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攝影:彭敏(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廣州農商銀行網絡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國家高度重視控制疫情蔓延,全國各地區採取了多種防控措施阻隔疫情進一步擴散。


在此背景下,國家經濟運行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數字金融領域在疫情中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時行業也迎來了巨大挑戰。2020年2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以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數字金融行業:挑戰和應對”專題研討會,參會嘉賓包括數字金融領域的高校學者和來自螞蟻金服、京東數科、宜信、度小滿金融、普洛斯金融、新網銀行等頭部數字金融機構的專家。


本次研討會遵循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規則(Chathman House Rule),不對外披露參會人員的具體觀點。參會嘉賓圍繞以下問題展開了討論:疫情對當前經濟造成的衝擊;疫情中總結的經驗和啟示;疫情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應對疫情的相關建議。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疫情對當前經濟造成的衝擊


01疫情的宏觀影響


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遠超非典的影響。從目前看,本次疫情的短期影響很大,現在要防範的是,有些經濟影響可能會演變成中長期的,比如跨國公司的產業鏈佈局等。


受到衝擊最大的,主要是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其次是批發零售、租賃和商業服務。而小微企業在上述第三產業上的分佈比例更高,加之其先天抗風險能力較弱,受疫情波及影響最為嚴重。湖北的GDP在全國佔4.5%左右,湖北尤其是武漢在工業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汽車、光纖等領域都是全國的龍頭產業,所以第二產業面臨的衝擊也要高於非典時期。


此外,許多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關,航空公司取消航班,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對旅遊業、餐飲、賓館、交通運輸的影響都很大。從阿里巴巴在二月初對兩萬多家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在線調查顯示,73%的受訪者認為自身受疫情影響很大,將無法正常運營或者被迫停工;54%的經營者認為,第一季度的營收會下降50%以上,70%的經營者認為第一季度的營收會下降30%以上。


要注意中小企業倒閉的數量,如果企業倒閉,在疫情控制之後經濟活動也很難恢復;如果企業僅受到一些衝擊而沒有倒閉,疫情之後很多經濟活動就會迅速恢復反彈。通過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從盈利和成本來看,假設三個月不開工,主板民營企業資金鍊斷裂的可能性較小,但是中小板企業的脆弱性較高。


對經濟的影響關鍵取決於復工的恢復速度。二月份的復工率不高,因而一季度GDP的再增長會有困難。中長期來看,政府需要採取措施避免企業資金鍊的斷裂,因為企業利潤會大幅縮水,所以減所得稅的效果可能不是特別好,近日國務院宣佈減免社保繳費,說明政府一直在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此外,這次疫情疊加貿易戰對外貿尤其是服務業貿易的影響可能比較大。而除了財政金融以及減稅降費等其他扶持政策,關鍵還是在於復工的時效性以及疫情何時能得到控制。


02疫情的微觀影響


小微企業是被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群體,而且救助資金和扶持政策較難覆蓋到長尾的小微企業。


最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針對148家金融科技企業的調研顯示,80%的受訪企業認為這次疫情會減少企業收入,另外有20%的企業認為收入會持平或增加,這表明疫情對數字金融企業的衝擊可能也存在“二八現象”。短期內由於居民對文化、餐飲、教育、休閒娛樂等支出大幅度減少,所以推遲了整個消費品購買的需求,隔離措施又減少了居民在外餐飲、出門旅遊和休閒的活動,所以整個消費信貸需求在減弱。


當前網絡信貸有兩個明顯趨勢,一是業務申請量在下滑,尤其是偏向於數字類的消費信貸,有的互聯網銀行二月的消費信貸申請量同比下降了70%,提款量較上個月也下滑了30%左右。二是資產質量壓力增加,且並沒有收窄的趨勢。從風險的角度,回款率在下降,進而導致有效資金的投放量也在減少,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在劇增,不良率上升很快。


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銀行要把業務向線上轉移,然而一些銀行並未做好相應的準備,只是在原來的手機銀行或者直銷銀行上做了一些業務的遷移,但是這些業務在全流程的數字化技術上並沒有做中後臺的改造,受理端口的前移並不能影響到全流程,所以金融業對整套數字化流程有迫切的需求。


從春節期間到現在,從人民銀行到銀保監會都頒佈了一系列政策,啟動疫情期間的一攬子金融支持,發揮無接觸式的金融優勢。有共性的措施一是包括對患者、隔離人員、醫護人員等客群進行貸款延期、貸款利息和罰息減免,以及徵信逾期豁免。二是針對小微企業用款計劃打亂、用款需求變化的情況,提供專項信貸投放,尤其是在疫情重災區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


然而對於一些真正受到影響和衝擊的行業,銀行其實在收緊相應的信貸政策。比如這個時期銀行資金並不敢投放於餐飲業,只是對某些頭部企業進行了一些流動資金的安排,主要是應對集中採購、倉儲,以及員工工資的臨時性應急措施,但是沒有真正啟動餐飲業整體資金的投放。銀行相應的資金投放其實更多偏向於抗疫物資的採購流通和銷售領域,或者是養殖等民生保障行業。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疫情中總結的經驗和啟示


01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可能迎來發展契機


在這一輪的疫情衝擊下,新經濟和傳統經濟同樣受到比較大的衝擊。但是數據顯示,在這個過程中新經濟發揮了較大的穩定宏觀經濟和金融的作用。


雖然新經濟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約束,比如物流不通、騎手不夠等問題,但是總體來看線上經濟活動的相對下降幅度較少,並且在一些領域是增長的。比如,疫情雖然對信貸業務的影響較大,但部分數字金融機構的線上保險和財富管理業務得到了促進。


此外,一些數字金融企業結合自己所服務的客戶群體,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相應貢獻,包括對在湖北、武漢或其他影響較大的疫區的中小微企業客戶減免滯納金,延期還款,對於涉農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減免服務費等。


這次疫情可能讓數字經濟模式在全國範圍內獲得全面的演練,在疫情過後,數字鴻溝可能會被進一步填平,全社會對於數字化發展的共識也會進一步提高。涉農客戶最近在網絡平臺上的表現非常活躍,因為之前農民也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網上途徑跟外部環境進行信息上的溝通,或者是生意上的交互。現在包括農民、農村、農業的網絡服務都非常活躍和旺盛。


此次疫情對智能化生產、線上辦公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智慧城市,包括如何智能管控疫情、提供生活服務。本地生活、數字政務、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數字化生活方式可能進一步快速普及,以後線上溝通可能更加方便及時。更多的小微企業也在對自身進行反思,未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生產和經營程度可能迎來快速提升。


由於數字化程度有限,目前銀行、保險、理財、證券領域的大部分零售業務開展需要線下面籤、面談,這些業務在整個疫情期間處於停滯狀態,在疫情後一段時間也可能面臨業務恢復慢風險,疫情也可能促進對金融線下業務模式的反思。在面對動盪的時候,企業的線上需求會變得更加突出。如果未來監管部門、企業、個人都普遍更重視經濟的數字化建設,那麼將會給數字金融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起點。


02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互相補位,並肩發展


有學者運用美國的地震數據,對自然災害(由於此次疫情具有和自然災害非常相似的強突發性、不可預期性、以及明顯的地域聚集性,因而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後的金融需求進行了研究。


發現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後,傳統銀行和網絡信貸的功能很不相同。受地震影響的居民和小微企業主會迅速從銀行提取存款,以滿足其意外的消費和生產需求;但銀行對於受災影響方的信貸供給能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對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業)。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相比之下,網絡信貸機構利用大數據風控能力,能夠快速反應,在不降低信貸審核標準的情況下,更有能力滿足借款人的額外信貸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二者在災後金融服務中的功能是互補的。


災害發生後,遭受經濟損失的居民和小微企業主將強烈需要資金,以維持其正常生活水平和恢復經營。他們選擇從銀行取現,從網貸公司借錢。因為,網絡信貸快速簡便的申請和審批流程為借款人提供了更便捷的選擇,來滿足災後信貸需求的突然增加。經過數據分析發現,災後對網絡信貸的需求顯著增加,而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的需求激增更高。


上述研究還進一步發現,如果一個地區擁有強大的銀行體系,人們可能會首先使用他們的儲蓄來應對災難;網絡信貸需求只是較為溫和地增長。相反,如果一個地區的銀行體系薄弱,人們將更多地依賴網絡信貸來滿足其信貸需求。


經驗證發現,同為災區,在擁有更密集的銀行網絡和更活躍的銀行業務的地區中,網絡信貸的需求較低。而在傳統銀行較少覆蓋的區域,網絡信貸顯著增加了人們獲得信貸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從網絡信貸的數據來看,其在災害前後對於貸款申請的接受率並沒有發生變化,每份申請的具體金額和貸款的利率均保持穩定,只是接受申請的貸款數量和拒絕的申請數量都大大增加。


此外,還可以發現,災難前後借款人的特徵沒有明顯變化。這些結果表明,網絡信貸機構並非毫無原則地放款,只是對那些符合貸款條件的借款人激增的需求做出了迅速反應。當前來看,小微企業受創可能是經濟影響的第一步;如處理不好,就業民生將直接受到衝擊。穩小微,就是穩就業,就是在穩定中國經濟的活力。


正因為如此,2020年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有針對性的引導金融機構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並明確指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面對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傳統銀行通過接受存款可以為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衝擊提供一層緩衝。部分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可以通過從銀行提取存款來快速滿足。但就海量、高頻、小額且缺乏抵押的小微信貸需求而言,傳統銀行可能會力不從心。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與傳統銀行不同,網絡信貸方雖然不能接受存款,但貸款處理和承銷程序的自動化使網絡信貸能夠通過為借款人提供更多的信貸供應,同時保持一致的信貸標準,從而在疫情後迅速響應激增的信貸需求。建議在疫後重建中,鼓勵兩類金融服務並肩發展,互相補位,更好地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經營。


03銀行業可能大幅加快數字化轉型


此次疫情不僅為網絡信貸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契機,同時也為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技術轉型提供了一個機會。


銀行可以藉助此次疫情來倒逼自己的創新,通過一些新的信息技術手段,找到比較合理的有效評估小微企業信用風險的辦法,從而更好的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開放銀行將成為轉型的主流之一。數字金融是實體經濟帶動下的全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銀行會跟著自己的客戶從線下走到線上,用大數據進行風控,並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互聯網的信貸聯營將成為商業銀行建設開放銀行的重要抓手,金融的供給性錯配會大幅度減輕。


疫情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和銀行的供給存在錯配,之前的錯配可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或者抵押物的商業模式問題。而數字金融可能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從而減少金融供給的錯配。線上金融也不再是一種補充手段,而是成為與線下服務模式並列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


疫情暴露出的問題


01物流快遞的暢通亟待保障


從現實情況看,物流快遞不僅是這次疫情醫療物資保障的生命線,也是經濟不停擺的生命線。從1月20日迄今,受物流運力制約,許多電商平臺比如淘寶、天貓等無法正常交付,受影響商家約500萬戶,資金回籠期如果繼續延長,問題可能集中爆發。


目前,居民正常消費需求被抑制,有錢花不出去。從此次疫情物資缺乏情況來看,全球物流網絡建設仍不完整,國際物流和城市物流數據難以對接,配送難以聯動。尤其全球物流網絡鏈路很長,涉及到不同物流企業的數據、不同貿易標準對接等問題,需要把分散在不同國家的多個物流企業整合起來,以前很少有企業有這種數據對接、整合的能力。從許多城市實行嚴控政策後的情況來看,城市配送能力也是一個城市的關鍵應急能力。


02傳統制造業受到較大沖擊


傳統制造業一般集中作業、線下銷售,數字化程度不高。集中作業受到城市人員返程限制影響,人員無法復工。另外,原材料、燃料、物資等也受到各地封路、交通中斷影響,無法恢復生產。


線下銷售模式也制約了傳統企業的應變能力,一些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通過在線運營,有效抵消了突發疫情的衝擊。從阿里巴巴平臺上看,已經有六七百家初步做到了庫存數字化運營,線上線下一盤貨。這些商家即使門店關門歇業,庫存仍可在線上銷售。比如某國產化妝品品牌在武漢的30多家門店全部關閉,但從2月1日起該地區100多個導購進行線上運營,這一段時間武漢地區的日銷售業績仍穩居全國前列。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03救助資金和扶持政策較難覆蓋到長尾群體的小微企業


螞蟻金服的問卷數據顯示,小微商戶對於信貸資金的需求在上升。雖然許多企業暫時關門歇業,但是同一期間內申請貸款的商戶同比增長了2.8%,信貸金額大概上漲了44%。可以看到,在這種社會變動的情況下,經營者對於流動性的需求可能會上升。


螞蟻金服2月初對小微經營者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88%的小微經營者每天都承擔虧損。小微經營者目前最大的困難是停工停產但不停開支,現金難以支撐。82%的小微企業面臨資金缺口。這些小微經營者中的58%認為,如果能及時獲得融資可以度過難關。


但是目前全國的線下銀行體系最多隻能服務上億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中的30%,而且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就被視為小微貸款,銀行發放的絕大部分貸款都在100萬元以上。但是目前96%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者資金缺口在100萬以下,55%的缺口在10萬以下,而這恰是線下銀行服務空白的地方。


04城市綜合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此次疫情反映出,在城市治理水平上,東西部仍存在較大差異。在東部,如浙江,數字化水平較高,政府決策及時果斷,使用城市大腦進行資源調配,效果就比較好。湖北等地信息隔斷、數據分割,政府管理方式落後,導致連口罩生產能力都不能及時掌握。大數據、AI等技術發展多時,但是普遍應用在居民生活服務方面,在政府管理領域應用科技的能力有待加強。


05企業數字化水平還需大幅提升


央行在疫情期間對大額支付,以及24小時不停服的措施進行了相應部署,然而具體的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改造上還相對比較弱,在存款和支付方面還不能夠實現完整的數字化運作。


整個物流行業和倉儲行業,在疫情中有非常緊急的資源需求,數字化或者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就相對更容易,供應鏈金融的配給速度就越快。而目前小微企業的線上運營能力還比較缺乏,以前線下經營的餐館,可能沒有接線上的外賣渠道,很多線下銷售的製造業傳統企業,也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接上線上銷售渠道。


06信貸不良率和逃廢債同時上升


目前來看信貸領域整體的逾期率和不良率上升,受疫情的影響,金融機構合理的催收處於半停頓狀態。再加上覆工情況不理想,所以目前為止整體的不良率仍然處於高位。而逃廢債在不處於疫情重災區和不處於收入波動情況的佔比非常高,已經達到了70%左右。


同時數字金融企業也要注意道德風險,明明沒有受到很大影響的企業也趁著這個時候要尋求救助,當前也很難再去催收,如何應對個人貸款壞賬率的上升,也可能是業內要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應對疫情衝擊的建議


如何讓數字金融更好地發揮作用,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壓力。參會嘉賓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第一,有效利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模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建議從三方面入手建立長期機制:


一是鼓勵銀行提速“線上化”戰略,其中通過與金融科技公司開展聯合貸款等業務模式可以有助於銀行短期內實現小微企業的線上觸達。


二是促進中小銀行機構在線化、數字化的轉型,通過小程序、雲後臺等業務解決方案,幫助自身提高線上運營效率,打造長期線上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三是鼓勵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佈局針對小微企業的線上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低,財務管理能力弱,綜合金融解決方案需要包括信貸、保險、現金管理、代發工資、供應鏈金融等,有利於幫助小微企業維持健康的資產負債水平,應對風險的衝擊。


第二,在金融扶持政策上,直接把流動性推送到離小微企業最近的數字金融機構。


目前已有的金融扶持政策包括3000億低成本的專項再貸資金、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徵信豁免、提供綠色通道、加大再貼現力度等。但多數扶持政策都偏向於大型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建議向具備科技能力的數字金融企業進行再貸款的開放,幫助其更精準地定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希望類似央行徵信這樣的公共部門大數據可以進一步降低收費標準,或者打包收費,這樣有助於降低數字金融企業整體的數據成本和核心結算成本。


此外有數據顯示,目前整個社會的存款有趨於下降的趨勢,這對數字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存在很大沖擊,建議可以允許部分有條件的數字金融機構發行大額存單或者在線的同業存單,幫助其拓寬流動性通道。


第三,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線上線下業務發展。


中小企業的數據化的政策性引導或者補貼,對於未來數字金融的發展有積極作用。要強化數字化徵信系統的建設以應對更多業務的線上化發展,同時也要注意線上線下的結合。線上業務對於解決疫情危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線上線下業務的協同也很重要。


未來的企業大概率都會線上與線下、集中式與分佈式並行運作,物流的標準也可能會進一步打通。對於作為信息孤島的中小企業,仍然要堅持數據分析、真實性背景調查等立體化的風控手段,堅持真實性校驗,從而判斷企業的真實資金需求。


九卦 | 數字金融將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要建立應對突發風險的模式,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流、人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及時互通。同時也要為此次危機中經營上出現問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良性退出做好準備。


第四,推進數字政務與智慧城市,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推進數字政務,不僅僅為了便民,更重要的是讓政府掌握數據和資源調配能力。杭州和上海等運用數字技術來加強危機應對和城市治理的成功案例應在全國推廣。


首先,在數據平臺方面,建議用區塊鏈等技術來打通政府部門的信息孤島。


其次,在智能決策方面,把大數據分析能力從便民應用拓展到傳染病防治、交通智能管制、應急物資調度、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等社會管理領域。


最後,在溝通辦公方面,可將在線辦公軟件建設成為政府外部信息披露和內部辦公協作的高效平臺。


第五,發展智慧醫療產業並進一步完善全民健康保障機制。


此次疫情暴露出了社會短板,公眾、醫院、社區、家庭健康信息不同步,疫情情況難以全面統籌。建議疫情過後儘快“補短板”建立智慧醫療體系,包括公共衛生管理系統、智慧醫院系統和家庭健康系統。


其中公共衛生管理系統具體包括社區醫療服務、疫情發佈控制、衛生監督管理、科研機構管理、醫療人員數據庫、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醫療設備數據庫等。全民對於醫療保障產品的心智可能會提升一個臺階,可儘快完善社保之外的全面健康保障機制。


一方面,疫情過後應支持行業發展互聯網互助平臺、差異化健康險等醫療保障產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疫情防控、健康管理、保險普及等知識活動提高全民醫療保障產品參與度。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