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文【小鱼】

1

随着新增确诊数字的连续下降,窗外喧哗声开始多了起来,昨天还看到楼下两个大人带着一位幼儿在嬉戏玩耍。叽叽喳喳的童音带来了恢复生机的希望。

事实上,不少公司也在筹划着回公司上班了,员工们再也不用在“你听到我,我听不到你”、“我听到你,你却听不到我”,与“我时而听到你,你时而听不到我”的居家办公模式中循环崩溃啦——看来5G的建设的确不容缓。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这一个多月来,想必大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感触,关于生命的、生活的、商业的、职场的等等。小鱼也来归纳总结一下,大致有三类:

人类必须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敬畏科学——“吃野味”与抢购“双黄连”同样愚蠢。

成年人不上班的底气,是钱给的——居安思危,储备充足的现金流是抵御风险的绝对武器。

“危”与“机”总是相伴而生——总有人抱怨有人亏,也总有人反思有人大赚。

总之这样那样的触动、懊悔与教训良多,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带着它们的影子准备踏上复工的旅程。

在小鱼看来,以上这些说法都有它各自的道理所在,其深层次的主导核心实际上却都是一回事——价值观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你的内心深处是认为人类适应自然,还是征服自然?这就区别了敬畏与傲慢。

你信奉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就决定了危机之下你是狼狈还是从容。

你骨子里是一个积极主动、奋发上进、正视现实解决问题的人,还是一个被动消极、只会抱怨、逃避困难的人?这就带来了危机面前人呈现出的不一样的态度与行为。

回到复工这个话题。不少人已然重启自己2020年的工作,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经验、资源在职场发展的道路上固然十分重要,然而最大的竞争壁垒其实还是那三个字:

价值观

或者再具体一点:你与公司或老板的价值观是否重合?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2

在一篇详细介绍55位CEO对于疫情带来的思考的文章中,有那么一大批老板们认为最大的冲击就是来自于对自身价值观的冲击。

一位匿名的企业创始人讲到当他发现在疫情期间居然发现有同事耍小聪明,可以回工作地却不回工作地,甚至有个别同事作弊打卡,试图篡改卡地点等现象时,内心十分震惊。毕竟这在平时无迹可寻。

还有一位CEO曾一直引以为豪地在外面宣称:“我最大的骄傲就是我有一个打不散、骂不跑的核心团队。”结果发现事实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

为了应对公司现金流危机与更好地实现业绩触底反弹,这位老板提出了暂缓全额工资发放(先支付一半),待六月份业务起来后补足的过渡方案。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许多拿到公司期权的高层中层,都不能很好地去配合公司的安排,更别提一线普通员工了。

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共克时艰,这超“燃”的四个字,即便是有着合伙利益的人,都无法付诸实际行动。

看来在和平时期,一切都是老板们在自嗨啊。

如果说从老板角度,他们感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见人心,竟然花钱养了一批无法风雨同舟的团队与员工;那么市面上太多做员工的,恐怕感受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3

如果让广大的职场人吐槽自己公司与老板的所作所为,估计三天三夜也吐不完吧。不信来看:

  • 有不按照国家延长假期规定强行复工的;
  • 复工也罢了,连必要的防护物资和监控追踪措施缺位,造成感染的不是没有;
  • 有假期内一边叫人在家上班,一边减少甚至不发工资的,想方设法克扣员工的收入;
  • 有从疫情爆发至今,对于湖北等重点区域的员工的安危不闻不问的。

这样的公司与老板在平时肯定对待员工也好不到哪去,只不过疫情成为了他们真实嘴脸的放大镜。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当然,彰显出人性关怀的公司也不少。无论是小鱼的前东家们,还是现雇主,都采取了最高规格的标准来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它们的共性如下:

国家说延长假期就延长假期,毫不含糊;

即便官方可以复工了,仍然建议员工在家上班,正常支付工资;

从春节前就开始统计、追踪每一位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状态,给予支持;

第一时间以公司名义向武汉捐赠各种款项、物资;

发起公司范围内的自愿捐款支持被波及的员工家庭;

复工前确保各项防护物资准备充足,准备发到员工手里。

而一些特殊岗位上的员工为此需要付出的额外时间、精力、劳动也毫无怨言。身处其中的员工们所晒出的朋友圈里,无不透出一股自豪感、归属感。

于公司、于员工,这才是共克时艰的模样——价值观相符。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4

然而,无论是公司老板没有招“对”人,还是员工没有选“对”公司老板,这都是相对的概念。

对于以人为本、想把员工当资产的老板而言,如果招进来一批只想着混日子、贪小便宜、耍小聪明占尽公司好处的员工,无疑是令人沮丧懊恼的。

而对于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员工而言,如果遇到了小气吧啦、算计压榨员工到极致的老板,当然也是一种不幸,怀才不遇的另一种解读啦。

因此小鱼一贯认为价值观是否匹配、相符,不一定就是传统的所谓“好人”遇上“好人”,也可以是臭味相投。两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皆可成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怕就怕出现以上情况的错位,各自的潜力都无法最大化的发挥,还成为对方的阻碍。这一点小鱼也在 中有过分享。

这场疫情教给我们,职场竞争的最大壁垒究竟是什么?

不过小鱼终归有自己的职场价值观的哈——在我的字典里以人为本、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属于“对”的范畴;一味的损人利己、利用对方、打压对方就是错的思维。

因此,还是那句话,

让对的员工与老板相互成全,错的员工与老板相互碾压,才是职场上最大的公平。

那么,作为员工,你的根本价值观是什么?你又遇到了对的老板了吗?

欢迎关注 阅读专栏获得更多升职加薪干货吧。


猜您还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