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

龍應臺,1952年2月13日生於中國臺灣高雄大寮鄉眷村,現代作家、曾擔任“臺灣文化部部長”。

《目送》是她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以深沉的筆觸描寫出的一本感悟人生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孩子的遠航,朋友的“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牽掛,以及往事不堪回首,昨日已物是人非的散文集。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part1:所謂父母,就是在不斷的目送中看著孩子漸行漸遠,想追回卻又怕孩子長不大的人

記憶中第一次目送,是踏上幼兒園之旅的時候,父母的不捨,母親強忍的淚水,我們緊緊地擁抱,都無法阻止我開啟幼兒園之旅。我一步三回頭,帶著撕心裂肺的吶喊與尖叫,哀求著爸爸媽媽不要讓我走,爸爸說這樣我才會成長會獨立,說完他們狠心地轉頭就離開了,我淚眼汪汪地躺在接送老師的懷裡,望著窗外,父母與我,越來越遠。後來,我們彼此的距離真的越來越遠了,我結交了很多新的朋友,我的世界不再是他們了。

記憶中的第二次目送,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我的大學之旅。父母陪著我一起前來學校,幫我整理收拾完後,母親緊緊地抱著我,摸著我的頭說:這一次是你第一次真正離開爸媽 的身邊,你記得好好照顧自己,跟同學好好相處,脾氣要收斂點,這裡不比家裡,這也是一種成長。我連連點頭,心情還沉溺在好奇、欣喜中。當父母真的準備離開的時候,我有點慌了,我望著他們的背影,母親的手一直搭在臉上的位置,直至看不見也沒放下來過。在他們準備要拐彎的時候,我喊道“爸媽”,我已經做好準備追過去,爸搖了搖手,示意我別追了,然後便消失在了拐角處。

後來工作了,每次離家,母親總是千交代萬交代: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休息,不要太累,如果在外面呆不下了,就趕緊回來。點頭過後便在父母的目送下漸行漸遠,家也越來越遠。忍不住回頭,母親小跑著,身體前傾著,雙手大大的張開,不停地揮動著,嘴裡唸唸有詞,我搖了搖手示意他們不要追,車越開越快,母親的話已經聽不清了,漸漸的,家和父母匯聚成一個點直至消失。

家,又只剩下他們倆老了。

時間在一次次的目送中不停地往復流轉,父母與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漸行漸遠,就如書中所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當龍應臺看著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時,她開始有些恍惚,甚至覺得有些落寞,似曾相識的一幕幕不停地在她的腦海裡回放著。有一次龍應臺的父親開著貨車送她去學校上班,為了顧全女兒的面子,不被別人看不起,於是把貨車停在街邊的小巷窄口,放下女兒,倒完車後只留下一團黑煙便離開了。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提到: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內心毫無波瀾起伏,再次細品這句話時,感慨萬千,此時千言萬語也敵不過一句“爸媽,我回家了”。

所謂父母,就是在一次次的逼自己狠下心,把孩子推出去,目送他們去接觸未知的大千世界,去學習歷練成長,成為自己想要的人,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謂父母,就是在一次次的不捨中強迫自己習慣目送,強迫自己即便思念也不去追回孩子,不成為他們歷練過程中的絆腳石。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part2所謂成長,就是在充滿荊棘的路上一個人走,一個人闖

大一的時候,學校軍訓,我們在陽光下曬了幾個小時,皮膚給曬傷了,忍不住打電話給母親抱怨,母親說:慘啊,曬這麼久,都曬傷了,你跟教官請假說身體不舒服,偶爾善意的謊言沒事的,我們不去軍訓了。

我一邊嘴上抱怨著軍訓的累,一邊享受著母親的寵愛,軍訓依舊進行。後來在一次和朋友聊天中,他問我是不是軍訓給曬壞了,我疑惑著為什麼他會知道,原來是母親心疼我,在跟他聊天的時候把我說得很慘,以至於我朋友以為我是去特訓了。

後來工作了,每次回家,母親挨個地問我們在外面的情況怎麼樣,我們都心照不宣地點頭說好。母親不信,總是皺著眉頭,邊搖頭邊說說:“太瘦了,在外面都沒好好吃飯,跟你們說了不能省,多吃,你們一個個都不聽。”然後便去給我們準備好吃的。

在家的日子格外的舒服,母親的碎碎叨叨,父親的美味佳餚,兄弟姐妹的打打鬧鬧,沒有一天是不熱鬧的。離開家的時候,母親總是叮囑我們:“要多吃點,要好好照顧自己,要注意安全……”。

當歷經了社會的洗禮後才逐漸明白,家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父母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可是即便如此,成長的路上始終是孤獨的。為了不讓愛我們的人擔心,我們習慣把不好的事情埋在內心深處,而好的事情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讀書的時候總想著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自由獨立,擁抱社會、被社會溫柔以待,進入職場後,“啪啪啪”打臉了,被社會狠狠踐踏了,它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現實,告訴我們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努力,你只會被唾棄,若安於現狀,止步不前,你永遠也嘗不到成功的滋味,畢竟比你漂亮、比你厲害的人都一直在努力,你憑什麼不努力……

沒有一份堅強是不孤獨的,沒有一個成長是不痛苦的,沒有一份成功是不需要放下一切去闖的。當我們認清現實、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期、在迷茫的時候不知所措,這些都不會有人來告訴你怎麼辦,因為這條路,註定是要自己一個人走完。

人需要在磨礪中逐漸長大,一個人過關斬將,一路不斷地尋找解答心中疑惑的答案,而這些都不曾告訴那個最愛我們的人,我們只分享工作上遇到的趣事,告訴他們自己過得還不錯,他們依舊不相信,而你會笑著說:“沒什麼,就是這樣。”

你不想讓他們擔心,這條路你得自己走,踏過了千山萬水,行過萬重峰巒,闖過充滿荊棘的關卡,過了這獨木橋,往後的日子,不再覺得難了。

正如《山路》中,龍應臺所說的: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part3:所謂生死,就是你看著我長大,我看著你逝去

時間有些快,看著我們長大的人漸漸都不見了。

你一滴眼淚都不掉。但是當司儀用湘音唱起“上—香”,你震驚了。那是他與“愛己”說話的聲音,那是他教你念“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腔調,那是他的湘楚之音。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你深深跪下,眼淚決堤。

這段話是龍應臺寫於父親去世後“落葉歸根”的一段文字,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她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父親走了,走得很安詳。當她看著下葬時放的鞭炮,覺得像是在辦喜事,可是大家的眼淚止也止不住地往下淌。她知道,所謂生死,就是就是你看著我長大,我看著你逝去,生死有命已是註定好了,不必追。

有時我會想,如果他還在,是不是就可以享受生活,每天帶著孫子玩,偶爾小孩調皮吼幾句,偶爾種種菜養上幾隻小雞,偶爾小酌幾杯功夫茶……

我總會想,如果他還在,他會很親切的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的,放假啦”,我很迷糊的說“昨天回家的”,明明我是前天回家的!而今天,我也聽不見他的聲音了,也見不到抱著孫子,逗著小孩玩的他了!

16年的時候,我從學校放假回家,我看到的是一個瘦骨嶙峋,兩頰凹陷,全身沒力,無法好好走路,得用骨瘦如柴的雙手托起腿,旁人扶著才能站起來的老人,那時候我真的不敢看,那還是我熟悉的人嗎?我那位健康的老叔去哪了,那個小時候經常載著我和弟弟去上學,那個每次都烤番薯雞蛋給我們吃的,那個做完手術,心還念著自己餵養的豬和雞鴨還有種植的菜,那個沒活幹就不舒服的老叔去哪了,昨天還在下田養雞養豬,今天卻變的如此陌生,讓我不敢直視!

有時候我在想,上帝是不公平的,一生辛苦沒享過什麼清福,好不容易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子孫成群,好不容易可以享清福住高樓了,卻突然一夜間全部都改變了,靠著藥物維持著生命,被病痛折磨著,吃不下又睡不好!

後來的後來,在學校備考的我突然接到媽媽的來電,說老叔在下午的時候走了,我想哭卻又哭不出,好好的人怎麼說走就走了,怎麼就被病魔打敗了,怎麼生命那麼脆弱!

當我回家祭拜的時候,當看到照片立在冷冰冰的棺材面前的那一瞬間,當跪下的那一刻,當聽到姑姑的吶喊“您不要走”聲音的那一剎那,當看到大家溼潤的眼睛的時候,那些從未有過的感覺蜂擁而至,內心的那道防線繃得太緊了,有些不敢相信也想不要相信………

穿著喪服一步一步的走,走了很久很久,久到我以為那並不是我認識的人,前面的鞭炮聲奏樂聲怎麼也掩蓋不住大家的悲傷,當棺材被抬上車準備開往火葬場的時候,姑姑哭著求著喊著不要,不要走,我不要沒爸爸。

車子在我們的目送中漸行漸遠,人再也找不到了,化作一襲灰,飄向那安放靈魂的極樂世界。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當愛的人老去離去的時候,方恐原來人真的會老去,會離你而去,不再陪著你。

自小就沒見過外公外婆,曾經好奇問過媽媽,媽媽很平靜地講起外公去世的事情,眼眶卻有些微紅。

媽媽是家裡的小女兒,早年外婆便去了,於是媽媽跟著外公過,外公很疼媽媽,經常會給媽媽錢,給媽媽買好吃的。

外公去世的前一天跟往常一樣出去外面跟別人聊天,第二天有個醫生來家裡給外公打針,結果外公便再也沒醒過來了,醫生說外公病逝了,我想那時媽媽很難過很無助,時間太快了,爸爸媽媽都走了,不見了,小的時候是他們目送自己漸行漸遠,現在是自己目送他們離去,而他們永遠也不會回來了。

我想,那時穿著喪服的媽媽,在一步一步艱難的步伐中,送走了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目送他們離去,內心是多少的崩潰,自己還未長大,便在這目送中失去一個個最親的人,他們都不見了。

然而恐懼和不捨無法讓時間停下來、慢下來,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個人在你的背後默默注視著你,目送你一步一步的離開,去遠航遨遊於天地之廣闊。

有一天,小孩成了大人,大人成了小孩,於是你們角色反轉,你開始注視著你的孩子、你的父母,時刻擔心他們的各種情況,後來,你目送著自己的孩子漸漸離去,與另一個人生活,組合另一個家庭,你也在淚眼朦朧中把你最愛的人送走,那時候你才明白,自己是個孤兒了,這個世界再也沒人像他們那樣寵你罵你讓你任性下去。

所謂生死,不過是來時一聲啼哭,去時一場大哭,你看著我長大,我看著你老去,不必追,也別哭。

part4 寫在最後

人,生而孤獨,卻又不孤獨,很多時候你得一個人走,一個人上路,可是,背後卻有最愛你的人在一直默默地為你目送,給你力量。所謂目送,就是你看著我長大成人,漸行漸遠,我看著你慢慢老去,兩鬢霜白卻無能為力。我們無不在為彼此目送,無不在深愛著彼此卻未曾說出來。

別追,我們心裡都懂,我們終將會離別。


所謂父母與子女,無不循環於彼此的《目送》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