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楷書大家褚遂良曾是顏真卿的老師,為何不能位列楷書四大家?

驚龍軒


人世間的事,不是都能搞得請、論得明,令人信服的。歷史上,褚遂良、虞世南等多位書法先賢,可以說,他們是中華漢字書法的開山鼻袓。後來的書法名人、泰山北斗...,哪一位不是學人家,或摸著人家的脈搏,沿著人家開闢的藝術之路走出來的!他們都留下寶貴的書藝財富,可是,名聲顯赫的並不是他們,而知其名者,除書法藝術的專業者,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褚遂良的書法,絕對是泰斗級。他的《大字隂符經》、《雁塔聖教序》等碑帖,精如夢筆生花。《隂符經》堪稱楷中《蘭亭》。可是作教本的並不是它。顏真卿的書法,有評:“楷不如行,行不如草,草不如稿。”其他除歐陽詢,柳趙如何?這就是說不請的事。當今沒有嗎?


江天雨秀


楷書大家褚遂良是顏真卿的老師?褚遂良是初唐人,顏真卿是中唐人,這些在書法史上沒有記載啊?另外,位列楷書四大家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頫的楷書,與褚遂良的楷書相比,其風格只是各有千秋罷了!可以肯定的說,褚遂良的楷書達到的書法藝術境界,根本不亞於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頫的楷書。

上圖為褚遂良的楷書作品(局部)

根據書法藝術成就來說,鍾繇、衛夫人和王羲之、王獻之的楷書更是高於楷書四大家的,而他們也沒列入楷書四大家。所以說,不能把位列楷書四大家的楷書說的神乎其神,晉人的楷書和唐人、元人的楷書,只是風格不同罷了。另外,話還有歷史的原因。這些歷史原因,不必去深究它,我們只要記住沒位列楷書四大家的人(鍾繇、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虞世南,等等)的楷書都是傳世的精品,足矣!

上圖為褚遂良的楷書作品(局部)

我認為,做為一個學書之人,無須把精力用在討論這些問題上,而應該把精力用在臨帖練字上,畢竟我們不是研究書法理論的,這些問題應該交由研究書法的專家學者們去研究,去討論!人,還是現實點好!

褚遂良的楷書雖然沒能位列楷書四大家,但他的楷書仍是有學習價值的!我的觀點是,如果能把褚遂良的楷書學好學出名堂,完全可以成為一名書法家的!

褚遂良的楷書風格是獨特的,藝術境界是極高的,如果有人認為褚遂良沒位列楷書四大家,就貶損褚遂良的楷書而不去學習的,將會留下遺憾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客觀地說,褚遂良的楷書成就應該與顏、柳、歐、趙在伯仲之間,不能因為沒有位列“楷書四大家”就否定其在書法史的地位。且不說這“楷書四大家”的評選是如何完成的,爭議卻一直存在。諸如褚遂良、虞世南、智永等人的楷書都各有千秋,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估計是評選者的審美習慣或者名額有限,這個結果有一定代表性,卻並非唯一的正確答案。

顏真卿的確曾師從褚遂良,另一位書法大家薛稷也是褚遂良的弟子,但是不能因此就認定褚遂良的書法水準在顏真卿和薛稷之上。大家都知道,褚遂良師從虞世南和歐陽詢,也不能因此就說褚遂良的書法成就比他們遜色。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道理很簡單。


對於褚遂良不能入選“楷書四大家”,沒必要太過較真,如果評個楷書八大家,不是褚遂良、虞世南、薛稷等人都可以位列其中了嘛。既然只有四位,憑藉顏、柳、歐、趙的楷書水準和書壇地位,當選也不會有太多異議。

出身名門的褚遂良,不僅是書法大家,也是唐太宗的託孤重臣,身份地位一度相當顯赫。可是,因為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後,被貶放多地,最後客死在今天的越南清化,令人唏噓感慨。
在書法史上,自視甚高的米芾盡人皆知,他對唐代的書法家都有微詞,唯獨對褚遂良讚不絕口,說他“如熟馭戰馬,舉動從人,而別有一種驕色。”米芾的兒子米友仁說得更絕:“褚書在唐賢諸名世士書中最為秀穎,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自成一家,非諸人可以比肩。”

當然這,父子二人偏愛褚遂良書法或者跟他們的審美習慣有關。排名宋四家之首的蘇軾精闢的用四個字總結出褚遂良的書法境界:清遠蕭散。應該說這種評價是相當公允的,也證明了褚遂良在權威書家眼中的藝術高度。

有趣的是,褚遂良因為對唯美書法的要求甚高,對紙、筆和墨的要求都相當苛刻。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褚遂良如果沒有滿意的筆墨紙,是絕對不會隨意書寫的。雖然大多數書法家對筆墨紙硯都有要求,但褚遂良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有人猜測,這或許也是褚遂良未能入選楷書四大家的原因之一。
書法史上流傳著褚遂良和虞世南的一段對話,大致是這樣描述的。褚遂良問虞世南:“我的書法比得上智永禪師嗎?”虞世南說:“我聽說他一個字值5萬兩黃金,你做得到嗎?”褚遂良又問:“那和歐陽詢相比如何?”虞世南說:“歐陽詢寫字不擇紙筆,什麼樣的紙筆都能寫得好,你難道能這樣?”褚遂良有些氣餒,說:“那我的書法究竟怎樣呢?”虞世南說:“如果手順而筆墨調暢,也能寫得很精彩。”

這段對話是否真有其事已經無從考究了,但是它至少從側面證明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看法。也就是說褚遂良的書法對工具的要求過於苛刻,歐陽詢卻能不擇紙筆寫出好作品,高下立判。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感覺褚公並沒有刻意風格化,而是更加註重追求萬種風情,猜想是給後人留下幾部技法上的百科全書吧。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看一個橫畫的起筆,有右上凌空取勢左下切下逆彈後中鋒運筆,裹起來起筆,尖鋒直入,二次換面起筆,立面起筆等等等等,不只是起筆,勾法的內旋,外旋,順出,鈍出,畫圈彈出等變化太多,行筆中的曲,直,弧等毫無規律,但細看又覺合理,雖然外形最初不能接受,但單看筆法,點畫的質感,韌性等,真的服,想歸納一下筆法特點又不大好格式化。歐顏柳趙四大家雖然也變化萬千,但臨習時還是有規律感,比如歐的捺畫是可以總結出幾個基本型的,褚公卻是各具姿態。這正是褚遂良能當老師,更加了不起的地方。我覺得不是褚公不是不能分出個武當派,少林派,只是想留給後人一套技法上的百科全書。另外,在後人的推崇上,好像有人接受不了他的結構,後人臨或創時,技法上很多丟三落四,靈動性不足,受眾面和影響力在某些時期沒有歐顏柳趙大吧。但褚公的書法絕對上乘,雖然沒進四大家的座次,絕不是水平不夠的意思。以上所言,很多是個人片面猜想,如有不妥望褚公海諒和書友們指正。


馮凱8709


褚遂良(595——659),曾是太宗託孤大臣與長孫無忌輔佐太子李治登基。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而受到報復客死他鄉。顏真卿(709——784)受奸相盧杞陷害,赴叛臣李希烈老巢說服易幟歸順,被縊殺。兩個人都是鐵骨錚錚,忠君報國的知識分子典型。

如果說顏真卿學習褚遂良書法,那是必然的。因為褚遂良自稱一體,卓然一大山頭,我們名之褚體,也無可厚非!

題主問題是:為什麼書法史有歐顏柳趙,而無褚歐顏柳趙文(徵明……)之說。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是時代原因或書法發展史問題。褚遂良虞世南包括唐太宗等與歐陽詢都屬於北朝與隋朝向唐過渡階段——從北朝魏體向唐楷過渡階段。無疑他們都轉化成功。他們書法都是唐楷!

而在他們當中,歐陽詢客觀地成為唐楷的佼佼者,成為代表。1.歐楷在結構上已經達到至真至妙的最高階段。幾乎每一個字,一個字的筆畫,都固定下來。按照歐陽詢運筆法,每個字都只能是他的這個寫法。顯然褚遂良虞世南和唐太宗都沒做到。2.他們幾個人顯然在書法上沒有歐陽詢傾注心血多!他們將更多精力用在了政治上。3.褚體,虞世南體,就他們自己書體而言,舒朗,但不謹嚴,每個字還有深化改進的極大空間。運筆上,虛筆過多而纖細無力。總之,他們字,還有很大的搖擺度。沒有發展到極致。因此初唐歐陽詢作為代表,毫無疑義!

二、正如上述第二條任何書體,都是在基本的字體結構和運筆先後程序固定以後,運筆寫字達到這種書寫的最高極致!歐顏柳趙都達到這一點。唐代書法家徐浩,李邕,裴休,段成式,等等,字都很好看,耐看,但有變化空間,自由度較大,隨意度較大。書體結構+書體運筆特徵+書體審美=該書體獨一無二般的成品字,無論行書楷書。最美的是一個字!決不能說一個字寫成兩個姿態,都好看,沒有這種可能。

會有人說蘭亭序有若干個“之”,但我要說最好看的作為法貼的,只能有一個!

還有一個現象,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勝字,幾乎都受到九成宮裡行書化勝字的影響。

1.歐陽詢

2—5褚

6、7、8顏

9.虞世南(558—638)











文物樑子


褚遂良曾是顏真卿的老師? 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啊? 兩人出生年份都兜不上: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另外,楷書四大家的說法既不是出自董其昌等大家的書法理論上,也非出自其他專門的書法史著述或評論,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現在普遍認為是源自明代科舉考試製度下的流傳。


我們知道,古代讀書人讀書基本上是為了考科舉。而科舉考試到了明朝,應制式的內容越來越多了,而且筆也越做越精細,所以士子答卷的內容越來越多,字越寫越小,這時候對於小楷書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明代科舉考試催生了館閣體的誕生,這種字體實用性要求是高於藝術要求的,而所謂館閣體實際上並不是固定單一的某體書法,它實際上就是一種相對工整、美觀、明亮、簡潔的楷書要求,在館閣體形成的過程中,也形成了對小楷練習過程的一個觀念,其中歐、顏、柳、趙四體被認為是比較便於這種小楷練習的途徑,於是楷書四大家的說法就這樣漸漸成型了。


而褚遂良的字雖然也被拿來作為練習途徑,但褚體主要以大楷見長,影響沒這四位這麼大。

當然,論藝術成就和書法史地位,這四大家也都十分的高。


一點個人愚見,拋磚引玉~


曲江家學


褚遂良是顏真卿書法老師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面授課,據有關史料記載,顏真卿初學褚遂良,35隨後得益於張旭筆法真傳又(顏真卿書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後結合當時魏碑的許多筆法而獨創顏楷,雄厚大氣,端闊厚重,許多東西可從有關史料思考,比如CCTV《書法千年》《中國書法五千年》這兩部紀錄片把中國書法的精髓完整的呈現出來了。


悟德198


在中國書法歷史上,初唐時有一位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但沒有位列中國“楷書四大家”。很多人會有些疑問,他曾是“楷書四大家”顏真卿的老師,書學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諸家,還融合了虞、歐筆法之長,自成一格。當時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為何未能入列“楷書四大家”呢?

褚遂良為何沒能入“楷書四大家”之列,大概為主要原因是“褚體”在風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書的寬綽典雅的結體特點和歐陽詢楷書鋒利剛勁的運筆特點,保持了歐、虞的書體特色。雖然他和虞、歐齊名,但“褚體”和四楷之一的“歐體”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是有些“歐體”的影子,再加上他晚年面臨武則天的打壓,被貶放邊疆,客死他鄉,聲名漸消。

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出身名門望族,他的父親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為好友。早年褚遂良和父親褚亮跟隨隋末群雄之一的薛舉,薛舉突然病亡,褚遂良就歸順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對褚遂良比較有好感,先讓他做鎧曹參軍。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部分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立下軍功,被封為天策上將。唐高祖恩賞李世民掌握東部平原文武兩方面的大權,允許他在洛陽開府,謂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館,其中有18名學士在做他的國事顧問,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即是其中一員,主管文學。褚遂良在父親的薰陶下,學識與日俱進。書法在歐陽詢與舅父虞世南的指導下,更是出類拔萃,政治地位與社會名望一度超越兩位前輩。貞觀十二年(638年),他的舅父虞世南逝世,魏徵將褚遂良推薦給了李世民,太宗任命他為“侍書”。

唐代宗李世民極致推崇王羲之書法,廣為收集他的遺作,褚遂良成了他鑑定真偽的法寶,逐漸被李世民重用,封為黃門侍郎。後被提升為中書令,成為繼魏徵之後,與劉洎、岑文本、馬周、長孫無忌一樣在唐代政壇上起著舉足輕重的大臣。

褚遂良的命運前半生是一帆風順,但晚年比較淒涼。因他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得罪了武則天,被貶到遙遠的南疆愛州(今越南清化),帶著絕望與遺憾,客死他鄉,享年63歲。死後,武則天還不放過他,除了削官罷爵,還把他的家人一併流放到邊疆愛州,可謂悽慘。

晚年政治上的失意也是褚遂良沒有被列入楷書四大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求世事洞明書練達文章


唐楷是把魏晉,漢隸筆法,以楷書表現出極致,趙書是楷書行寫的一個創新。


心隨鏡移


褚體和顏柳歐趙的區別不在於藝術水準的高低,而在於影響力的大小。虞世南的成就也是極高的,同樣也沒有列入四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