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袁崇煥的一生充滿著色彩,他在三十五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被當時的朝廷任命為知縣。他在任知府的期間,平日裡,喜歡與周圍的人去談論一些兵法,對領兵之法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若是遇到從邊塞回來的老兵,他也會上前與老兵們去探討邊塞士兵們的狀況,以及駐守在邊塞之地所要考慮的各種問題,也正因此袁崇煥對邊塞地區的狀況是比較瞭解的,他甚至還自己認為有能力去鎮守住邊關的境地,以保一方的太平。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對邊駐守塞地區的熱愛並非紙上談兵,在天啟二年的時候,袁崇煥被明熹宗傳喚前往京城,就在這一次去面見明熹宗的時候,袁崇煥被當時的御史所看重。御史打破以往對人才的提拔的嚴格要求,破例的任命袁崇煥,並讓他在兵部擔任職位。也正是從這裡開始,袁崇煥能夠得到一些更加確切以及更加及時的有關邊塞的消息。就在袁崇煥擔任兵部職位沒有多長時間,這時候廣寧被後金的士兵們所侵佔並且淪陷,面對這樣慘重的傷亡。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山海關長城關防示意圖

朝廷之中就商議,最終商議的結果是想要派領一個人去鎮守山海關以及周邊的地方,這時候的袁崇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沒有帶任何的隨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孤身一人前往山海關去查閱當地的地形,並去了解山海關那邊的大概情況。從山海關回來之後,袁崇煥便上書說,只要能夠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他就可以一個人去鎮守山海關那個地方。當時的朝廷中官員雖多,但貪生怕死的官員也有不少。袁崇煥拍著胸脯在朝堂之上說出這樣的話,是朝中的很多大臣都紛紛誇讚他,稱他英勇無畏、足智多謀。也正是這一次袁崇煥孤身一人前往山海關去了一趟,回來又信誓旦旦的在朝堂上說下這些話,就又被破格提拔了一次。這一次袁崇煥被破格任命為兵備僉事,還撥給他二十萬的錢財,讓袁崇煥自己招兵買馬,以擴大軍隊和勢力。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也從這裡開始,袁崇煥便開始了駐紮各地的征程。在最開始的時候,他駐紮在關內,當時哈刺慎處部就在這個地方,袁崇煥駐紮了沒多長時間之後,哈刺慎便歸順了。除此之外,袁崇煥又被任命前往遼東去安頓當時戰亂的人們,令眾人都沒想到的事情是,剛接到消息之後,他便動身出發,到四更天的時候就已經進城了,這個舉動不僅讓任命他去的王在晉十分看重,連將士們也都紛紛誇讚他十分的有膽量。但袁崇煥這個人是十分有個性的,面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會一味的去遵從上級所下達的指示。也正因為他身上有這個特點,所以得到了更多的朝中大臣們的賞識,袁崇煥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安撫了軍中的士兵們,整頓邊防的軍隊,多次立下了大功。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然而,屢建軍功的袁崇煥,卻在寧錦之戰後憤然的辭去了官職。那是因為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很多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只有他被同行中的一位將士所彈劾,沒有得到他理想中所應該得到的賞賜,朝廷只給袁崇煥加了一級品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袁崇煥心裡憤恨不平,便辭掉官職,回到鄉下。明朝朝廷沒有辦法,於是就派出別的大臣去駐守寧遠這個地方,建立了這麼多功績的袁崇煥辭官回鄉,於明朝而言是巨大的損失。在明熹宗駕崩之後,明思宗繼承了皇位,他將之前彈劾袁崇煥的那個人削去了官職,並繩之以法,而此時朝中的大臣也紛紛的建議將袁崇煥再勸回來,也至此袁崇煥又重新被得以重用。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再一次得到重用之後的袁崇煥,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他擔心自己這一次去邊關之後,朝廷之中還會有人再去誹謗自己和彈劾自己,於是就將自己所知道的這些事情告訴了當朝的皇帝明思宗,這一次之後袁崇煥就更加的被明思宗所重用。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崇禎皇帝

隨著駐紮在邊關的時間越來越長自己所積攢的經驗,袁崇煥在看待毛文龍牽制後金軍隊時所耗費的錢財以及糧食,耗費特別大。於是上報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的軍餉。而毛文龍卻又不喜歡別人監製自己,以上書進行申辯,在這個期間,毛文龍也來找了袁崇煥,袁崇煥用對待賓客的禮節來招待毛文龍,但是毛文龍並沒有接受。也正因如此,袁崇煥決定要殺掉毛文龍,接著剩下發生的事情,袁崇煥最終還是將毛文龍殺了。而殺了毛文龍之後,人心背離,士兵們也難免會發生叛變。在這不久之後,金軍又發起了戰爭,侵佔了明朝的很多地方。袁崇煥這一次就率領了部隊用火炮攻打了金兵所駐紮的領地,金軍被袁崇煥們所打敗,夾起尾巴撤退了。

崇禎為什麼非要自毀長城,凌遲處死袁崇煥,到底應不應該?

然而在袁崇煥打退金軍之後,他自己卻又被治罪。這是袁崇煥憤憤不平,因為當時在劉策所駐紮關口遇難的時候,是袁崇煥不遠千里趕來救援。而平息戰爭之後,自己卻被定罪,朝中有很多的大臣都認為是袁崇煥故意放清兵入境,大臣們眾說紛紜,最終袁崇煥被下獄處死了,就這樣一代英雄的豪傑含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