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是什么?味道怎么样?

勺子哥


我老家是重庆的,从很小的的时候就一直在农村生活,现在回忆起我吃的最多的美食莫过于土豆了,老家产量多根本不愁吃,而且我每天吃土豆都吃不腻;土豆做法也是有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土豆丝,土豆片,还可以直接煮熟剥皮蘸水吃,也可以切成丁和米饭一起煮等等……它的做法是非常多得要看你自己怎么发挥,土豆的味道就不用说了,百吃不腻,土豆里还含有淀粉,做成土豆粉,拿来做酸菜粉丝汤,非一般的好吃。





美食记录阿伟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我本人老家是安徽合肥农村的。

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那个时候,很少吃到肉。父亲春夏季节的傍晚时候,经常用笼子在附近的塘和水沟放笼子。一夜过去,早上6点左右就去收笼子,每天都收获满满的。

然后就给我做泥鳅挂面,泥鳅挂面一直是我的最爱,也是我们这的特色土菜。

父亲做的泥鳅挂面,把泥鳅宰杀洗干净,家里的大锅放上猪油,加干辣椒,蒜子炒香倒上水,水开后加几块咸肥肉,和调料在倒入泥鳅,盖上锅盖。加柴火焖上一会,加面条。撒上家里的葱或者蒜,香喷喷的美味。

夏天最喜欢的就是渣茄子,用猪油炒出来,特别的香。隔三差五做出来,还是那么的美味。也是我形象最深的美食。

渣茄子的做法:

渣茄子的食材:茄子400克,蒜子50克,红椒一个,香葱2.3根,盐20克,白糖15克,鸡精15克,鸡精15克,猪油60克,生抽20克

操作方法:洗干净的茄子削去皮,用刀切均匀的块放入盘中。锅加水,水开放入茄子大火蒸10分钟即可。把洗干净的蒜子剁成蒜泥,香葱洗干净切成葱花,红椒切成碎丁。时间到了,取出茄子倒出盘中水分,用勺子把茄子按碎。锅烧热放猪油,油热放入红椒丁炒出水分加入蒜泥炒出香味倒入茄子,翻炒2.3分钟左右加盐,糖,鸡精翻炒几下入味倒入生抽,翻炒1分钟左右加葱花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茄子这样做出来,鲜香味美

秋天的时候。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招待客人,没有肉等于没有主菜。家里喂的小公鸡也2斤左右了,逮到一个,宰杀洗干净剁成块。用家里的大锅炒出来,特别的香和味美,汤汁拌饭可以吃2大碗。

快过年了,大概二十八九的时候。家里开始做圆子。我们这里做的是挂面圆子。把五花肉(最少3到4斤肉)洗干净,剁碎放大盆里面加调料,葱花,蒜花,把煮熟的面条倒进去,搅拌,开始做。搓圆子的,紧圆子的,在锅边炸的,还有来帮忙的,我基本在烧火。(我们那,基本每家都做都3.4百个。从年三十晚上一直到正月结束,上桌的主菜)圆子出锅的时候,吃起来是最香的。(我那个时候一口气可以吃10个左右的)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直陪着我到现在的四道美食。也是我最好的童年回忆。

感谢大家的观看!


谢小厨美食


很开心能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从小吃到大的美食,那当然是奶奶做的青椒炒肉!

首先得说明一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比较宽泛的,美食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一道怎么也吃不腻的菜,也有可能是某种钟意的小吃。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记忆中最好吃的美食应该是妈妈拿手的好菜,可能是一盆红烧肉、一碗炖牛腩、一盘番茄炒蛋…

对于我来说,妈妈的菜却是陌生的。因为在我才5岁不到的时候,妈妈就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所以记忆中怎么也搜寻不到妈妈的美味。

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我肯定也不会缺少儿时的味道,在我印象中最好吃的美食理所当然就是小学时候每天的奶奶亲手做的午饭了,其中最爱的一道菜当然是好久才吃一次的青椒炒肉。

因为生活在农村,加上小时候条件很差,所以很久也吃不上一顿肉,几乎都是逢年过节才会开一次荤。简单的青椒炒腊肉配上白米饭好吃得不得了,哪怕才八九岁的小孩也可以轻松吃下两三碗。

青椒是爷爷和奶奶带着我们自己种的。从种子撒在土里到结出第一波辣椒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过年就熏制着的腊肉俨然已经到了最好吃的时候。

奶奶先把米煮上,就开始着手切腊肉了,浓郁的腊肉香飘满了整间屋子;爷爷早已去地里摘了一大把青辣椒回来,过水清洗一边即可,斜刀快速切过;因为腊肉已经提前煮过一遍,同时拥有富足的油脂,所以不在需要过油炒,直接热锅下肉,大火翻炒直再次出油,倒入鲜嫩的青辣椒再次翻炒一两分钟即可出锅,因为家里条件差,自然也不用放什么多余的调味料,顶多放入一些家里自制的豆瓣酱已经是再美味不过了。

简单的饭菜,一大盆米饭,爷爷奶奶、我和妹妹,吃得如此开心、快乐!


悟饭先生他姓李


我的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人们常喝豆腐脑,那时候豆腐脑没有现在的豆腐脑细嫩好喝,但是曾经的人们也是家常饭,过去点豆腐用的是石膏和池塘里水做豆腐,虽然感觉有点不卫生但是人们还是喝的热火朝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改为葡萄糖点豆腐了,如今做的豆腐韧劲十足,细嫩光滑,配上十几种大料熬制的高汤堪称完美,地方的老百姓随口说的一句话“喝豆腐脑去了”所以豆腐脑是我从小开始百吃不厌的美食。




美食缔造者


有一种美食是我个人觉得它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那就是方便面!因为这个方便面不是超市随便买的到,出了本省就买不到的那种!是我熟悉的同年味道,让我比较难忘!

没有味道的面,然后配上一包小小的调料味,均匀的上下摇晃一下,然后就可以开始品味了。味道其实是辣辣的,咸咸的。但它是我记忆中的味道,难忘至极!


小兮兮子


我是北方人,小时候家里条件苦,平时吃的都是玉米面膜,面丝粗,拉嗓子,吃的菜经常都是妈妈淹的老咸菜,不会经常吃好吃的,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妈妈会给我们包饺子:大肉馅的,再放入白菜和粉条;或者是素馅的,韭菜+鸡蛋,特别好吃,饺子还没等出锅,我们姐妹几个就已经围在锅台边等着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捂脸]

还有春天时的樱桃和黄杏贼甜,夏天地里种的西瓜和甜瓜结的可多了,吃不完就拿去集市上卖,还有西红柿都是带沙瓤的,特别好吃,不像现在的西红柿皮都硬硬的,秋天在地里搭个窑烧花生红薯和玉米,冬天有时候爸爸会去野地里打野兔,如果幸运打到了,我们就可以美餐一顿了,那时候对病毒也根本不懂,没有任何防范意识,搁着现在肯定是不会吃野味了。

想想小时候的日子还是蛮怀念的,日子很苦,但是生活节奏慢,也简单很多,苦并快乐着[呲牙]


阿锋vlog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在河南待到23岁才真正说一句告别,背起行囊奔向远方的牛奶和面包,从此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故土。每年回家时间寥寥,连掐指一算的功夫都用不到,每次归家走在刮着烈烈北风的大街小巷时,尽管近乡情怯,可心里始终是感到踏实的。每次回家比吃的三样小吃,胡辣汤,浆面条和蒸菜。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忘也忘不掉。











零食君爱分享


素炒饼丝应该是从小吃到大的,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吃这种干干的带菜的焖饼,上小学时我自己就会做焖饼,那时候家里用烧木柴的大铁锅,一个人边烧火,边用铲子炒菜放饼丝,手忙脚乱间,那种饼菜混合特有的咸香味渐渐溢满房间,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欣喜,很有成就感的盛出一碗碗,然后很欢快的大声招呼全家人来吃,于是充满热情的屋子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后来几乎尝试过各种菜炒饼,甚至用过土豆丝来做,无论哪种菜,从能吃出儿时家人围坐的烟火味。图片就是之前自己做过的。还有从小喜欢吃鱼,然后会做各种鱼,图片是用巴沙鱼做的酸汤鱼片。家人都喜欢吃。




文文美食


店面装修很有特点, 都是小包装的 ,都可以称重 ,一包两包都可以 ,店员服务热情 ,会给你推荐好吃的 ,有时还免费给试吃的一小包,产品多,我上次去到店里店员给我推荐了鸭翅和牛蹄筋,味道不错, 还有那个橡皮糖又便宜又好吃。


乡村马雨


亲,我老家是安徽蚌埠的、小时候冬天最长吃的就是红薯稀饭配咸菜(雪菜)和酱豆子

小时候吃什么都觉得好吃,但长大了好多东西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唯有一种酱豆子一直忘不了、本人也吃过很多种酱豆子但都不是我奶奶做的这一种味[流泪][流泪][流泪]、味道咸咸的但不臭,豆子要先闷好久晒干,具体怎么做的我还真不知道、最后是蒸出来的带点汤。就像我下面发的第一个图片类似。我过一段时间回家问问奶奶怎么做的然后发表出来,让更多人去尝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