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还经常在皇帝身边转,身上没味吗?

塔罗右手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还喝洗澡水,为何还能活93岁?

在清宫剧中,绝大多数女人都是靠着讨好男人上位,靠着勾心斗角获得荣华富贵。只有一个人特殊,这个人就是康熙身边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个特殊的女人,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把他描绘成了一个爱上汉人才子,拒绝皇帝爱情的奇女子。其实,真实历史中,苏麻喇姑是绝不可能和康熙发生爱情的,这是因为,两人年龄相差了43岁。康熙如果真的喜欢上这个奶奶辈人女人,那不是千古一帝而是千古一笑了!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生于万历40年,就是1612年,死于康熙44年,就是1705年。仔细一算,他总共活了93岁。而他守护一生的男人,就是康熙帝,生于1654年,死于1722年,总共活了68岁。两人年龄相差43岁之多,这样打的年龄差,是不可能产生爱情的。反观孝庄,和还要比苏麻喇姑小一岁,这俩人是主仆更是闺蜜。

苏麻喇姑在电视剧中能成为康熙的红颜知己,发生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原因在于,她死后以嫔妃之礼葬入孝庄陵园。这个角度看,苏麻喇姑也算是清朝皇室的嫔妃,可他皇太极和顺治打交道太少,只能让她和康熙"苟且"一下了。

这种关系,在《陆贞传奇》中也有体现。陆贞原型陆令萱生于公元504年,可是电视剧中却让她和生于537年的高湛成亲。女大三抱金砖,如果大33岁,那绝对是妥妥的大女主!

苏麻喇姑,一生都奉献给了清朝皇室,受到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普遍赞誉。康熙年幼时患了天花,她照顾痊愈并长大,才有了登基当皇帝的机会;孝庄太皇太后年少丧夫,她扶持孝庄经历了青年中年和老年,两人是60年的闺蜜,死后海葬在一起;康熙第十二子胤祹,比苏麻喇姑小74岁,却称她为姑姑,实际上是养母子关系。

不得不说,即使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苏麻喇姑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女人。

不过,相对于她人生的传奇,她的一个特殊习惯,更受人关注,那就是一年洗一次澡,并且还要把洗澡水全部喝掉。

这不是野史,这是清朝皇室权威著作《啸亭续录》的记载,原话是这样的:

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翻译过来就是,苏麻喇姑生性爱好佛法,晚年长期吃素。一年到头都不洗澡,只有到除夕夜才用水擦洗一下,然后把洗下来的脏水全部喝掉,以此作为忏悔。

《啸亭续录》的作者是礼亲王代善后人爱新觉罗·昭梿,他自己还当过第八代礼亲王。这是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子弟、这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家族。自己家族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任何懈怠,都是自习撰写。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并且喝掉全部洗澡水的怪异行为,书中给出的解释只有四个字,那就是"以为忏悔"!这里面包含的意思是,喝掉洗澡水,目的是忏悔洗澡浪费水污染水的"罪行"。

为什么苏麻喇姑会认为洗澡是"有罪"的,需要忏悔的?

这是因为苏麻喇姑生于蒙古族的贫苦人家,在缺水的环境中长大。蒙古草原上极度缺水,与传入的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了对水的拜物主义,节约用水,不仅是一条道德性的口号,而且成为宗教性的律条。

当然,洗澡有罪,喝洗澡水是忏悔这一行为和思想的逻辑,也与苏麻喇姑的"奴性"思想息息相关。历史记载,苏麻喇姑晚年虔诚礼佛,把对佛主的虔诚与对皇帝的忠诚结合起来。她常说"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她还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所以,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并且喝掉洗澡水的行为,既有宗教性,也有政治性。在清朝人看来,这是极其正面的价值观,是忠君爱国的正能量。

正是这种"正能量",让苏麻喇姑能够健康长寿一直活到93岁!

与苏麻喇姑最相似的是清朝八大文正公之一的曹振镛,此人虽然是曹操后人却在清朝官场以"多磕头少说话"为形式原则,在他的倡导下,清朝文武大员们开始了一场以磕头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运动。曹振镛活了82岁,也是长寿。后来还有个翁同龢,被罢免了还每天对着北方行三跪九叩大礼,即每日磕头45次、起跪15次,最终活了74岁善终。

所以,在清朝这样一个极度专制、极度压抑人性的时代,对皇帝保持宗教性的忠诚,这大概是最主要的长寿之道了。

用鲁迅的话来说,暂时做稳了奴隶,这就是清朝式的幸福。


历史知事


苏麻喇姑是清朝初期孝庄太后的侍女,历史上记载苏麻喇姑有一个与众人不同的生活习惯,那就是终年不浴,只在年终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的时候用少量的水擦下身子,然后再把用过的脏水喝掉。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几天不洗澡的话,身上都有气味,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还经常在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等人身边转,身上没味吗?

苏麻喇姑为何如此任性,一年只洗一次澡:

一、生活环境影响

苏麻喇姑出身于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的贫苦游牧家族,后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才成为了孝庄太后的侍女,作为蒙古族人的苏麻喇姑从小就深知蒙古大草原上水资源非常匮乏。

在古代的蒙古大草原上,水只是用来给人喝的,对水的珍惜已经到了“惜水如命”的程度,苏麻喇姑认为如果拿水洗澡那就是巨大的浪费。

二、内心信仰

苏麻喇姑在蒙古因为缺水不洗澡也就罢了,可是来到水源充足的紫禁城还是一年洗一次澡,那就不只是因为缺水了,更多的还因为她内心的信仰所导致,只能说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会变,可是信仰却不容易改变。

在清朝原礼亲王昭梿的历史笔记《啸亭杂录》卷四中有过相关的记载:

“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史料上是说苏麻喇姑信仰佛教,终年不洗澡,只在除夕的时候擦身子,然后把脏水自己喝掉,原因就是为了忏悔。
在草原出生的苏麻喇姑一直对水奉若神明,之所以喝掉脏水是因为苏麻喇姑认为用水洗澡是一种浪费,而且浪费水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只有把水喝掉,才能减轻自己的罪孽,这样还得烧香拜佛,向神明和佛祖忏悔自己浪费水了,请求原谅。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身上不仅没有味道,还芳香满怀

一、生活方式清雅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个澡,在现代的我们看来,她身上肯定有异味,而且还会遭到皇帝的嫌弃,然而这苏麻喇姑身上不仅没有味道,还芳香满怀,她非但没有被嫌弃,反而赢得了康熙和孝庄太后一生的尊重。

苏麻喇姑身在皇宫,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吃穿用度都有下人伺候,也不用劳作,苏麻喇姑信仰佛教,饮食清淡,而且紫禁城属于北方,气候干旱,夏天的皇宫也是用冰的,因此一般不会出汗。

二:用各种香料

苏麻喇姑还可以用香水和香料熏香,因为在15世纪的时候香水已经在很多国家普遍使用了,在康熙时期的皇宫里面,苏麻喇姑用香水也是很平常的。

况且苏麻喇姑身在皇宫,还可以用各种名贵的熏香来熏染身体和衣物,她日常梳妆打扮用的头油和胭脂水粉都是有香气的。

还有随身携带手炉、香扇、手串、香囊,想让身体香很简单,这样即使天天在皇帝身边转,身上也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反而还有淡淡的香味。

因此综上所述,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经常在皇帝身边转,身上也不会有味道,当然一生未嫁的苏麻喇姑不仅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她生病从来不吃药,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一直活到了90多岁,不论在古代还是现如今都算是高寿了,也是非常难得的。


小聪历史客栈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90多岁一生未婚的苏麻喇姑(苏茉儿)走完了人生的旅程,这年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谓高寿。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个特别奇怪的习惯:她终年不浴,唯有除夕那天才破例,仅用少量的水擦一下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表示忏悔;皇帝也知道她这习惯,已然对她很尊敬,有些人就很好奇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难道不怕皇上闻到味道?


《啸亭续录》卷四载:

“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苏麻喇姑为什么不经常洗澡

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大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生活条件很差。她不洗澡一方面因为她的信仰,另一方面因为蒙古水资源匮乏,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信仰原因。苏麻喇姑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长生天”(蒙语“腾格里”)。这种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认为水是长生天赐给人们的最宝贵的圣物,浪费水就是对长生天的不尊,会遭上天的惩罚。《世界征服者史》记载:

蒙古人在“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晾晒洗过的衣服;他们相信,这些动作增加雷鸣和闪电。

因此苏麻喇姑也认为人的身体是污秽的,用污秽的身体沾染圣水是犯罪,更是对长生天的亵渎,所以那时的人们非常忌讳在河水中洗澡、洗衣服、甚至洗手、洗脸,更不许往水里扔脏东西,水的污染会给人带来可怕的疾病和瘟疫。在他们的历史上,对水的禁忌早已上升到法律中:

成吉思汗大扎撒中规定:“禁于水中和灰烬上溺尿,禁民人徒手汲水,禁洗濯,洗破衣服。”在《喀尔喀律令》中规定:“故意或戏耍而污浊水源者罚牛、马二只,给证人赏牛(一头)。”

他们如果实在脏的受不了,仅用极少的水擦拭身体,在擦拭之前要向长生天请示并表示忏悔。



二,水资源非常匮乏。

蒙古族居住在亚洲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上,远离海洋,受极地气候影响较大,具有降水量少且不匀。人们过着游牧生活,追逐水草放牧。他们靠天养畜,自然放牧。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青草生长,牲畜无法生存,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例如,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进攻后,退到巴勒渚纳,那里非常干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杰思汗的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人。苏麻喇姑喝掉洗澡用过的脏水,应该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水好很多吧。

可怜的牧民明白,每遇到干旱就会水涸草枯,牧民就会陷入绝境,大批的牲畜和牧民死亡,水的缺乏给人带来恐慌。另外遇到干旱,干枯的牧草极易发生火灾,更让人恐惧。苏麻喇姑那时根本没有水井,牧民们不会获取地下水,多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来维持日常使用。残酷的缺水经历告诉她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已经成了当时整个蒙古族的习惯,这一习惯自然延续到苏麻喇姑的身上。



身上的味道

如果,人一年不洗澡,身上一定会有臭味,特别是夏天汗臭更是难闻,会让人恶心呕吐。例如路易十四不爱洗澡,他最爱的情妇说他:“身上的臭气,能在十步开外就叫人恶心得作呕”。

但是,温柔、善良、聪明的苏麻喇姑身上不但没有臭味而且芳香宜人。

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最信任的贴身侍女。她的一生平凡而辉煌,她一生经历了太祖、太宗、顺治、康熙四朝,她扶助孝庄帮顺治皇帝上位、她还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康熙曾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她制定了大清朝上下的冠服诸制,她晚年教导康熙皇十二子胤裪,使他免于皇位之争并安度晚年。苏麻喇姑虽是侍女,她为大清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尊敬,为自己赢得高贵的身份。


当然还有很高的生活条件。她在宫中每天有芬芳的鲜花熏香身体和衣物,吃的是来自各国的奇珍异果,果香浓郁,喝的是名贵的茶水,自然除掉体内的臭味,用的是名贵的香料擦拭身体,住的房间有熏香,例如用沉香、檀香、麝香、龙诞香等高品质的香品在房间里熏焚,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再加上她身上挂有香囊当然不会臭了。

她虽然一年不用水洗澡,但可以用各种花的蒸馏液(相当于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银花、玫瑰等,擦拭身体,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洁净作用而且能美肤。



康熙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的恩情,他按嫔礼重葬苏麻喇姑,把她与与孝庄文皇后主仆二人葬在一起。


小姐姐讲史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于1612年前后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家庭。最初的名字叫做苏茉儿,意为“毛制作的长口袋”

成年之后的苏麻喇姑成为了晓庄皇后的侍女,因为天生聪慧学习了满语和汉语,并且因为是蒙古人对于蒙语也十分的精通,也因此受到了皇宫中所有人的敬佩。

而因为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关系,苏麻喇姑也成为了孝庄的心灵慰藉,表面上两人是主仆,可实际上孝庄在多尔衮那里受到的委屈也都会在苏麻喇姑那里倾诉。

因为学识渊博苏麻喇姑甚至还成为了康熙的老师,协助孝庄教导康熙,《啸亭杂录》中记载:“仁皇帝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苏麻喇姑和孝庄荣辱与共长达六十多年,经历了清朝由弱到强,逐渐鼎盛的全过程,并且还帮助了孝庄去培养顺治帝和康熙帝两个的幼年辅导。

当然清朝给苏麻喇姑的回馈和待遇也是非常的丰厚的,1687年孝庄去世,对于苏麻喇姑来说无异于失去了一位亲人,而康熙帝作为被苏麻喇姑养大的孩子,也决定了一件事。

康熙决定将皇十二子胤祹交给她抚养,这对于苏麻喇姑无异于最好的抚慰和极大的信任,毕竟在之前她也只是老师罢了。

而苏麻喇姑作为蒙古人,草原上的民族一般都是不洗澡的,一年中极少洗澡,其中不仅有洗澡有可能导致生病风寒入体之外,他的信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蒙古人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长生天”(蒙语“腾格里”)。

草原上的人们认为水是长生天赐给他们的最宝贵的圣物,浪费水就是对长生天的不尊,会遭上天的惩罚。这也严重影响了苏麻喇姑。

这种信仰灌输,让苏麻喇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为人的身体是污秽的,用圣水去洗污秽的身体那就是犯罪,更是对长生天的亵渎。

所以在苏麻喇姑的日常中,洗澡也只是一年中偶尔的事情,但不要以为这样身上会酸臭难闻,苏麻喇姑可是孝庄身边的重要侍女!

作为孝庄身边的红人,苏麻喇姑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高的,在宫中可以每天使用香薰,用的是香料擦拭身体,吃的也是好东西。

而且在房间中也可以点上名贵的香薰在房间里面熏闻,而且在苏麻喇姑的身上也肯定会悬挂香囊之类的物品。

所以苏麻喇姑虽然一年到头都可能洗不了几次澡,可是她的生活条件好,日常也可以使用各种的香薰,自然身上也不会散发异味。


三书青史


苏麻喇姑她为何一年洗一次澡,下面我来为大家解答,知道原因后不经让我沉思。

说起苏麻喇姑,不得不说苏麻喇姑堪称是一个奇女子,冰雪聪明,两次冒险找多尔衮,让多尔衮先后两次将皇位拱手送给了皇太极和顺治帝,做了辅佐幼主的周公;苏麻喇姑更是“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最终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的盛名。

但就是这么一个奇女子却有两个令人奇怪的怪癖:一是不洗澡,二是不吃药。

其实苏麻喇姑之所以不洗澡,这一点我们要从她出身说起,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在那个时代,蒙古族人的水是给人用来喝的、给牛羊饮的,他们觉得把水用来洗澡之类的,这些都是对水的一种严重浪费,是对老天爷的一种极度的不尊重行为。

蒙古地区一直都是异常缺水,所以蒙古族的人民都惜水如命的,他们认为浪费水是对他们天神的亵渎,所以他们的信仰就是一年只洗一次澡,只有在除夕的那一天才会用少量的水用来洗去全身污秽,自然洗完澡的水也要自己亲自喝下以示对天神的忏悔。

我们所看到历史记载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完澡之后还要把脏水喝掉,也不要在觉得奇怪了,苏麻喇姑自幼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作为草原的儿女自然会养成这样的的生活习惯,即使后面到了中原地区不在缺水了,但是这一年只洗一次澡早就成了苏麻喇姑的一种信仰。环境会变,但一个真正有自己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是永远不会变的。


像素说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苏麻喇姑?这人您别说是搁在清朝的历史上,您就算搁在整个大华夏的历史上,这都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咱别的不说,她这人真没啥背景,蒙古大草原上一贫家庭出生,要靠没靠,要门子没门子的。

瞅她的名字大家伙也能感觉得到,最开始的时候她叫苏茉儿,这是蒙语的音译词,翻译过来就是毛制的长口袋。后来改成满名叫苏麻喇,翻译过来就是半大口袋。

您瞅瞅这名字绕来绕去全是口袋,这辈子就这口袋别的没装,装了一口袋的福气。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不是叫苏麻喇姑吗?咋就变成了苏麻喇了呢?”

其实那姑字在满语里边是尊称,就和咱过去叫一男的某某先生一个意思,真名就叫苏麻喇。

她这人一辈子别的没干,尽给人做侍女了,但人家这侍女和别的侍女不同,历经清朝四代帝王。

这老了老了,但孝庄走了之后,最后一代帝王康熙,害怕这苏麻喇姑寂寞,就把自己的十二皇子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让这苏麻喇姑有个念想,能活的久远一点。

毕竟人老之后,没个啥念想的话,这就只能耗着那点精气神,等耗的差不离也就走了,给她添一孩子,这精气神还能养养。

所以从这方面讲,康熙还真就把苏麻喇姑当一长辈来看。

至于题主说的有味没味这事,也就不难解释了,就算有,长辈吗您还能咋地?

那么苏麻喇姑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呢?解决这个问题,咱也能捎带着把题主的问题给解决了,不然的话您直接说,这有点空不是。

为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苏麻喇姑被科尔沁大草原上的贝勒府看上了,买回去直接就做了孝庄的侍女。打这起就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

话说科尔沁这属于蒙古当中的一个部落,他这战斗力搁到蒙古人里边,连个水泡都砸不起来,属于被虐的一类。

就这时间点上,赶上了满人的崛起,满人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这就时不时的撩蒙古人,这首批被撩的就有这科尔沁,毕竟柿子这得挑软的捏不是。

所以科尔沁后来干干脆脆就抱上了满人这粗大腿,就这时间点上满人建立的国号还叫后金。

那么科尔沁为了把这关系捆绑的更加结实,这就先把哲哲嫁了过去,嫁给的是皇太极。

皇太极他也需要外部尤其是蒙古人的支持,给的待遇相当的好,这哲哲就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后。

但哲哲这肚子不真气,压根就没有给皇太极生个儿子出来,那么科尔沁这方面就比较着急,这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角色。

这不决定再嫁一个女的过去,这就是哲哲的侄女孝庄。就这时间点上孝庄才十三岁,皇太极这都三十四岁了。

而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贴身侍女,这不作为陪嫁她也就跟了过去。

大家伙也知道孝庄这人也聪明,能跟她手底下做贴身侍女的,这也不白给。

所以苏麻喇姑这人也特别的聪明,平时不仅照顾孝庄的生活起居,而且抽空还学习满文。

大家都知道这满文真不好学,康熙之后的满人大多都不会写满文,而且说都不会说,到了溥仪的时候满文能认识溥仪,溥仪压根就不认识满文。

所以大家伙能体会得到学习满文的艰难,毕竟这是新创作出来的文字,在清以前压根就没有,所以学习的时候没啥可借鉴的。

而苏麻喇姑不仅满语说的特别的溜,这手底下也不白给,一水娟秀的好字。

基于这几点,在加上苏麻喇姑又绝对的忠诚,所以孝庄一步步的把苏麻喇姑看做了自己的心腹。很多事情,这都交给她去做,所以苏麻喇姑的一些个才干这都慢慢的历练了出来。

当年清朝要整出一套上下冠服来,这苏麻喇姑就又参与,可想而知才华肯定是有的。

当然这些东西,还不足以得到皇帝的信任,毕竟你是个外人还是侍女不是,这还隔着一层。

后来的事

后来皇太极特别喜欢的海兰珠死了,他自己个也没挺过两年也死了。

结果皇太极悲伤过度,压根就没想起来立皇储,这下边的人打破了脑袋想要上位。

那么孝庄也想在里边捞点好处,她的依仗就是六岁的福临。

可问题是,福临一个六岁的娃,你说要靠没靠,要力没力的,能上去这不胡扯吗?

所以孝庄这就需要外力,她就瞅着那跳的最高能力挺强的多尔衮不错,就找他做自己的靠山。

说真的,就这眼光,不是一般人能瞅出来的,当年多尔衮自己都想当皇帝,那有功夫推你儿子当皇帝,这不白瞎吗?

事实证明真没有白瞎,多尔衮和豪格那好悬没掏刀子,双方各退一步,这多尔衮才想到了之前孝庄埋的暗旗——顺治,这才有了顺治登基的口子。

那么在这一系列的运作下,孝庄不可能自己个跑出宫门,找多尔衮商量这事,毕竟皇太极安排的祖制就搁那,后宫的女人没吩咐你别说出宫门了,回娘家这都不成。

所以把孝庄和多尔衮连起来的这人其实就是苏麻喇姑。而办这事的时候,您不是说顶个脑袋,一张嘴就完事了,您这说的不好,一不小心脑袋都得让人摘了去,顺带事也得搅黄了。

所以打这里起,苏麻喇姑其实已经参与到了清朝上层一些个隐秘的事情当中了。

再有后来,孝庄和顺治也就是福临,他们虽然是亲骨肉,但按照祖制,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的,而且加上这多尔衮想要多方面的控制,他可不允许脑瓜里装的全是聪明的孝庄靠近顺治,毕竟多尔衮从历史的方方面面来看,他也想着有朝一日取代顺治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心思。

所以这母子二人,虽然身份尊贵,但一个月就能瞅一次,就这一次,您觉得能教点啥?

那么在这个环境中,顺治他就是个娃娃,说道根子上也没啥经验不是,您要是把自己个一些个聪明劲用到了不该用的时候,这万劫不复都是轻的。

所以顺治时不时的需要人提点,那么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贴身侍女,这就成了首选。

这事说到底,苏麻喇姑就成为了顺治不是老师的老师。

请您记住了顺治可不是个大心眼的人,那心眼比针鼻都小两圈,要不后来咋就把下葬还没俩月的多尔衮的坟头给掘了,鞭尸不是说,还砍了脑袋。

苏麻喇姑并没有惹怒顺治。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好心教你,你还当受气?不可能吧!”

教可不好教啊,这是帝王啊,您要是那件事惹到了,自己还不清楚咋回事,他到是怒了,这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从这里,苏麻喇姑虽然和顺治之间至少是不恶。

要知道后来那小太监安德海,参与清朝上层隐秘的事多了,这就炸翅了,最后不得好死让人给剁了脑袋。

所以苏麻喇姑这人嘴也严实,不是那种给点风就想上天的人。

那么后来顺治那董鄂妃死了,玩了命的这就想剃了脑瓜子做和尚。

最后不就推出康熙坐下一任皇帝吗?

康熙上位的时候,也是个小孩,你说说,这事弄的比较尴尬。

而康熙出生之后,虽然有乳母曹氏(曹雪芹他们家的人),但很多事情也得需要一个人照顾,这苏麻喇姑就当仁不让了。

当年康熙出天花的时候,还就是这苏麻喇姑从中穿针引线的天天瞅瞅,再有就是那曹氏天天的照顾。

所以康熙对这两人感情是相当的好,这也是为嘛老曹家蹲江宁织造这位置那么多年,一点事都没有,结果康熙一走,老曹家立马就受到了雍正的清算,这位置太肥缺了。

这话有点远了,咱接着聊,所以康熙对于苏麻喇姑这份感情是不一般的。

加上苏麻喇姑这历史地位,康熙对这人更多的是敬重。

回头咱在说这洗澡的事

确实有这么档子事,那是人家蒙古人的一种信仰,过去蒙古对水那是有着天然的崇拜。

用水洗澡那是对水的玷污,所以她是一年洗一次,还是用少量的水插一把,然后把水喝下去。

康熙没有嫌弃,这第一,是对蒙古人的尊重,毕竟自己的奶奶就是蒙古人,这第二,就是对苏麻喇姑本人的尊重。

至于臭不臭,这还用问,虽然有各种香料压制,一些淡淡的怪味还是有的,但康熙确实没有嫌弃,毕竟当年他出天花的时候,所有人都躲着他,苏麻喇姑可没有。无他长辈尊重而已!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苏麻喇姑是一位高寿的草原奇女子,她一生有两大习惯,一个是一年一浴,另一个就是一辈子不吃药。一年洗一次澡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无法接受,但对苏麻喇姑来讲,这已经足够了,而且这洗澡水最终的处理方式是喝掉并不是倒掉。

苏麻喇姑为何一年一浴?

苏麻喇姑出自草原贫苦牧民之家,小时候因美丽聪慧,就被选入科尔沁贝勒府给二小姐布木布泰当侍女,而这个二小姐便是后来的孝庄皇后。苏麻喇姑就是当做陪嫁随二小姐一起嫁给皇太极,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苏麻喇姑与孝庄相伴六十多年,终身未嫁,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孝庄皇后。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病逝,苏麻喇姑此时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康熙为给这位功劳巨大的老人排忧解难,将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其抚养。

苏麻喇姑感恩康熙的如此信任,她兢兢业业的将胤祹抚养成人后,便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诵经念佛成了她生命最后的寄托。康熙四十四年,九十多岁的苏麻喇姑去世。康熙按嫔妃等级为其建造陵墓,葬于了清东陵旁边。

苏麻喇姑能如此长寿,莫非是与终年不浴有关系?据说苏麻喇姑一年中只在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擦一擦身体,然后再将这些洗澡水喝掉。其实这种习惯并不是苏麻喇姑不注意个人卫生而养成,而是与她的家乡的生活习俗有关。

苏麻喇姑生长于蒙古草原,淡水资源对于游牧民族来讲就是生命之源,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便可说明水资源对他们的重要性。淡水在草原只能为人和牲畜所饮用,其它的生活用水极为节省,刷完都被认为是浪费之举。

在缺水的草原进行洗澡,这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草原人认为这种浪费水的行为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的。所以过去在草原生活,终年不洗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生存才是人们首要考虑的事情。

只有在每年的除夕之夜,草原姑娘们才能迎来久违的洗澡,她们要以这种干净的身体来迎接新年。洗完身子的水并不会被倒掉,而是要虔诚的将其喝掉,以忏悔自己奢侈的用水行为。苏麻喇姑作为草原人,自然不会例外。

苏麻喇姑不洗澡身上没味吗?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难道不担心自己身上的馊味影响到孝庄和皇上吗?我认为在这点上苏麻喇姑还是很自信的,因为她虽不洗澡但身上并不会散出馊味。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秘密就在清宫的各种胭脂水粉与香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作为女子的苏麻喇姑,她虽有不洗澡的习俗,但这并不会影响她使用胭脂水粉和香料。古人的化妆技艺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末,到了清初各种化妆品已琳琅满目,化妆已成为女子的常事。

在清宫中有孔凤春、谢馥春、戴春林等有名的化妆品,与现代的奢侈品旗鼓相当。宫外的各种化妆品都会被代购到宫中,所以苏麻喇姑根本不用担心身体馊味,这些胭脂水粉的香味远远盖过不洗澡的馊味。

清宫中的宫粉皆是由香料制作而成,胭脂也是用新鲜的玫瑰花瓣制作而成,还有名贵草药研制而成的藿香散,这些化妆品用于皮肤之上都会使肌肤散发香气。再有就是清宫中随身所带的荷包,里面有香料会散发香味。

由此看来,苏麻喇姑根本不用担心不洗澡所引起的馊味,这些胭脂水粉及香料完全盖得过其它气味。这是一方面原因,但可能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苏麻喇姑在进宫之后是洗澡的,最起码也是时常擦拭身体的。

人们都说苏麻喇姑终年不浴,这可能是指她在草原时期的生活习俗,在清宫中应该是时常洗澡的,毕竟宫中不缺水,而且以她的资格完全可以做的到。不管是苏麻喇姑终年不浴还是其它原因,总之她的身上肯定不会散出异味来。


野史也是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清朝的苏麻喇姑是一位奇女子,她最初只是一名侍女,后来成为康熙的启蒙老师,而且还帮助康熙将十二子抚养长大,成为大清皇室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苏麻喇姑的传奇不仅仅是她的生平经历,据史料记载,她有一个习惯令人非常不解,那就是“终生不洗澡”。

据《啸亭续录》记载:“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史料记载,苏麻喇姑因为从小生活在高原地区,那里极度缺水,这样的环境使她格外珍惜用水。因此苏麻喇姑一生从不洗澡,只是在每年的除夕那天,她才会用水拭擦身体,但擦完以后还要把盆里的脏水喝掉,以示忏悔。

有人很好奇,苏麻喇姑这样的习惯不会使身上产生异味吗?答案是会!因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汗腺,如果长时间不洗澡,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就会产生令人难闻的味道。欧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鼠疫,当时欧洲人认为不洗澡可以避免病毒的感染,于是他们开启了两个世纪“不洗澡的历史”。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三还被人称为"臭王",而他的儿子路易十四则因此发明香水,用来遮掩身上的味道。

苏麻喇姑不洗澡,身上肯定会有味道,她在照顾康熙的时候就没有被发觉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到康熙与路易十四之间是有过通信的,会不会路易十四有送过香水给康熙?这个问题没能在史料中找到答案,不过说到香水,早在路易十四发明“法国香水”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

香水的历史

从史料上查阅,最早有香水记载的应该在五代时期,当时是从波斯引进而来,是用蒸馏的技术从蔷薇花上提取香味,制成香水,当时又被称为蔷薇露。到了北宋时期,这种提取花香的技术已经被熟练掌握,而且当时不仅可以提取蔷薇花香,还可以提取其他种类的花香,这就是最早的香水,也被称为“古刺水”,是从波斯语译音过来的。

古代的香水用途很多,因为这是纯天然蒸馏提取,所以不但可以喷洒在衣服上,还可以喝。明代的左懋第在《咏古剌水》中写道:“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列皇饮祖泽,旨之如羹然。”又说“再拜尝此水,含之不忍咽。”可见这是一种可以喝的香水。

因此古人要用香水的时候,可以拿古刺水喷酒在衣服上,然后再喝上几口,自然可以由里香到外了。

苏麻喇姑身居皇宫,可接触到的香料更多

古代的古剌水被很多文人所描写,可见这种东西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对于皇宫里的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稀罕物。除了古剌水,古人还有很多除异味的方法,比如香熏、香囊等。苏麻喇姑身居皇宫,自然不缺各种香料。而且苏麻喇姑信奉佛教,经常需要烧香拜佛,在檀香缭绕的环境中,身上自然也会留下檀香的味道。

因此,苏麻喇姑虽然从不洗澡,但她可以随身佩戴香囊,经常处在香熏的环境中,还可以在衣服上喷洒“古剌水”,这样就可以完全遮盖住身上的体味了。


水煮汗青


苏麻喇姑,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一个贫苦牧民之家。

由于生活贫困,在很小的时候,苏麻喇姑就进入科尔沁贝勒服中当丫鬟,成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而这位二小姐,正是后来名声赫赫的孝庄皇太后。

孝庄皇太后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而苏麻喇姑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记载,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两个和常人不同的特点:一是一年只洗一次澡,二是生病从不吃药。

例如,昭梿《啸亭杂录》卷四中记载:

“……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仟悔云。”

意思是说,苏麻喇姑终年不浴,只在除夕之日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用完的水喝掉,以示对天神的仟悔,而苏麻喇姑之所以这样做,和苏麻喇姑的出身有关。苏麻喇姑出生于科尔沁草原,受气候影响,当地终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极为珍贵,所以苏麻喇姑自小就养成了惜水的习惯。

在苏麻喇姑看来,水是用来喝的,用于洗澡是对上天的一种亵渎,容易遭天谴。

受此影响,即便到了不缺水的中原地区,即便成了孝庄皇太后身边的红人,苏麻喇姑还是坚持以前的习惯,一年只洗一次澡。而苏麻喇姑不仅是孝庄皇太后的侍女,还当过康熙的启蒙老师,有人可能要问,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身上没有难闻的气味吗?

说起来,苏麻喇姑确实没有难闻的气味。

毕竟,如果苏麻喇姑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很容易遭到孝庄皇太后和康熙的嫌弃,而之所以没有难闻的气味,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苏麻喇姑流汗比较少。

虽说苏麻喇姑只是孝庄皇太后的侍女,但其地位却远高于一般的侍女,吃穿也都有下人伺候着,所以苏麻喇姑就很少流汗,流汗一少,身上也就不会有特别难闻的异味。

第二,用各种香料掩盖可能的异味。

作为孝庄皇太后身边的红人,苏麻喇姑也有资格用到各种名贵的香料,她可以利用各种名贵的熏香来熏染身体和衣物,还可以随身携带各种香包、香囊和带有香气的手串,这样,苏麻喇姑身上不仅没有难闻的异味,而且由于香料的作用,还有淡淡的香气。


金兔历史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很有可能是她晚年的神秘修炼。

(影视剧里的苏麻喇姑)

《啸亭续录》里有一段诡异的记载,说苏麻喇姑“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也就是说,苏麻喇姑不仅一年只洗一次澡,还把自己的洗澡水喝了……

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苏麻喇姑,似乎完全不一样啊!就像题主所说的,一年不洗澡身上肯定有味,那还怎么在皇帝身边转悠呢?

其实,依据史料推断,苏麻喇姑并非一直都这样。

苏麻喇姑的名字其实叫“苏麻喇”,“姑”是皇宫中对长者的尊称。孝庄太后13岁嫁给皇太极的时候,苏麻喇姑就是贴身侍女。她不仅和孝庄太后关系很好,而且非常聪明灵巧,《啸亭续录》里记载“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也就是说立国之初,后宫的衣服配饰,苏麻喇姑亲自参与了设计和制作。

这样心灵手巧的宫女,是不可能不注意个人卫生的。


还有几件事情能佐证,那就是苏麻喇姑要经常帮助孝庄太后外出办事。

(影视剧里的孝庄太后)

《清世祖实录》中记载,多尔衮摄政时期,经常故意阻挠福临见到孝庄太后,有时候几个月才能见到一面。这种情况下,苏麻喇姑就经常来回走动,代表孝庄太后探望福临。

《北游录》中记载,顺治大婚之后,孝庄太后指派大臣席纳布库的妻子入宫,入侍皇后,席纳布库很不满意。有一次苏麻喇姑奉命外出,正好被席纳布库看到,还因为此事起了争执。

另外,康熙不到两岁的时候,就被抱出宫,在西华门外的一所宅子“避痘”。一直到六七岁的时候才回到皇宫。这期间,苏麻喇姑就经常出宫来到玄烨身边,一边照顾他,一边辅导玄烨一些满文书写,“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所以,苏麻喇姑是经常出宫办事的。在清初,朝廷十分重视满汉关系。如果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满身臭味,还在宫外办事,一定会招来汉族臣子的非议,这是清廷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苏麻喇姑在晚年之前,不可能一年只洗一次澡。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孝庄太后去世,苏麻喇姑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此前的传奇经历,所以她在皇宫中的地位非常高。

而晚年的苏麻喇姑,可能也是清净了下来,开始修炼自己信奉的喇嘛教。《啸亭续录》记载,苏麻喇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从这一点可以分析,苏麻喇姑是晚年才开始“持素”,并且有了一些看似神秘的行为。

而且,暮年的苏麻喇姑不仅不常洗澡,更是生病了也拒绝服药。这些都可能是她自我修炼的一种方式,以达到“忏悔”的目的。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年过九旬的苏麻喇姑病逝,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