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现在的孩子,该不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土豆不番茄


其实非常矛盾,孩子的天性是玩,如果有快乐童年,就该有更多的时间玩而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只能家长来做一个平衡了


廖呱呱


我父母都是老师,但是是农村老师,我小时候一直是疯着长大的,没读过学前班,6岁直接读的一年级,上学时候爸妈很少逼着做作业,3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时,妈妈还会帮我写,5年级毕业没考上初中,也很开心,没有什么压力,照样天天出去玩,到初二开始自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考上重点高中,然后压力特别大,第1年高考一进考场紧张的懵了,连专科线都没上,复读的时候天天玩儿,也没啥压力了,高考的时候反而考上了二本学校,然后读了研究生。现在回忆起童年,觉得特别美好,都是快乐的画面。我现在也是一个1岁5个月男宝的妈妈,儿子从坐到爬到走路说话,一直都是顺其自然,我所做的适当引导,他现在每天都特别开心,爱说爱笑,之前去早教中心玩过,教具还不错,但是不喜欢按时按点的上课,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太喜欢束缚的人。人生在世,生活不易,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潇湘夜雨55555


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说实话,我儿子是个很爱学习的人,大人可能觉得报了很多辅导班会累坏孩子,但是像我们这种生活在农村的家庭,到时很想给孩子报辅导班,孩子也很乐意去学,但是辅导班也是需要钱的啊,像我们这种只能勉强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已经不错了,即使孩子闹着想去报辅导班也没有多余的钱啊。


我爱宣霖和冰雪


童年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我的话,会让我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的,当然快乐并不代表随便他怎样,只要快乐就行,该管的还是需要管的,比如说现在的兴趣班,我不会强烈要求孩子必须去哪个兴趣班,我都是根据孩子自己,他喜欢哪个我都会让他试试的。别人的童年我不知道,但是我孩子的童年不想给他太大压力。尤其是幼儿园的三年,而对于小学六年,我感觉现在小学生真的普遍好累好累,我不想孩子那么累,目前孩子只有两个兴趣班,都是他自己喜欢的,小学时期我只会让他多一个兴趣班的,所谓兴趣班,都是根据他自己的的喜好,我是不会强加什么兴趣给他的。


哎小小米粒


有了孩子之后我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

首先,什么是快乐的童年

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似乎忙碌了很多,从出生时就有各种早教班,幼儿班有各种兴趣班,上学之后还有各种辅导班。孩子们每天忙活在幼儿园和兴趣班之间,不像我们小的时候,放了学就可以疯玩。似乎,孩子们不如我们小的时候快乐。但,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的孩子不快乐吗?早教班、兴趣班让他们不开心吗?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早教还是兴趣班,都融合了寓教于乐的理念,孩子们还是以玩为主,在玩耍中学习的。那种不快乐的看法,是我们大人在对比自己童年时得出的结论。

再说一下辅导班,对于好的学生开始,辅班可以让他们的成绩锦上添花。对于差一点学生,通过辅导班的辅导,弥补他们学业的不足,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人,都是好面子的,都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被同龄的伙伴羡慕。

从这几个方面说,没有任何理由说现在的孩子不快乐。

其次,要不要学各种才艺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就是网上流传的那种没有体育课的孩子,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音乐课,没有美术课,没有劳动课,偶尔有也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系统的教。上大学的时候,有各种歌唱比赛,我不敢参加。有各种舞蹈协会,我也不敢参加。那个时候觉得还好,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报名。大部所以公司的任何晚会我只有一个角色,就是观众。我唯一参加的活动就是大合唱,因为人数不够,那种没有任何才艺的自卑,只有自己知道。

还记得向往的生活第二季最后一期吗?Baby问大华,小时候喜欢学小提琴吗?大华说,不喜欢,是父母逼他学的。Baby有问大华,感激父母吗?大华说,非常感谢。如果没有年幼时父母的坚持,哪里有今天的大华,哪里有今天的朗朗。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对狠心的父母。

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时代了。所有的孩子都在学才艺,都在参加辅导班,我们不学,就会被落在起跑线上。艺多不压身,趁着有时间,趁着有精力,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五月的妈妈


三枣观点(四十)|学习是不快乐的,快乐的学习是不够牢固的,如果读书不时不吃苦,长大了会吃更多苦。这是三枣参加朗的家长会,一位年过五旬的数学老师讲的。

这几天,临近期末了,去学校晃一圈,或者随便拉个中小学生问一下,你会发现,这段时间老师们都不去培训了,也不开会了,学校的各类观摩活动没有了,艺体学科的时间被语数外老师占了。

三枣这个周末问朗∶“崽啊,当你把试卷最后的压轴题想出来了,有没有成就感啊”

“我觉得还有无数道难题等着我!”

三枣陷入了沉默……现在信息畅通,如果孩子抑郁了,或者跳楼了,马上就疯传朋友圈。昨天,朗所在的家长群因为这个担心聊得不可开交,家长们诉苦∶孩子作业多、累。我们对比二十年前自己读书,难题经过这些年的进化和繁殖正在折腾我们的下一代。

……

三枣把这个观点在办公室讲了一下,得到了很多同事的赞同,我也分享给大家。

2019年12月24日

易课件(三枣先生)


易课件


其实不太喜欢聊这种话题,我属于你说的那类情况,也就是孩子周末会安排不少的学习班和兴趣班,比如我们最忙的时候,从周五晚上开始,到周六上午、下午和晚上,再到周日的上午和下午都有额外班,只不过有的时间长有的短,有的是兴趣类的有的是文化课类的。孩子只有周日下午的后半段和晚上时间是自由支配的。

怎样?很符合你说的这种情况吧?

可是让你失望的是孩子会因为又可以去学这些东西而刚到高兴——比如平日里上学起床还是有点困难、拖拉的,但是周六的起来去上辅导班的时间却要比平日还要早,他却能非常痛快的起来。

而且所有课程都是征求孩子意见才决定是否要学的。

直到孩子去年,也就是五升六的时候,我给孩子停了2个课,到目前为每周孩子只剩下5个课了。

我不知道你说“快乐”是指什么。

是你的快乐还是孩子的快乐?
或者说是是你认为的快乐还是孩子认为的快乐?
在我看来,学习本身是辛苦的,但是不应该是痛苦的,换句话说是完全可以做到辛苦但并快乐着的。是我们很多大人,自己主观上先认定了学习本身就是不快乐的,所以孩子学得越多他就越是不快乐。

但是我想说,只要你愿意,你是一定能够把那些浪费掉的时间(包括吐槽、抱怨时间)用来去解决这些问题,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让我们感觉的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其实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而这一切只靠孩子自己去挖掘显然得看运气,但是多数人运气并不好——所以孩子们越学越孤单、越学越难过……

可是你知道给孩子奖励的时候是奖励一套卷子去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吗?

你知道你催促着孩子早点睡他却跟你讲着再做一题就睡是什么体验吗?

……

没有孩子天生就一定会享受学习的,他们无不适受着自己父母的耳濡目染、上行下效的影响——他们的爸爸妈妈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他们也就会认为是痛苦的;他们爸爸妈妈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他们就相信学习一定能够找得到让他们快乐的……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吗?

如果我们把题主你的观点,和你说的“身边亲人或者同学或者朋友”以及我这类的人的观点都拿出来的时候,你应该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

什么都没做的人,或者根本都算不上去做过的人,却总愿意去指点那些在做着诸多努力的人……

我这些年没少见过试图跟我聊聊“快乐”是个什么东西的人,但是我发现他们几乎都错误的把“不学”、“少学”等当成了“快乐”,把学尤其是多学当成了折磨……

我谢谢这些人的好意,但是我绝对不会在跟这样的人有过多的交集,因为我不需要身边有这样的负能量的人。而令我高兴地是,身上充满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朋友们这些年却是在越来越多!

“你们”总是试图说服“我们”,而“我们”却从未想过要说服“你们”什么……你不觉得奇怪吗?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首先每个人都有童年,70、80、90后童年大多是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的,如今生活条件的提升和时代的进步导致现在的孩子童年都是在补习班、特长班里度过的。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段子孩子的作文题目是七彩的童年,孩子写不出来,家长问为什么写不出来啊,孩子回答我的生活根本没有彩色,是啊,越来越多的作业越来越多的特长班还有和同龄人的比拼,哪有七彩的生活,我小的时候和伙伴们跳皮筋、丢沙包,男孩子在田野里奔跑,童趣十足,现在的孩子也应该亲近大自然,学习的同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有一个有趣的童年也是日后美好回忆的积淀。




我丢掉了一个早晨


其实,我现在也是很纠结这个问题,孩子现在两岁多,周围很多小孩子都在上早教班,孩子的父亲呢,也是每天都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什么数数啊,画画啊,识物啊等等,巴不得她现在就能背出个唐诗三百首,还总是要求孩子几点睡,几点起。而我就喜欢孩子自己去玩玩具,或者出去外面跑跑跳跳,睡到自然醒就可以。我也知道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农村出身不是神童,那么孩子肯定也是很普通的,以后孩子上学了,也希望他快快乐乐学习,选一两种自己喜欢的项目去学习,培养孩子一两种良性的兴趣,能够在独处或者伤心的时候有个排泄的方式。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充实的童年,也许有快乐,也许有无奈。


求而不得之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首先,什么叫做“快乐”的童年?对于孩子来说,玩乐是天性,一切新鲜的,好玩的都能吸引孩子,打闹嬉戏更加能让孩子释放出天性。而学习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虽然说有些孩子能找到学习的乐趣,但是那是极少数别人家的孩子,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每天周而复始的学习是个非常难受的过程,要想快乐,不学习就很快乐。

现在很多人在喊减负,要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就想问问他们,怎么减负?少学习,少布置作业,课外活动多等等,这就叫减负吗?把孩子们在最适合学习,最应该学习的时间大部分用来玩乐,来一个所谓的“快乐”童年,是对孩子负责任吗?

其次,童年快不快乐,家庭氛围很重要。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是诞生快乐的摇篮,也是孩子快乐的起源,真心想要孩子快乐,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对给孩子鼓励,支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快乐!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也很重要,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学习中慢慢发现成长的快乐!

再一个,要正确看待课外补习班和特长学习。有的言论说,现在孩子学习很紧张,不应该上补习班或者学特长占用孩子时间,不应该增加孩子的负担。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以前没有学过特长,小时候父母也不重视特长培养,每次放学,放假,周末,除了玩还是玩,现在长大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是多么悲哀。看着同龄人悠闲的画画,优雅的弹琴,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这些特长可以用来作为生存之道,也可以作为闲暇时的消遣。什么都不会,只会玩手机,一天天时间飞快流逝,却变得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茫然。

孩子闲暇时在干什么,决定着这个孩子将来能走多远。人家在补习班学习,你在玩;人家在学羽毛球,篮球,游泳,你在玩;人家在学钢琴,古筝,小提琴,你还是在玩,快乐吗?当然快乐,因为玩总是快乐的。可是等到成年,看着别人在球场驰骋,在泳池畅游,在音乐中陶醉,大放光彩的时候,你只能说,我都不会耶!快乐吗?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最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单纯快乐童年的存在。这个道理谁都懂,没有必要啰嗦,所有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付出才有回报,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淘汰。

所以说,童年的“快乐”与“不快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过童年时的努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一直努力向上,才能换来人生真正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