比較“秀兒”,但到了南方,落後的何止又是深圳呢。

20年以前,青島學習追趕的目標是大連,但在成功超越之後,青島的發展也陷入了沉寂,甚至是後退,佔據著絕對的優勢資源,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實力,不是青島不高調,而是實力不允許啊。去年那個啥組不就說過青島嘛,頭雁引領意識不強,你自己上炕都費勁,還何談帶領小夥伴們致富?

不過,青島現在已經拉開架勢準備雄起了,同志們已經擼好了袖子,捲起了褲腿,正在朝手心吐著唾液摩拳擦掌呢。但是,光說不練假把式,關鍵還得看療效。


元芳有看法


曾幾何時,青島喊出的口號是學大連趕大連,實現經濟層面和影響力的超越之後,青島把口號改為學深圳趕深圳。於是十幾年來,深圳一直都是青島的學習對象。

不過這兩城市給人們的印象主要還是來自於外在條件的相似,這兩座城市都是依山傍海,都是綠化面積較大,城市都很漂亮,而且同為年輕的移民城市,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浪漫城市。

青島是我國第一個品牌之都,而深圳是現在的品牌之都。雖然青島和深圳差距很大,但在北方城市來說,青島的經濟實力僅次於京津兩個直轄市,於北方城市當中的地位就像深圳在南方一樣,此外這兩座城市都曾榮膺最佳宜居城市榜首,都很適合定居,且同為文明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花園城市。

總體來說兩座城市的風格特點、宜居條件,以及在南北方各自扮演的角色都比較相似,深圳又是青島的榜樣,所以會有南深圳北青島的坊間說法。


城市發展報告


深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青島的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示範區同時在 2019年7月2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獲批,這就是中央親自定調南深圳北青島的由來,也算是中央給青島的任務吧,希望青島能夠扛起北方經濟的大旗,做北方的深圳!



冰點凝望


我是青島的,青島跟深圳無論從經濟規模、人口規模、產業先進性、外在影響力、國家定位上都沒有可比性,現在的深圳在高科技應用創新方面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級城市,青島製造業基礎還在,但說白了都是傳統產能,正處在產業調整期,也就是說青島只有向深圳學習的份兒,其他的說法跟自黑差不多,“南深圳北青島”的說法以前聽青島的一任市委書記李群同志講過,他但是指的是吸引大學高校落戶方面兩個城市有一拼,這也是事實。另外青島環境真的很好,附上我的幾張隨手拍,歡迎大家來旅遊。









海底漫步88


我發現一些噴青島學深圳的真的是弱智,青島學深圳有錯嗎?什麼連深圳零頭趕不上,什麼不自量力。。。難道你讓青島去向不如自己的城市去學?不向高手學,怎麼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向先進的城市學,怎麼知道自己落後的地方?那向你學,你跟大家說說看,你有什麼過人之處,做出過什麼突出貢獻?如果有,青島人一定會向你學習。就怕你沒有,除了噴沒啥本事。


偉哥286935031


應該是南湛江北青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