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疫情期間,大家都非常擔心自己會被病毒感染,如果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就意味著得了新冠肺炎嗎?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冠心病患者如果出現類似的症狀,又該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問題,小微給大家一一來解答。


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顯示,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性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障礙等。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1月26日,上海同濟大學左為教授團隊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認為新冠病毒的表達、複製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相關。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左為教授團隊


ACE2主要在肺部的Ⅱ型肺泡細胞中表達,因此當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體時,會鎖定並攻擊Ⅱ型肺泡細胞,對人體肺部組織造成影響,所以此次新冠肺炎的主要表現是發熱、咳嗽等下呼吸道症狀。


冠心病患者發熱、咳嗽時,該怎麼辦?

屬於以下情況時,可在家自行降溫處理:

根據冠心病的發作程度,一般輕症患者,或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如果體溫<37.3℃,首選在家自行降溫處理,可用溼毛巾或酒精進行物理降溫。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屬於如下情況時,需及時前往醫院發熱門診處理:

1、患者通過多次自測體溫發現,體溫≥37.3℃時

2、14天內從武漢或疫區返回的冠心病患者

3、14天內曾接觸過從武漢居住者或者來自疫區者

4、周圍或家中有2人以上出現聚集性發熱者


屬於以下情況時,需前往心血管專科就診:

冠心病病情不穩定者,或出現不穩定心絞痛者,若出現發熱(體溫<37.3℃)、咳嗽時,應前往心血管專科門診就診,就診期間配合醫院體溫監測,如實回答醫務人員提出的與傳染病防控相關的問題。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屬於以下情況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冠心病伴發熱(體溫<37.3℃)、咳嗽者,若同時出現胸痛胸悶加重,且胸痛時間持續10分鐘以上,自感急性心肌梗死時,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在上急救車前,應告知急救人員發熱、咳嗽症狀,配合體溫監測,如實回答傳染病防控相關的問題。


屬於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反饋醫護人員:

住院期間的冠心病患者,若出現發熱、咳嗽,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反饋身體變化,醫生將根據要求進行隔離和篩查,並根據檢測結果和相關流程進行後續治理。在醫院出現的發熱、咳嗽等症狀,切勿向醫護人員隱瞞。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此外,家屬也要格外注意!


家屬屬於以下情況時,應自行在家隔離:

家屬如有發熱(體溫<37.3℃)或接觸過發熱的患者,或者近期前往湖北,或接觸過來自疫區的人員時,請不要陪同患者就診,應在家自行隔離,或與患者分開就診。


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患者發熱後,如何自我管理?

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時,可以先嚐試自我管理。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由於疫情期間,提倡少出門、少進醫院,可以通過小微給大家推薦過“心血管疾病在線問診公益行動”網絡公益義診,進行問診 ,詳情請看原文《面對疫情心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預防?線上問診公益行動幫助您》。


疫情期間的冠心病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該怎麼辦?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大家一起努力,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