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疫情爆发后,随着确诊人数的激增,人们很快将目光从“口罩防疫品”转向囤积“蔬菜肉禽”等生活必需品。

近些年来,新零售概念一直很火,入局者也不在少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那些一味依赖“烧钱模式”的入局者纷纷倒下,而活着的也还在曲折前行,尚未看见黎明的曙光。

很多人都会疑惑新零售的春天到底在何处?而此次疫情,似乎向我们透露了答案,并引发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一、什么是新零售?

2016年,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他说:“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10年、20年,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顾名思义,“新零售”重在“新”字,它是一种全新的零售形态,是在传统零售模式的基础上发生的新变革,也是零售业进化的产物。

但是,“新零售”又不只是传统零售的简单发展,而是一种脱胎换骨、跃迁变化的结果,和我们以往认识中的“零售”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之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内,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美团闪购......大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门店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二、新零售发展迅速,但绝大部分的新零售企业却都在亏损

在新零售迅猛发展的同时,谁也没想到一场“互联网泡沫”正在逼近。

2018年8月,永辉超市公布了上半年年报,旗下新零售业务的主体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收9.05亿元,净亏损3.89亿元。

彼时,新零售仍旧处于互联网大热风口之中,永辉超市“区区”3亿元亏损,对于规模超千亿的新零售市场来说,只是一场毛毛雨。

“2019年4月,永辉超市2018年报出炉,永辉2018年营收21.46亿元,净亏损9.45亿元,亏损比例高达44%。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该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一年亏损近10亿元,纵然是永辉背后有腾讯资本加持,这个数字也实在过于夸张。况且,根据目前新零售领域的“势力”对比,永辉的扩张速度也不及阿里、美团等新零售品牌。

倘若将永辉的亏损比例,套用在其它新零售品牌当中,整个新零售行业的烧钱速度将远比我们想象中恐怖。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包括阿里、京东、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放缓了新零售发展的脚步。

甚至就连风头正盛的盒马鲜生,在2019年也开启了关店计划,至于小象鲜生、京东7FRESH等二线新零售品牌,扩张速度已经是一缓再缓。

三、疫情之后,新零售是不是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

此次疫情的到来,让新零售平台客单量激增,但短暂的增长说明不了问题,这里的关键就是是否存在一些长期机遇会随着这次疫情的到来。

1、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

由于消费者的习惯很难被改变,有大量的新用户等着新零售企业去教育去获取,而作为一个高频刚需的品类,改变消费者习惯的成本却极其高昂。

从用户结构来看,目前新零售主流用户仍以年轻群体为主,作为购买生鲜的主力人群如家庭主妇以及年龄层次偏大的群体并成为新零售的主流用户。

而这一次疫情却让更多层次的用户被动的接受了新零售,从而感受到新零售带来的便利性。

如果用户在这期间能够获取较好的购物体验,让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新零售的价值点,未来将会有一部分用户被留存,成为新零售平台的长期用户。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2. 新零售本身的发展

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线上,直接或间接促进新零售的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此次疫情所带来的机遇性增长,很多新零售企业出现了供应链薄弱,运力跟不上,损耗退货居高不下等内功不够等问题。

信息化能力的建设,内功的修炼,以及深入到零售整个链条的效率优化相信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新零售企业所注重。

而这一次疫情所带来的新零售发展机会,终将是属于那些能优化全链条效率,为消费者真正带来价值点的企业。

四、新零售企业如何在疫情期间破局,该怎么抓住机遇

从零售的概念,我们知道新零售的本质,是追求更高效率的零售。

既然新零售的本质是追求更高效率,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变革商业模式,提升零售效率呢?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新零售》书中提到提升新零售效率有三种方法:

1、坪效革命

先说提升“人”的效率。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升销售额,我们称之为“坪效革命”。

“坪效”是实体零售的一个概念。店铺租金是实体店的主要运营成本,“坪效”的意思是每平方米的一年销售额。

传统零售要提升坪效越来越难,比如把小菜场开到市中心,赚到的钱,恐怕还抵消不了租金。把奢侈品店开到小区门口呢,租金成本是省下了,但买的人少,也赚不到钱。

小米的线下店小米之家,就是一个坪效革命的好例子,它的坪效已经超过一般手机店的好几倍之多。

为了提高进店的客流量,小米之家把店址放在核心商圈的购物中心,最大限度吸引自然人流,另外,小米之家扩展了商品品类,除了手机,还有手环、耳机、电饭煲、自行车等等,这样到店里的人流量也就多了。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为了提高商品的成交率,小米坚持做单品爆款,为了提高客单价,就是提高每个顾客的购买金额,小米之家采取了关联销售的方式。

再有,小米之家的体验感很好,顾客可以随意试用挑选商品,不会被各种推销推荐干扰,小米之家还能为小米商城、小米有品两个电商平台引流。

所以,就只有用革命性的思维,用高效率的工具,从销售漏斗入手,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突破更高的销售额,这种提升零售效率的方式,就叫坪效革命。

2、短路经济

说完“坪效革命”,我们再来说提升“货”的效率,就是简化流程,缩短商品供应链,我们称之为“短路经济”。

完整的商品供应链有6个环节,分别是设计、生产、经销代理、大商家、小商家、消费者,链条太长,效率太低。

比如传统服装行业,一件衣服最终到了你的手中,可能经过了千山万水,漫漫征途,零售价一般达到制造成本的5到10倍。

“短路经济”是怎么把路缩短的呢?举例来说,国内发展迅猛的日用品连锁品牌,名创优品,没有加盟代理环节,所有店铺都是统一对接工厂仓库。

使用短路经济的,既有costo、名创优品这样的实体店,也有闲鱼这样的互联网应用,所以,他们的成功不是实体战胜了电商,也不是电商战胜了实体。

而是提升了“货”的效率,是高效率战胜了低效率,是新零售战胜了旧零售。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3、数据赋能

除了“坪效革命”和“短路经济”,我们还可以提升“场”的效率,利用大数据,获得更高效率的交易结构,我们称之为“数据赋能”。

数据,被称为是互联网时代的新能源。数据赋能,就好比把数据作为能源,注入零售交易结构当中,重新赋予零售企业强劲的动力。

大润发超市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创始人黄明瑞先生感慨说:“赢了对手,输给了时代。”

线下实体店的即时性优势是不可替代,我现在想要,我就能买得到。怎么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呢?就要靠数据赋能。

疫情之后,新零售会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

天猫小店,就是添加了数据新能源的小卖部。比如,小店周边居民的淘宝天猫购物记录。把这些大量数据集合起来,就称为大数据。

普通的连锁便利店是千人一面,统一配置。由于大数据的注入,天猫小店却是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对消费需求进行精准匹配。

由于大数据的注入,交易结构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重新组合,曾经半死不活的小卖部,升级为新零售的排头兵,获得了竞争力,焕发了第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