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預先思考死亡,等於提前謀劃自由。——哲學家田蒙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疫情期間,我們在家經歷了最漫長的假期,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新聞關注疫情的最新日報,除了關注確診、疑似、治癒病例數,我們還會去瞟一眼累積死亡的數據。

只瞟一眼死亡數,不是不重視,而是不敢直視。因為,死亡這個話題畢竟太過沉重,我們幾乎不會拿它來周圍和別人聊天的話題。可這次疫情每天都有幾十甚至上百人死亡,我們又不得不去面對它。

邱鈞是武漢漢口一名愛健身的老人,雖然年紀不小,但因為幾十年堅持鍛鍊,72歲依舊擁有一身讓人驕傲的肌肉,平時也極少感冒生病。可沒想到這位在女兒眼中強壯的父親,居然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的離世。從確診到離世,僅僅只有5天。這讓從小就失去母親的女兒再次陷入極度的哀痛,她又一次近距離的接近了“死亡”。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愛健身的邱鈞老人


生活就是如此,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生命會在哪一天結束。就像陶淵明說的:“有生必有死”,死亡是人生修行必經的一道風景,總有一天我們面對。與其它的突然造訪會讓你驚慌失措,不如,今天就來談一談關於“死亡”的話題。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對“死亡”的避而不談,本質在於我們的自尊嚴重受挫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早已習慣迴避“死亡”這個話題,小時候,只要你問父母人為什麼會死,他們就會趕緊捂住你的嘴,並訓斥你以後不要再提這個不吉利的問題。

但“死亡”來勢兇猛,有可能下一刻,你的親人就會離你而去。即便我們刻意去迴避它,它也不會因此消失。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們迴避談論死亡,最本質的原因是:<strong>死亡是一件使我們自尊心嚴重受挫的事。

心理學家羅伯特阿爾伯蒂說到:“積極的自尊是健康人格核心。”自尊作為人格最基礎的維度之一,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人生的畢生追求“幸福”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大部分時候,我們對一件事情擁有掌控感,或是在生活某些方面能體現出自我的價值,就容易體驗到自尊,相對的也能激發我們生命的活力。

可“死亡”恰恰是一件無法掌控的事,面對死亡,我們更多的是感受到無力,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光臨”,也無法避免它的到來。這使我們的自尊感大大受挫,面對“死亡”,我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隻能聽天由命、任其擺佈。

為了不讓“死亡”打擊我們的自尊心,我選擇“迴避”它,選擇把對它的恐懼埋藏起來,並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死亡離我還遠呢,瞎操心什麼。”

但逃避死亡不但不能使我們戰勝對它的恐懼,還有可能在它突然來訪的時候,我們會們因為毫無準備、措手不及,甚至很有可能因為難以接受它的突然到來,導致我們的生命草草結束。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正確面對死亡的方式:縮短“接受它”的心理過程


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總結出五個癌症患者的心理變化階段:

① 否認期:一定不是我

大部分患者知道自己患病時,都會拒絕接受事實,他們希望這只是醫生的烏龍事件,自己絕對不是那個“幸運兒”。


② 憤怒期:為什麼是我

患者知道自己必須接受事實後,就會開始憤怒,甚至會妒忌健康的人,並且經常抱怨:“為什麼是我,這不公平!”


③ 協議期:能不能對我好一點

憤怒期過後,患者情緒開始平復,這時,他會跟命運之神“討價還價”,希望自己得癌症能夠被治癒或消失。


④ 沮喪期:現在一切都沒意義了

這個階段,患者負面情緒會全面爆發,他們在恐慌和無助之中掙扎,任何一點小的事情都能打擊到他們。


⑤接受期:我能做些什麼

經歷過以上四個階段,患者這時的心態非常坦然和平靜,他不再抱怨命運,甚至能夠很平靜的去做當下的事情,繼續當下的生活。


可以看到,一個將死的人在接受“死亡”之前,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掙扎,而這段掙扎這期間,大部分對人生並沒有多大意義。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想象一下,當你在身體極度贏弱時,還要被“死亡”帶來的負面情緒所掌控,那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基本上你只能任其擺佈,毫無招架之力。

對於患病的人來說,負面情緒會使病情更加嚴重,他們可能無法順利度過沮喪期,不能到達“接受期”,而以這樣一種方式終結生命,是可嘆可惜的。

<strong>所以,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和負面情緒打交道上,不如儘快的接受“死亡”,縮短前四個心理階段的時間,爭取更多的時間留在“接受期”,也就等於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換一種角度想,假如接受死亡能夠換取更多的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那麼,接受死亡也沒那麼困難。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改變看法: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


在一次TED的演講中,坎迪·張站在舞臺上,講述了她曾幫助人們喚醒做“生命中重要的事”的意識的經歷。

坎迪·張曾經經歷過最愛的人在她面前突然離世,這使她備受打擊,很長一段時間她對“死亡”恐懼無比,與此同時,她也意識到如今人們總在浪費活著的日子,以至於離開時,因為沒有做想做的事情而遺憾終生。

“人們太容易被日復一日的瑣碎困住,而忘記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她說。

於是有一天,她在她新奧爾良的家的牆上掛了一面大黑板,上面寫著一道填空題:在死之前,我想...

“每一個路過的人都可以撿起一隻粉筆,在公共場合裡留下一些他們人生的痕跡。且他分享他們內心深處的願望”,她說。

沒想到,掛起黑板的第二天,黑板就被寫滿了,並且還有不斷的人在空位添加新的答案。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喚醒“人生意義”的黑板


以下是人們在黑板上寫的一些話:

在我死之前,我想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在我死之前,我想在上百萬觀眾面前唱歌;

在我死之前,我想種一棵樹;

在我死之前,我想過隱居的生活;

在我死之前,我想再抱她一次;

在我死之前,我想成為某個人的騎士;

在我死之前,我想做完全真正的自己...

後來,坎迪·張和她同事做了一個“黑板工具箱”,放到全國各地,這種幫助人們喚醒“生命中重要的事”的文化也在全國各地傳播開來。它們幫助更多的人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死亡雖然是一件使我們自尊嚴重受挫的事情,但心理學家謝爾登·所羅門認為:<strong>人類天生具有維護自尊感的本能。

那麼,人類是如何提高自尊感去對抗死亡的?答案就是:<strong>提高生命的價值,趁活著,做更有意義的事。

就如司馬遷說:人固到了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亡終將到來,與其無法避免的事情誠惶誠恐,不如利用有限的時間,抓住可以抓住的事情,增加生命的價值。

<strong>死亡只是生命繁衍中一個過程,它本沒有意義,死亡的意義是人賦予的,你可以恐懼它,對它感到焦慮,你也可以感謝它給你的警醒。而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待死亡。

奇葩說的辯手邱晨曾經患有甲狀腺惡性腫瘤,經歷過生死之後,他說道: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因為這次生病,我自己終於改掉了陋習,開始改變對世界的看法,開始放下自己的偏見和傲慢,做到開始早睡早起...”

<strong>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在於:生命有期限。並且,這個期限不能商量,它不能像你交作業或交報告那樣可以和老師或領導商量緩和幾天。

關於期限,它顯得冷酷無情。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會使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狀態,用盡自己的能力去抓住有限的每一分每一秒。

現在,你是否開始改變態度,是否開始羨慕那些知道自己生命期限的人,因為他們可能更早的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在珍惜的過好每一天。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對於我們來說,如何更專注自我實現


事實上,相比那些知道生命期限的人,我們還是幸運,因為假如能意識到生命每一天都在倒計時,並且每一天都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那麼,我們的“成就”可能會更高。

在“如何活出生命的價值”這件事上,可以有以下兩步借鑑:①預先思考死亡,提前謀劃自由;②、追逐夢想,同時自我接納。

<strong>先來說第一步:預先思考死亡,提前謀劃自由。

《提問的藝術》的作者安德魯·索貝爾在書中分享了一段改變自己人生的經歷:

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她聽了一堂課,課堂內容要求聽課者為自己寫一份訃告,索貝爾認真寫完之後,突然之間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而如今的他,已經是美國著名的商業戰略家、客戶關係領域的超級顧問和暢銷作家。

給自己寫訃告的方式,就是在預先思考死亡,提前規劃我們自由的人生。

現在,我們不妨閉上眼睛,也想一想在自己離開人世之後,親人會在我們的墓誌銘或訃告上寫什麼內容,它可能是:你曾經幫助過哪些人;你有哪些成就;你曾經走過那些足跡等等。

其實,這些你人生當中重要的事,它們早已經在你心中播下過種子,可你總忙碌當前那些瑣碎的事情,忘記給它們澆水,但它們才是真正能使你感受到生命價值的事。

所以現在,不妨騰一騰手,重新思考把他們放入你的規劃當中。

當你這樣做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重要的事情其實不會佔用你多長的時間,相反,它們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正面反饋。


心理學:疫情之下,近距離接觸“死亡”


<strong>再來說說第二步:追逐夢想,同時接納自我。

被譽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人類學家”的瑪格麗特·米德因為影響力極高,去世後被美國總統授予最高榮譽公民稱號。

她曾經在去世前幾個月接收過一次電視採訪,在採訪中她非常坦然的和觀眾們討論“自己即將離開人世”這件事。觀眾們永遠記得,她在結束採訪後離開舞臺的那一剎那,她輕輕的揮了一下柺杖,向大家展示了的那個從容、優雅的笑容。

瑪格麗特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在於,她不僅努力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而且在即將離開的日子裡,她能做到認可自己,毫無遺憾。

她不但努力,而且知足。

相反,我們很多人希望在短暫的人生當中能夠更完美,於是太過於糾結目標和結果。他們對於自己難以無法自我接納,即便到人生終結的時刻,也還在糾結那些所謂的“過錯”。

可這世界上又哪有真正完美的人生?

對於自己的每一點努力都給予肯定,儘管它對別人來說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更舒坦,也更幸福。

總結

“死亡”是一件使自尊心嚴重受挫的事,但我們本能會努力去提高我們的自尊水平,而抵抗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得更有價值。

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生命是有限的,預先思考死亡,提前規劃自由的人生,同時也要學會接納自我,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關注我的頭條號@凡菲凡 用專業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心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