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他没死,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也不会这样的结局?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幽州、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了叛乱。由于安禄山自己掌握了唐朝20万边塞军主力,发动叛乱以后,迅速攻下了唐朝的洛阳、长安等地。

当时就有官员说:如果王忠嗣王将军还在,安禄山绝对不敢造反。

那么,王忠嗣到底到底是何人呢?其实,王忠嗣堪称唐朝版的霍去病。


王忠嗣的一生功绩


如果他没死,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也不会这样的结局?


最后王忠嗣郁郁而终,被贬而死,

要说唐玄宗李隆基对养子王忠嗣刻薄吗?

在王忠嗣最初入朝开始立功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便大力拔擢,一度让他领四镇节度使,其殊荣可谓自唐朝立国以来未有过。但是因为其从小以养子身份入宫,与皇子关系亲密,特别是当时的太子尤为甚好。


对经历过则天时代的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终究会被引起提防,甚至在一定时候引火烧身。这是王忠嗣的悲剧所在。如若他不长于宫廷,只是普通的武将出身,建功立业,晚期的唐玄宗是不会对他如此。而从当时的朝堂上,唐玄宗对于有功的边疆武将都极为慷慨。


如果他没死,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也不会这样的结局?

王忠嗣


对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及之前的张守珪、薛讷、牛仙客、王晙等,莫不如此。唐玄宗后期任用胡将,究其原因有李林甫从中作梗,也有其唐玄宗自身考虑那些胡将是无法勾连宗室的,叛乱坐上,再次引起武皇争端,自信的认为胡将只能忠于自己。


可是世事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个圣明天子在即将功成身退的时候,“渔阳鼙鼓动地来”,宣告自己处心积虑限制皇室的策略失败,整个帝国急转直下,唐玄宗活着见证了这点,历史是公平的,如若唐玄宗在前夜死去,恐怕这个锅就要甩给继任者了。


如果他没死,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也不会这样的结局?

唐玄宗&杨贵妃


如果王忠嗣没死,是不是就改写了一段历史,没有了安史之乱,也没有了杨贵妃在马嵬坡被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