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愛和無畏阻擊來犯的“敵人”——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群像素描

用大愛和無畏阻擊來犯的“敵人”

——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群像素描

本報記者 趙桂梅


  比起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轟轟烈烈,他們顯得很平靜。比起武漢的舉世矚目,他們也略顯冷清。但是,在錦州這塊土地上,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抗疫前線守護著一城乃至整個遼西人的安全。
  截至2月20日,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共收治遼西地區新冠肺炎患者25名,累計出院確診患者14名。這個成果的背後是救治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的默默付出和艱苦的努力!
  一路走來,有多少艱辛和汗水?冷暖自知。
  大年三十,市傳染病醫院成為收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院黨委立即成立防控救治領導小組,常東嶽副院長負責“新冠肺炎”的臨床救治工作。“救治工作”四個字看來非常簡單,但包含著太多的內容:病房的搬家改造,制定救治方案,組建醫療、護理、專家團隊,並進行梯隊建設,所有的工作有條不紊。與此同時,一張張請戰書也遞到了院領導的辦公桌上。經過精心篩選,第一批69名醫護人員被確定為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為了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醫院專門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培訓。不透氣的防護服使白衣戰士們汗流浹背。程豔護士長鼓勵大家克服困難,並要求他們一遍一遍進行穿脫防護服訓練,不允許他們在培訓中犯一丁點兒錯,因為她深知,眼前這些孩子即將要進入一線戰場,稍有差池便會影響大局。


  1月28日,四名患者被確診,陸續入院,醫護人員也進入了“戰爭狀態”。隔離病房裡最危險的是病人的排洩物,因為他們的排洩物不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里,要用專門容器收集,然後護士要用高強度的消毒劑浸泡並攪拌2個小時後才能排放。一個工作流程下來,即便帶著護目鏡,也會紅腫刺痛,呼吸道黏膜也因刺激而受損。“端屎端尿”是無休止的工作,尤其腹瀉的病人,次數更多,心理壓力難以想象。常東嶽知道後,第一時間要求調換了護目面具,送去了霧化器和眼藥水以及藥膏和護手霜。每天他都要給生活區的人打電話,詢問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吃飯、睡眠問題,發現哪個兵有了情緒,他立即打電話給予鼓勵、安慰,風趣的話語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進入“戰時”狀態以來,常東嶽每天睡眠都只有兩三個小時。
  2月3日,第二批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結核內三科主任石萍被任命為新冠肺炎專家組第二梯隊的隊長,正式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她從疾病本身,甚至患者的心理、臨床的護理及生活等全面兼顧,不允許自己有一絲差錯。她24小時留守病房,每天進入隔離病房4—6小時,與專家組成員共同探討患者病情,制定最優治療方案,組織隊員進行最新版指南學習和院感培訓,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成立,她又擔負起醫療方面總的銜接和協調工作,繼續在一線奮戰持續達18天。

  2月8日,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成立,一批省內的專家及醫護人員會聚到了救治的隊伍中。
  李素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2月8日清晨,他同大醫附一的其他三名隊員一道緊急趕赴集中救治錦州中心,成為重症病區的一員,承擔部分管理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重症醫學科這支特種部隊高效運作起來。2月10日晚,錦州救治中心收治了第一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李素瑋教授負責接診,迅速組織團隊積極開展救治,嚴密監測評估,規範合理施救,使患者生命體徵以最快的速度穩定下來。他工作一絲不苟、雷厲風行的作風以及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性格,得到了隊員們的認可和信賴。
  李肖肖,主管護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護士長。面對病情有進展的重症病人,她帶領著ICU團隊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建議護理方案,特殊時期,各項護理操作實施很有困難。有位患者營養不好,蛋白低,幾天未進食,需要留置空腸營養管。在平時,空腸營養管是需要有資質的專科護士留置,而且在留置的過程中,需要聽診器多次聽診,多次實驗。他們穿著厚厚的兩層隔離服無法通過聽診器的判斷,還要克服清醒老年病人的不配合、護目鏡的不清晰、體位的不配合等因素,她和助手楊志鵬配合,一點點打氣體、一點點送管,一邊和病患溝通和安撫,終於完成了這次處置。

  張弘,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與疾病預防控制部副部長。作為省衛健委派遣的院感質控專員,她與大家一起正式進駐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開展救治工作。根據文件要求,中心成立院感小組,張弘任副組長,負責中心內醫院感染控制的指導與培訓工作。她第一時間進入中心,進行整體規劃,佈局流程的制定,每日下科室指導工作,督導醫護人員安全防護,併為臨床一線人員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大家排憂解難,確保救治工作有序開展。
  ……
  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十幾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會聚成的鋼鐵長城,為我們阻擋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