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最近,一篇"云南某企业CEO骂HRD的邮件"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该企业总经理杨某某在邮件中愤怒地责骂公司的HRD:

你到底有没有细想过公司的处境?你到底有没有真心地去面对疫情挑战?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从以上激烈的用语,可以充分感受到作为企业负责人的总经理,当前是面对着如何的困境,以及他内心的焦虑。疫情在毫无征兆中来临,很多企业被这场疫情强烈冲击,陷入困境。于是,裁员也便成了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对困境的无奈选择。在目前还未全面复工的情况下,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的保稳措施了:

据媒体报道,新潮传媒在复工后的第一天,2月10日,便宣布裁员10%。其理由便是企业现有的10亿现金,在无收入的情况下只能活6个月。

花生好车员工爆料,技术部门八成人员待岗,一个月只发1000多,公司强制执行。

清华和北大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开展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62.78%的企业认为疫情期间企业主要的支出压力是"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有22.43%选择"减员降薪"来应对现金流短缺。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作为职场人,2020年,比起降薪,让我们更加难以承受的是裁员的巨大压力。毕竟,房贷、车贷、养孩子,没有哪个地方的支出可以节省。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本文提出四种思维,供大家探讨。

  • 反木桶思维: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不可取代性
  • 换位思维:适当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
  • 平面思维:绘制自己的职业适应区间图
  • 斜杠思维:开拓副业,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01 反木桶思维: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不可取代性

人们对木桶理论耳目能详:“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它常常被引用到职场发展中,即:“你事业发展的高度,决定于你的能力短板。”

所以很多人都忙于补齐自己的能力短板,以适应职场的快速发展。但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情形下,一个"样样都会,样样不精"的人,往往是很难得到长足发展的。很多时候,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恰恰是你的专长。也就是木桶最长的那块板子。这便是反木桶思维: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不可取代性。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道:

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应该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因为从无能到平庸,和从一流到卓越相比,人们需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比如,你是施工员,在项目停工期间,被裁掉的可能性自然比较大。因为社会上可以招到的施工员非常多,单位进入困境时自然先裁掉这一部分人员,等到业务量增涨之后又可以随时招聘补充。但你如果进化为一级注册建筑师,这种既有高专业能力又熟悉本单位项目情况的精英,单位在裁员方案中就得三思了。毕竟,再去招一个很快上手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再比如你只是一般会计,可替代性自然就比注册会计师要强得多,被裁掉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因此,应对裁员的第一个思维就是,要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优势技能,使优势更优,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如此,即使裁员的风暴来袭,你自可岿然不动。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02 换位思维:适当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

换位思维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利用换位思维,我们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来考虑:在面临困境需要用裁员的手段来解决时,最先被考虑纳入裁员名单的,应该是哪部分人呢?必定是同等能力水平下比别人贵的人。

在某个社交媒体上,去年有件事情曾被热议:

43岁的Michael Wu,是高科技公司C中国区负责大客户芯片销售的主管,年薪200万,去年3月被裁掉了。

当时舆论哗然。但其实细想也很好理解,因为公司也要算账:裁掉这个200万年薪的昂贵主管,换上一个年薪100万的主管,或者比起裁掉20多个一般员工,确实是要划算得多。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这种情形在程序员行业尤为突出。五六年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程序员成为相对稀缺的人才,因此他们的薪资水平也比其他领域要高得多。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量90后专业人员进入市场,可替代性增强。这时,如果你仍然在公司占着高薪资之位,公司一旦遇上困境,便很容易把你列上裁员名单。

面对如此情形,如果你这时能运用换位思维,体会到公司在当前困境的不易,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要求,则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次避免被裁的机会。

事实上,在这次疫情中,由于餐饮行业损失惨重,西贝、老乡鸡、巴奴等多个企业创始人和高层领导,都收到了来自管理组及一线员工的自愿降薪请求。

可见,这些聪明的员工,一方面是体察到了公司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善用换位思维的高手。因为,这个时候,站在公司的角度,更需要的是那些不计较个人得失,跟公司共渡难关的人;而站在个人的角度,很明显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不幸被裁,疫情过后有很多公司都不会招人,再就业将成为新的难点。因此,在不明确的当下,还是适当降低薪资要求,好好珍惜手上的工作机会,与公司共渡难关为最佳选择。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03 平面思维:绘制自己的职业适应区域图

平面思维是由有着"创新思维之父"称号的著名思维学家德·波诺提出,是一种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它以一个确定的点为中心,运用事物普遍的联系和想象,向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扩展。

在随时可能被裁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可以利用平面思维,绘制自己的职业适应区域图,以便一旦真的被裁,能够快速找到适应的工作。

在重新就业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愿意找到与原来相同的工作,毕竟曾经有工作经历,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但在职位市场紧缩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完全固守原有职业,而应该从自身的核心专业或能力发散思考,找到我们的专业可以适应的职业区域,这样更利于在就业不活跃的大形势下,缩短空置期,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绘制职业适应区域图的方法,有以下几步:

  • 分析自己的核心专业技能和工作经历
  • 对应每一个专业技能,分析所具备的细分专业知识
  • 思考平时工作中所接触的相关专业,并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比对
  • 确定自己所能适应的职业范围

以会计工作为例,比如你目前是某公司的主管会计,持有高级会计师资格证或者注册会计师证。那么,我们来分析你该怎样来绘制自己的职业适应工作图:

  • 你的核心专业技能是会计,有过企业主管会计工作经历。
  • 会计专业需要同时掌握会计学、税务学、财务分析、金融学等专业知识,而你持有的资格证表明你对这些知识都有着较高程度的造诣。你还曾担任过会计主管,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实战经验。因此,除了会计工作之外,税务筹划、金融分析职位也是你能胜任的工作。
  • 作为会计,你平时接触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内部审计或董事会委托的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了。而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大多还是以会计为主。以你高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如果应聘企业的内部审计或者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经理岗位,应该能很快上手。
  • 确定你能适应的职业范围有:企业内部审计、税务筹划、事务所项目经理、金融分析。绘制职业适应区域图如下: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有了这个职业适应区域图,我们便可以未雨绸缪,一方面多关注网络上相关职位的招聘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朋友、亲戚、同学等收集职位信息。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那些跟自己不是很熟的人,即所谓"弱关系",也有可能为我们带来工作的机会,可以多多关注。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若维特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他发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是通过那些和自己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找到的。因为弱关系的朋友一般所处的行业和圈子不一样,与我们的信息重合度更小,更容易为我们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可以关注一下那些在某个会议,或者某个活动相识的朋友,也许他们会为你带来惊喜。

04 斜杠思维:开拓副业,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

所谓斜杠思维,就是指在本职之外,利用优势技能寻找其他职业路径,也就是拥有副业,使个人经济来源不完全依靠现有的工作。

斜杠思维是居安思危的表现,副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给自己多一个保障,一旦风险真正来临,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正如《斜杠青年》书中所说:

斜杠职业,会给我们增添很多安全感,离财务自由更近一步。你的收入多一些,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就少一些。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而当今社会,行业之间的壁垒已不再像原来那么明显。这也为职场人搞副业,成为斜杠青/中年,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有利条件。

例如,你主业是会计师,但你文笔不错,便也可以在下班后或是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在自媒体上兼职写作,获取额外的报酬。

再比如,你主业是程序员,下班之后却又摇身一变成了滴滴司机,在业余时间通过载客这种方式,靠自己的劳动得到更多的经济保证。

在如何选择副业上,可以有以下几点思考:

  • 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比如你喜欢写作,便可以选择做自媒体;你喜欢健身,就可以到健身房兼职健身教练;你书法如有一定造诣,那周末开个书法培训班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 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你是上倒班,即上两天休息两天,刚好自己也有私家车,那开滴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需要加班的时候比较多,成块的空余时间既不多又不固定,那时间要求比较灵活的自媒体运营就比较适合。
  • 与身边朋友的从业情况来相合:如你的闺蜜在某个领域做得比较好,有自己的品牌效应,你在业余时间,便可在朋友带领下去试着涉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副业的好处很多,不仅能有效弥补特殊时期降薪的损失,而且在不幸被裁员而又未找到新工作的空档期,也有一定的收入保证自己的生活,不会那么焦虑,但是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让副业影响了主业的发展,那就得不偿失了。

疫情之下,裁员来袭,职场人如何自处?学会这四个思维,轻松应对

05 结束语

在动荡和多样化越来越普遍的当今职场,裁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在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企业困境之时。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家拼的,不过是谁能更早更快地做好应对的准备。本文提出了利用四个思维来进行有效的应对:

1.反木桶思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优势技能,使优势更优,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2.换位思维:体察公司的困境,适当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好好珍惜手上的工作机会,与公司共渡难关。

3.平面思维:绘制自己的职业适应区间图,以便在不幸被裁的时候,能缩短空置期,快速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4.斜杠思维:开拓副业,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