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没可用的基因突变?国内以下方案目前最优

速读:

  • <strong>对于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免疫单药作为一线治疗为最佳选择。
  • 因经济原因,一部分患者不能用免疫单药或者免疫联合化疗。<strong>对于这部分患者,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最优。
  • <strong>无论PD-L1表达状况如何,免疫联合化疗是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鳞癌最佳一线治疗。

我们知道大约40%-5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驱动基因为阴性,多年来这部分患者只能采用传统的放化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应用,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手段逐渐多样化。晚期肺癌如果没法手术,最关键的就是看一线治疗方案的效果。

那肺腺癌和肺鳞癌一线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分别是什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没可用的基因突变?国内以下方案目前最优

晚期非小细胞<strong>肺腺癌的患者,基因检测没有常见突变,该怎么办?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年只有那几个可怜巴巴的化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手段逐渐多样化。

我们看看两组实验:

EYNOTE-024研究选择了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患者入组,这些患者的PD-L1(TPS)表达均大于50%,比较一线免疫治疗单药与化疗(培美曲塞)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单药显著提高了PD-L1(TPS)表达大于50%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且副作用小于化疗。

KEYNOTE-042研究选择了PD-L1大于等于1%的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患者入组,仍然是比较免疫治疗单药与化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

免疫治疗单药显著提高了总体患者的总生存期,但亚组分析提示总体人群的获益更多的来源于PD-L1(TPS)表达大于50%的患者亚组。

但免疫单药副作用小于化疗,因此对于PD-L1大于等于1%的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患者仍然可以选择免疫单药治疗。

两项研究共同确立了免疫治疗单药用于PD-L1表达阳性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的地位,表明免疫治疗能给肺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KEYNOTE-189研究比较了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化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PD-L1表达状况如何,相比化疗组,免疫联合化疗组都取得了总生存的获益。该研究扩大了免疫治疗的适用人群,将免疫治疗扩大到了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

由于目前大多数免疫治疗药物都没有纳入医保,因经济原因,一部分患者不能选择免疫单药或者免疫联合化疗。

<strong>对于这部分患者,化疗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是一个重要治疗方向。

ECOG4599研究显示出紫杉醇联合铂类的双药化疗加贝伐珠单抗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周彩存教授牵头进行的BEYOND研究显示出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取得了2年的总生存期获益。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没可用的基因突变?国内以下方案目前最优

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化疗或者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做治疗。

此外,<strong>如果患者有合并高血压或者冠心病,或者有咯血,就不太适合使用贝伐珠单抗。对这部分患者,可以采用培美曲赛的诱导加维持治疗的方案,也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

所以,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患者,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晚期非小细胞<strong>肺鳞癌的患者,基因检测没有常见突变,该怎么办?

免疫治疗同样能给肺鳞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KEYNOTE-407研究比较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化疗(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的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strong>无论PD-L1表达状况如何,相比化疗,免疫联合化疗均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该项研究确立了免疫联合化疗用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地位。

自此,对于晚期肺鳞癌患者,不用检测PD-L1表达状态,都能将免疫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没可用的基因突变?国内以下方案目前最优

因经济原因,一部分患者不能选择免疫单药或者免疫联合化疗。对于这部分患者,化疗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传统的一些化疗方案,比如吉西他滨、紫杉醇联合铂类都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并且吉西他滨单药也可以作为诱导治疗后的维持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