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我们说医务人员是防控的一线,实际上一线的一线是疾控和社区的’三位一体’人员,只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尽快解除疫情。”近日,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据他介绍,集团以“医联体”的形式立体式参与此次疫情防控。其中,集团旗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首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每日检测量400例左右,最高超过了1200例,是罗湖区此次为深圳疫情检测所做的贡献之一。而其中罗湖医院集团31家社康中心更是投入801名医务工作者,为一线防控最大化地投入了力量。另外,2月4日上线的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有上千名医生24小时不间断为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的居民,免费提供线上问诊服务,而在线下,还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抽血、拍X光片、B超以及送药上门服务,大获百姓称赞。

31家社康中心的800余位医护工作者投入一线

在社康、高速路收费站与车站防护点进行防控

“疫情防控重在党委政府重视,联防联控,基层互动,强化预检分诊,顺畅转诊,医院集中力量救治。”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林锦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自疫情爆发以来,罗湖医院集团31家社康中心全面投入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其中,二类以上社康中心均结合社康实际设置预诊分诊,设立相对独立诊室、临时隔离室。根据疫情需要暂时关闭儿保、计免和口腔等专科,积极分流其他发热患者,减轻上级医院发热门诊压力。发现怀疑病例就地隔离,有序转诊。同时,7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春节留深(占社康总员工82.3%),其中,与社区、警务室多方联动,抽调302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进行健康监测。207名医护人员驻守清平高速路神龙收费站、5个车站防护点(文锦渡客运站、罗湖汽车站、银湖汽车站、东湖汽车站、侨社汽车站),协同各部门24小时轮班做好防控点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防控工作。截止2月12日,参与排查、疫情防控、社康医护等工作人员801人。

另外,集团充分利用家庭医生服务热线,专门抽调6名全科医生骨干、心理医生开通”疫情专项咨询和心理干预咨询”,并正在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辅之以护理、医药、中医、公共卫生、医疗社工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罗湖居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拨打0755-21882333,都可以了解咨询疫情防控、诊疗等问题。

“我认为,疫情防控的关键,最主力其实在于一线社区的’三位一体’,没有社区,没有民警,没有高速路口工作人员的排查,光靠医生在医院看病,这个疫情是很难控制的。”孙喜琢院长表示,罗湖通过近5年的医改,把社康中心做大做强,这一次,31个社康中心共派出三百多人加入“三位一体”小组进行筛查。“我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防控,对比来说,我认为对流动人口这么多的深圳市而言,这次疫情防控非常有序、不乱。在我看来,救治只是最后一步,是体现医疗水平的,但群防群控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在他看来,此次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检验。“我希望疫情后要反思,我们国家需要更强的公共卫生体系。如果大坝溃了,下游多少壮汉都没用的。所以说,我们平时要筑起一个大的堤坝,才能抵挡千年一遇的洪水。”

是深圳首批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

每日检测量最高纪录超过1200例

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复查疑似阳性标本。

“我们每天核酸检测样本400例左右,团队分两大组,每组三班倒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4~5个小时就会出结果。”孙喜琢院长表示,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罗湖此次为深圳疫情检测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

据介绍,经深圳市卫健委批准,深圳目前有28家医疗机构可以做核酸检测,主要是各三甲医院和各区的疾控中心,而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从1月29日开始,大批量开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健康防线。该实验室主任张秀明告诉记者,最高纪录是每天检测1200多例,是目前深圳市日检测量最大的机构之一。

记者了解到,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前身是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去年4月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准成为罗湖区政府主导、罗湖医院集团监管、非独立法人的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别的医疗机构委托的样本检测。自春节以来,实验室进行检测的样本除来自罗湖区以外,覆盖了龙岗、福田、坪山、宝安、南山等深圳市各区的医疗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面积近5000平方米,各种检验设备约8500万元。博士7名、硕士13名,122名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平均年龄35岁,团队非常年轻。2019年10月,实验室顺利通过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国际标准认可,认可领域覆盖了检验医学的所有专业,在认可领域内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全球互认。

据张秀明透露,从1月29日至2月18日下午16点,实验室共14人投入这项工作,共检测8649例,发现了11例阳性,其中第三方检验业务4137例。发现的阳性病例,在经罗湖区疾控中心核查后,上报深圳市疾控中并对阳性病例再次核查检测,最终确定结果。另外,2月12日至16日,罗湖区对全区约6000名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采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湖医院集团、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组成工作小组,完成此次采样及检测。“我们实验室投入了这项工作,罗湖医院还为实验室配备了多名护士采集标本,4天内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张秀明说。

1000名医生24小时提供免费问诊服务

流动体检车开到家门口复查拍片

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流动体检车能够提供X光片、心电图、B超检查三项服务。

“这次体验好感动,我昨天听说之后,眼泪都要流下来了!”2月11上午,从黄贝岭社康中心外的流动体检车上完成复查拍片后,59岁的裴女士对晶报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她家就在该社康中心对面的黄贝岭村,相当于下楼就体验到罗湖医院集团在疫情期间提供的“上门服务”,深感暖心。

去年12月19日,裴女士在罗湖医院做了腰椎融合手术,最近刚好是术后近两个月需复查拍片的时期。连日来的疫情,让裴女士很担心去医院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2月4日上线的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解决了她的这个忧虑,她通过线上看诊,与其主治医生、罗湖医院骨伤科医生陈晓东沟通后,得知可以通过体检车上门提供拍片复查。当日,陈医生还专门到现场为裴女士提供复诊后的答疑,让术后行动不方便的裴女士倍感贴心。

记者了解到,流动体检车能够提供X光片、心电图、B超检查三项服务,可根据患者需要开到不同的地方,为近期不方便去医院的居民带来更便民的就医体验。当日,在黄贝岭社康中心,记者见证了多位附近市民都是通过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然后就近在此进行采集血样、术后换药等,他们均表示,“太方便,太省心了,更避免了去医院交叉感染”。罗湖医院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陈家林说:“至2月18日 止,互联网医院共接受咨询4300多人次,日咨询量最高时达600多人次,完成开药快递达1400多人次。同时,网上开单,线下检查的功能也已开启。”

孙喜琢院长告诉记者,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自上线以来,近1000名医务人员24小时提供远程问诊咨询,疫情期间不仅免收诊金,医生开的药还能送货上门,医院还贴心地为患者免费赠送三只口罩。在他看来,疫情的确加快了互联网医院的快速上线,不过,疫情防控只是互联网医院的一部分,老百姓其他的医疗需求也可以在这里实现,包括问诊、缴费、预约床位等。孙院表示,他最理想的状态是,集团内的医务人员要有2000人在互联网医院上,希望在两个月之内,有10万个居民在这个平台注册。“我们的服务,在线上线下是一体化的,我们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更为方便”,他说。

●晶报对话孙喜琢院长——

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型医联体”助力疫情防控!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与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

▲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接受晶报记者面对面的采访。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医学检验实验室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晶报: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从1月29日开始,大批量开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构筑起一道健康防线。您对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作战部队是怎样评价的?

孙喜琢:罗湖医改以来,我们不仅仅看病的水平提高了,同时,我们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也很强,目前,深圳市允许第三方进行核酸检测的,只有两家机构,我们是其中之一。近期我们的检测量非常大,日均检测样本大约400例左右,最高记录超过1200例。近期,我们还对辖区6000例居家观察者进行上门采样及核酸检测服务。可以说,我们医疗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储备,实验室在关键时刻的确发挥了作用。总体而言,我们的看病能力,检验检测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说到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要求很高,很严谨,每个程序都有严格的规范,同时,个人防护级别跟病区是一样的,是最高级别的防护。所以,穿好防护服后,可能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就不能出实验室了。可以说,我们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做了8600多个样本,质量控制的很好。不仅为罗湖区提供服务,也为福田、宝安、南山等其他区提供服务。

罗湖的整合型医联体应对疫情防控

晶报:这次疫情防控,罗湖医院集团的“整合型医联体”是怎样应对疫情防控的?

孙喜琢:从“医联体”的角度而言,我们罗湖医院集团上下是互通的,是整个集团在调配,除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社康投入社区“三位一体”防控之外,这段时间的重点还在于企业复工的筛查。我们抽调210多人,由社康中心负责人林锦春副院长牵头,进驻企业全职工作,不仅仅是指导,而是教员工如何排查、如何消毒、如何洗手,如何戴口罩,如何在车间与宿舍进行消毒,等等。经过这些实践,我们集团整合型的“医联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疫情防控工作虽然紧张,但很有序。

晶报:2月12日至16日,罗湖区对辖区6000位返深居家观察者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我们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孙喜琢:

针对这次集中检测,我们调配实验室团队,共有四部车负责样本运输。当然,采样的专业性很强,采样的部位、标本的运输、试检盒等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联合区疾控中心特意对54名护士进行情景式的培训,比如模拟在病区或者发热门诊如何识别病人,如何快速穿脱防护服等等,还有各种规章制度需要谙熟于心,力求零感染。培训结束后,我们还发培训证书,让她们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另外,对保洁员、保安、食堂厨师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培训。所以,下社区进行防控与采样,我们准备得很充分。6000个样本的任务,几天就可以做完。可以说,还是我们集团“医联体”在发挥作用。

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的上线,要为老百姓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晶报: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一定不是为疫情而仓促上阵的,那么,前期准备了多久?疫情是加快了医院上线的速度吗?

孙喜琢:罗湖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自2019年4月启动建设,2019年12月1日开始试运营,2020年2月4日正式上线。疫情的确加速了互联网医院的上线,很多人门都不出,但慢性病患者的药又不能停。同时,也有很多人需要问诊与检查。所以,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我们一边做疫情防控,一边布置互联网医院。到目前为止,有1000多名医务人员注册,而患者不仅来自深圳市,目前还有广东省内、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居民,都是从我们互联网医院受益的。比如2月11日,我们有130多张处方,快递了100多份药品到不同的城市,2月12日快递的处方接近200份,包括中药代煎的配送。

除了网上开药外,咨询是最多的。而针对罗湖区的居民,我们还有4部流动体检车开到居民所在的社区,上门进行抽血、B超、X光、心电图等检查。总体而言,我们不仅仅是提供咨询,还进行不中断的治疗,所以深受市民青睐。第一次开药的,我们还送3只口罩,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好个人防护。

晶报:作为罗湖医院集团的院长,您个人每天做哪些防护?

孙喜琢:我个人日常防护很简单,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但我选择的是普通外科口罩,一个口罩可能要戴两天,因为我去一线接触患者的机会很少。另外,要勤洗手,我下了病区回来后,首先就是洗手,然后用免洗的消毒液搓手。在办公区,要适当的通风。我认为,做到这三点足够了。

经历过非典,我认为防控要讲科学,既不能忽视,又不能让整个社会都充满着危言耸听,防控的不足与过度,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