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芯東西(ID:aichip001)文 | 王穎

芯東西2月24日消息,英特爾原定於今天在MWC上推出的新產品改為了線上發佈。

英特爾此次推出的4款產品主要面向5G基礎設施,包括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凌動P5900平臺、 5G加速方案Diamond Mesa和以太網700系列網絡適配器。

英特爾數據平臺事業部、網絡平臺事業部高級總監杜唯揚、英特爾市場營銷與傳播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數據中心銷售總經理陳葆立,在會後與包括智東西在內的少數媒體就英特爾基於5G網絡的產品和產業轉型做了深入交流。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01

四大新品面向5G基礎設施

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事業部副總裁兼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和數據中心營銷總經理Lisa Spelman對四款產品的不同側重和能力提升做了說明。

1.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Lisa Spelman說:“英特爾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內置AI加速集成能力的處理器,在AI、虛擬化方面都有提升。”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根據英特爾的內部估算,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在全球已經出貨了3000萬片。陳葆立說:“至強平臺一直是我們數據中心很重要的核心,這次針對5G的提升也給終端用戶帶來了近40%的性能提升。”

2.凌動P5900平臺

杜唯揚認為,基於英特爾10nm工藝的凌動P5900平臺在功耗方面完全符合基站的要求。包括高效的虛擬化計算環境、超低時延、加速吞吐量和精確的負載平衡。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計算能力方面,凌動P5900延續了至強的計算基因。連接能力方面,凌動P5900內置的交換速度可以達到440T的inline。加速能力方面,加密部分都加速和動態負載均衡能力都有很多提升。

杜唯揚說:“可以把凌動P5900理解為是我們為基站所定製的一顆通用CPU,它本身涵蓋了從傳統到至強到SoC當中所累計的經驗,設計出了這第一款為5G基站打造的SoC單顆芯片。”

3.英特爾5G加速方案Diamond Mesa

此外,英特爾此次推出的結構化ASIC中的5G加速方案Diamond Mesa,為5G網絡提供所需的高性能和低時延。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Diamond Mesa在ASIC和FPGA的部分,跟CPU本身是互補的,針對接前端的無線通信。

4.以太網700系列網絡適配器

具有硬件增強精確時間協議的英特爾以太網700系列網絡適配器Edgewater Channel,提高了5G網絡的傳輸速度。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02

提供標準的技術平臺,開源軟件

鄔賀銓院士說5G是IT和CT的巨大融合,兩者都不可或缺。對此,陳葆立表示,英特爾可以提供包括硬件、芯片和軟件都能打通的標準技術平臺,服務商可以更好的將軟件服務連在一起。

以基站為例,要想實現更多功能就必須具有負載服務的能力,邊緣端計算也必須具備支持無線對接的能力。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杜唯揚還提到,5G時代從核心網到基站的搭建的架構是分佈式的,當計算更靠向邊緣的時候,就需要一個靈活、可擴展、可複用的持續性架構出現。

陳葆立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補充說明,他表示這兩三年英特爾一直在強調將業務調整為從以PC為中心轉型為以數據為中心。5G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從用戶到雲端再到邊緣端的傳輸。

03

業務轉型,從雲到端全線佈局

談到與運營商和雲服務商的合作時,杜唯揚稱,在5G轉型的時候,與業界全方位合作能實現5G更好、更快的落地,也能更瞭解用戶需求。

英特爾線上推四大新品!為5G基站定製通用SoC,至強已賣3000萬片

他還提到了英特爾與國內三大運營商不同側重的合作。去年推出的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N系列跟中國移動進行了深度的合作。與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兩家運營商的合作主要在開放和虛擬的RAN上。5G視頻邊緣計算業務方面,英特爾與中國聯通和騰訊共同進行了商業部署。

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也集合了N系列產品的功能,CPU頻率比同等型號產品高20%-30%左右,並支持動態頻率的調整。

杜唯揚表示,從傳統的NVF到5G虛擬基站,再到邊緣計算,英特爾在中國將繼續開展全線合作。

04

結語:更多能力、更小體積才能滿足未來需求

英特爾正在轉型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5G時代來臨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數據需要更快速的網絡進行傳輸,這也就形成了英特爾從用戶到雲端再到邊緣端的整體策略。

目前,全球已在陸續開展5G的部署,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對於計算能力、連接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將不同服務能力集成在更小的芯片中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