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文 | 檸橙媽媽

看到一位朋友的問題,說寶寶2歲多了,總是喜歡吸手指。小手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摁在地上爬,一會兒又拿起畫筆亂塗亂畫,手上髒兮兮的,一閒下來就吸個沒完。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想吸手指睡覺,還能聽到咂出很響的聲音。

爸爸媽媽很擔心寶寶因為吸手指吃到一些細菌,病從口入,生病可咋辦。媽媽急於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在寶寶的手上擦辣椒,寶寶一吸,辣得大哭,眼淚嘩嘩的,看著好心疼啊!把辣椒清理掉,他還是照吸不誤。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我家寶寶也是2歲多,也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喜歡吸手指,但是並沒有往他手上擦什麼東西,沒有強制他去改變,吸手指的情況慢慢減少了。其實,瞭解孩子吸手指的原因,爸爸媽媽們就知道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了。

正確理解孩子吸手指的行為

孩子吸吮手指的行為,開始的時間很早,要追溯到胎兒期。懷孕11周的時候,胎兒已經能夠把手放到嘴裡吸吮。整個胎兒期,孩子吸吮手指就是最大的樂趣。做四維彩超的時候,能看到胎兒吸吮手指的樣子,給了媽媽們很多驚喜。

孩子出生後,就會出現吸吮反射,能夠正確的吸吮母乳。等到2個月的時候,孩子的手能夠張開,大腦皮質發育得更好,就開始練習吸吮手指,達到用嘴巴和舌頭探索世界、認識自己身體的目的。這個階段在心理學上叫做“口欲期”。

孩子早期吸吮手指,也常常表示餓了。到了2-3歲,孩子的手能進行更多的活動,表達飢餓的方式也升級為語言,吸吮手指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進而轉入“肛欲期”。如果孩子吸吮手指還非常頻繁,往往是一些環境因素引起的。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因為被糾正而延長口欲期

孩子吸吮手指的時候,父母認為這是一種不良行為,試圖糾正孩子,訓斥孩子“不要吸手指,太髒會生病!”或者採用塗辣椒水、塗胡椒水、綁手、打手這些極端的做法。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的大腦中會主動去掉“不”這些禁止的詞彙,而只關注後面出現的“吸手指”這樣的行為,所以他還會繼續吸手指。可以做一個實驗,如果孩子鑽到桌子底下,你讓他“別抬頭”,他肯定抬頭,就很容易理解這個道理。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中有個案例,黑立言小時候喜歡吃手指,被父母發現後,睡覺的時候,父母就把他的雙手綁起來,避免他吃手,結果卻一路吃手吃到大。

自我安慰

孩子在小的時候,特別渴望得到皮膚接觸,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擁抱愛撫,如果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家庭關係緊張、對孩子不夠溫情,孩子會感到非常孤獨。孩子沒有解憂的好方法,只能用吸吮手指的方式安慰自己。

2歲左右的寶寶基本上都斷奶了,斷奶以後,孩子還不能立刻從吸吮的階段轉換過來,在口欲期的結束階段,還會有短暫的停留。不能吸母乳,為了獲得口唇的滿足感,就用最方便的吸吮手指來代替。

二寶2歲斷奶,在斷奶初期,吸吮手指的現象確實有了明顯增多,慢慢適應之後就調節過來了。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自我調節

孩子也會有情緒,但是表達能力有限,當情緒壓抑的時候,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只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進行自我調節,譬如吸手指。

孩子喜歡跑到廚房裡,看到鍋子、刀子、叉子就想拿,爸爸媽媽不允許。看到架子上的蔬菜、水果,不管生熟和髒淨,拿起來就吃,爸爸媽媽馬上禁止。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爸爸媽媽簡直是形影不離,只要“亂動”東西就說“不行”,這時孩子是有情緒的,什麼也不讓動,就吸手指吧。

正確認識孩子吸手指的影響

孩子吸手指,我們最大的擔心就是孩子會吃到細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還會導致手指變形、影響牙齒髮育的問題。但是隻要保證孩子的手是乾淨的,吸手指的次數不是過於頻繁,對身體發育都沒有不良影響。

《善解童貞》中說,允許孩子吃手指,孩子得到的發展有很多,不允許孩子吃手指,孩子學會講衛生了,但也失去了諸多發展。

孩子吸吮手指,滿足吸吮並不是主要任務,更重要的任務是用嘴巴去探索事物。手指在孩子看來是外界的部分,吸吮手指就是在探索外界,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標誌。能吸吮手指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手和嘴巴配合完成,這都需要大腦的控制調配。吸吮手指時,手部觸覺的發育得到刺激,手感知外部物體的能力得到提高,手握持能力也會得到加強。大腦在使用中成長,手部能力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大腦發育。

弗洛伊德主張,孩子的口部是心理的核心,吸吮手指是獲得心理滿足的一種外在表現。當孩子無聊的時候、情緒不好的時候,吸吮手指就變得安靜。當我們制止孩子吸吮手指時,孩子就會哭鬧不安,繼續允許他吸吮,他又重新安靜下來。孩子露出社會性微笑的時間,和吸手指的時間基本相同,說明吸手指讓孩子變得快樂。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如何應對孩子吸手指的行為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瞭解到,2-3歲的孩子吸手指還是比較正常的行為,孩子吸手指還有積極的作用,所以不要過分焦慮。只要引導得當,孩子會逐漸失去吸手指的興趣,被更加有樂趣的事情所代替。如果引導不當,孩子吸手指的行為會持續到成年,到那時真是一輩子的習慣,就很難改了。

首先,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父母不要寄希望於強制孩子改掉吸吮手指的習慣,有時間多抱抱孩子,陪孩子一起玩遊戲、讀書、多聊天,滿足孩子肌膚的飢餓感,讓孩子沒有時間無聊,沒有時間去吸吮手指。

二寶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讀書,他負責翻書,我們負責讀書,不管他翻到哪一頁,順著他的意思讀就是了。他的手都在忙活翻書,根本沒有功夫吸吮。

孩子吸吮手指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旦看到孩子吸吮手指,不要過於緊張,不要訓斥孩子,而是不動聲色地幫他拿出手指。

有的可能在睡覺的時候吸吮,有的可能在等著吃飯的時候吸吮,有的還會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吸吮。睡覺的時候握住他的手給他講故事、唱歌哄睡,等吃飯的時候給他手裡塞一把勺子或者手指食物,思考的時候在他手裡放一個可以啃咬的牙膠玩具。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其次,給孩子提供用手玩的玩具

2歲的孩子手部靈活性已經非常強,能進行豐富的活動了,給孩子提供一些動手的玩具,把手利用起來。玩小汽車、小火車、拼插積木、疊疊樂、玩球、摺紙、畫畫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適合孩子的手部活動。

有一種疊疊樂,是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硬度、不同觸感、形狀也不完全是圓形的,暗含很多新奇的東西,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特別喜歡玩。可以讓孩子用手去感受這些不同,除了把手用起來,還能提高手的感知能力。

二寶很喜歡玩小火車,因為看了很多關於火車的書,所以一邊用手推著火車在軌道上跑,一邊回憶書中看過的情節,自導自演著故事,這種活動每天都會樂此不疲。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爸爸媽媽們,其實孩子可以動手的機會非常多,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靈活的選擇適合孩子的玩具,把手利用起來,減少吸吮手指的幾率。

孩子“吸手指”上癮,媽媽在他手上擦辣椒,瞭解背後原因更關鍵

最後,滿足孩子探索的需求

孩子喜歡用手去拿或者觸摸一些家居用品是正常的,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個途徑,是值得利用的一個好時機,不要輕易地去制止孩子。

孩子2歲這個階段特別喜歡玩廚房用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玩,像鍋子、勺子都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擔心孩子會把廚具弄壞,可以單獨給孩子準備一套可以玩的鍋子、勺子等用具。當然也有兒童專用廚房玩具,給孩子準備一套,讓孩子盡情地切切切、炒炒炒,享受做廚師的快樂。

孩子喜歡碰蔬菜,就教他擇菜的方法。孩子喜歡用大人的水杯喝水,就給他準備一個一樣的水杯。諸如此類,只要孩子想做的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就滿足孩子探索的需求,這也是一種不出門的早教。孩子動手的慾望得到滿足,就不會再花時間用嘴巴吸吮手指了。

結語

面對孩子吸手指的行為,我們自然會有擔心,但是要認識到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根據這些原因,一一去解決,孩子就會在平靜的狀態下自然過渡,順利改掉吸手指的習慣,又輕鬆又益智。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