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作为妈妈,爱自己比爱孩子多,这是自私的表现吗?

wdsas


作为妈妈,爱自己比爱孩子多这是自私的表现吗?

首先我不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就因为母亲的伟大,母性会让女人把孩子放到人生第一位,没什么比自己更重要。

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爱孩子。很多朋友在孩子快要出生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变得高度紧张,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非常敏感,总是担心孩子会出什么意外。哪怕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但他还是不放心。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操心。

爱自己比爱孩子多,或者是爱孩子比爱自己多。无论你选择哪一种状态?都会有人说你错的,你需要重视的不是别人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感受,妈妈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妈妈爱自己比爱孩子多一点,并不是什么自私的表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小胡生活记事


我认为不是。有的妈妈就是故意爱自己多点逼自己的孩子面对困难,面对社会的险恶,让孩子经历过苦,最终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就是这样,他中学毕业后,他在外无论过得多难,他妈妈都不会安慰他,甚至没钱时,跟他妈妈拿几百块,他妈妈都要他写借条,一有钱就要还给她,而他妈妈买衣服给她自己,几百块一件照样买,他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她亲生的?拿几百都要写借条,并且自己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

就这样,逼着他一路前行,他觉得自己父母帮不了自已,唯有靠自己努力去拼自已想要的一切,他说困难时自己也忍不住流泪,想放弃,但最后想到自己沒有后台,想过好日子,就只能靠自己了,自己逼自己向前走。最后经过他十几年的努力,他小有成就,他在广州买了两套房。他说如果不是他妈逼他,文化不高的他可能也是打一份工,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了。

天下哪个妈妈不爱自已的孩子?只不过是每个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已,为了孩子的将来好,有的妈妈怕过度溺爱孩子,将来会害了他,只能装狠心教育他,也是做为妈妈的一片苦心。


蜂密茉莉茶


曾经我也是一个带着孩子就不顾自己形象的逗比妈妈,自己那时候不觉得自己是有多丑,每天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胖也不觉得自己丑,觉得是可爱,现在变瘦了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美。自己带孩子每天满满的都是幸福、孩子,没人帮我照顾一下,什么事都是自己,孩子很小,总是爱不释手。

直到又跟婚前在一起玩的姐妹在群里聊天,她们都穿名牌,打扮的漂亮,生活多姿多彩还可以一样赚着钱,我才觉得自己是有多么愚蠢,女人就应该爱自己,不爱自己怎么能去爱别人,只有自己变强大才可以爱孩子,爱家人!



宝妈宝爸那些事


我觉得从人的角度讲,每个人最爱的应该都是自己吧!但作为母亲,自古以来就被贴上了无私奉献的标签。我觉得,作为母亲,就是自私不保留的去爱孩子

以前,看电视的情节,孩子生病了,母亲痛哭自责,宁可生病的是自己。可能没有孩子的人没法理解这种心态,直到我也做了母亲,孩子得了小儿急疹,第一次发烧接近40度,当时,在医院的我,心里不止一次次祈求上天,让我来生病,让我的孩子好起来。直到现在孩子六岁了,每次他感冒,我都会离近了说,把感冒传染给妈妈吧!这样你就好了

从个体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私心。但做了母亲,为了孩子,很多人都将自己隐藏起来。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让你从头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心甘情愿的去为他付出


北漂的小蝎子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一方面,但是我觉得,作为妈妈,应该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吧。像老一辈的父母,倾尽所有为孩子上学,他们无条件的支持孩子,甚至大学,研究生,博士后,我觉得这也是爱孩子的表现。

我妈妈是一个特别爱我的人,她放的东西舍不得吃,哪怕是家里的水淹菜,她都会留下一点给她孩子,她没有文化,不会识字,但她知道还是唯有读书高,我成绩不好,也辜负了她。

我的孩子一岁了,我很爱他,为了他我辞掉自己的工作,只为母乳喂养,为了他我都决定不生二胎,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予他一个人。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愿意给他最好的。

所以妈妈的爱有很多,精神成面和物质成面都占有。没有自不自私这一说吧



潮汐50


先说说爱自己比爱孩子多的第一种表现,假设三种情况:

1:如果孩子在哇哇大哭,妈妈不过去安慰,只顾着打扮自己,或者玩手机,对孩子无动于衷。这样的妈妈为了让自己开心高兴,肯定是自私的。

2:如果妈妈舍得给自己买几百块的化妆品,却舍不得给孩子买几十块钱的玩具。这样的妈妈也可以说是自私的。

3:当孩子向妈妈寻求安慰,想与之沟通的时候,妈妈恶语相向,也是自私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妈妈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需求,无视孩子的成长和要求。生活中但凡有一点不如意,她们都会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她们自私的具体表现就是在钱的支出上,她们爱钱爱自己远远要大于孩子。

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

男孩儿父母离婚,由奶奶带大。他的妈妈是某个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按理来说,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富足的。

小时候,男孩儿去姥姥家,姥姥给了2000元的压岁钱,他妈妈克扣了1500,只留下500给孩子。

从小到大,他妈妈一条内裤,一双袜子都没有给孩子买过。

有一次,男孩儿出去和同学玩,他妈妈拿了200块钱,然后告诉男孩儿,回家后把这钱还回来。

男孩儿上大学,他妈出差去看他,就吃了一顿饭,啥也没买,一分钱没扔。

男孩儿没厚裤子穿了,都是给他爸爸打电话。男孩儿说,如果他妈带他去商场购物,那都不是他妈了。

以前我还真的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妈妈。但是现在我知道了,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无私的爱孩子的。身边真的存在自私无情的妈妈。她们给孩子的不是爱,大多是冷漠,斤斤计较,不耐烦和无所谓。

再说说爱自己胜过爱孩子的第二种表现:

这种妈妈很爱孩子,但是她们也很爱自己,具体表现就是没有为了孩子失去自我,依然有自己的生活圈,依然过得精彩。

这样的妈妈心理清楚,只有好好的爱惜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自己以身作则,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的一个表姐,结婚生娃后就一直在家,婆家人都劝她安心在家好好照顾孩子。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她除了喂孩子就是看书,后来成功的考过了注册会计师。

之后她又马不停蹄的考取好几个证书。她婆婆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孩子,她这么拼命有什么用。但是表姐清楚,只有自己强大,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

孩子断奶后,表姐就去上班了,后来还升职加薪。小侄女儿去了一所国际双语幼儿园,然后去又学习舞蹈,钢琴。

表姐说这要是以前,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我看来,表姐并不是无私奉献的妈妈,她的自私让孩子站在一个高一点的起跑线。她爱自己,但是更爱孩子。

在多数人眼中,无私奉献就是好妈妈,但凡有一点自我,那就是自私的妈妈。

但是无私奉献的妈妈就是孩子心中的好妈妈么?显然不是,当奉献时间久了,她们就成了老公眼里的黄脸婆,孩子心中无用的家庭妇女了。

爱自己比爱孩子多,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这样的妈妈们懂得爱的真正含义,她们更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勇敢,自信,能够实现梦想的妈妈。所以说,自私一点的妈妈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妈妈。

站在我的视角,解说你的困惑。

关注我,关注铃铛营。


铃铛情感营


是自私,而且超级自私。

正常的妈妈爱孩子绝对比爱自己多,而且这种爱不是做出来的,根本就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不论自己的孩子什么样,都不会影响妈妈给孩子的爱,而且都会用自己所有的爱给自己的孩子。

当妈妈给孩子的爱,绝对超过给任何人的爱,任何人都不可能和自己的孩子比。

以上我所说的是正常的妈妈,另类的妈妈就当别论了。



京西玉人


心理学上,研究母婴关系最深入、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温尼科特。

他发现,很多女性在孩子接近出生时,就会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特点是,母亲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高度敏感,总是担心孩子出意外。哪怕一切都安排妥当,她也不放心。

她必须要求给孩子提供“完美”的环境,而要提供这样的环境,她就需要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

有多完美呢?

孩子出生后,她会“失去自我”,不管自己是不是困了、饿了、累了,只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饿了,喂孩子;孩子困了,哄孩子;孩子尿了,立即给孩子清理......

温尼科特把这个阶段的母亲称为“完美母亲”,但这种“完美”状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几个星期。也幸好只有几个星期,不然没有几个妈妈能受得了。

但也不要小看这几个星期的照顾。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出生以后会经历人生第一道创伤——出生创伤,这个创伤是所有创伤的基础,之后的创伤不过是这道创伤的累加。

被“完美母亲”照顾过的孩子,相当于被母爱修复过了创伤,这个过程有利于婴儿形成对世界的安全感。

接着,随着婴儿身体各种功能的迅速发展,母亲可以松口气,不用再那么“完美”了,她们可以进入下一个状态——足够好的母亲,这个阶段的母亲需要给孩子温暖的照顾、很多回应,但她们不用再把全部精力放到孩子身上,也开始关注自己的需求。

现在还有人提出“刚刚好的母亲”,比足够好的母亲,刚刚好的母亲更注重自己的内心舒适度,自我需求,以及实现作为母亲之外自己的人生追求。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婴儿的发展期分为了三个阶段:绝对依赖期,相对依赖期和朝向独立。

“绝对依赖期”大概就是出生到一个多月,只有在这个阶段,母亲需要成为“完美母亲”,绝对把孩子需求至于自己需求之前。但是在孩子进入“相对依赖期”以后,母亲就不需要完美满足孩子的需要了。

母亲不再完美的照顾,会让孩子意识到母亲是一个有自己需求的人,当意识到这点后,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心理界限感就开始出现了,这个阶段为一个人独立的人格铺下了基础。

如果母亲一直待在“完美母亲”阶段出不来,不在乎自己的舒适和感受,全身心的关注孩子,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这种持续的“完美”状态,会阻止孩子进入“朝向独立”这个阶段。

03

无私的母爱需要有,但是它并不需要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

当孩子的身心状态已经不再需要“完美母亲”加持时,一个妈妈应该心安理得的接受,“妈妈”只不过是我的一个社会角色,我还有别的角色,我除了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我也要照顾自己的感受,我也应当关怀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妈妈要故意克扣孩子的正常需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把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拿去买自己的化妆品。

但是在给孩子买个玩具,还是给自己买支口红之间,大可不必纠结。

爱自己比爱孩子更多,或者爱孩子比爱自己更多,无论你选择哪种状态,都会有人告诉你“错了”。你需要重视的并不是别人的感受,而是你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选了玩具,却出现了一种失衡感,心里有很多怨言,要注意自己是否常常把自己的需求,让道于孩子的需求。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陷入了“母爱透支”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涉及金钱方面的让步,还包括时间上的让步——你的日程里只有照顾孩子的时间,没有照顾自己的时间,你总把“做我时间”变成“做妈妈时间”。

短期让步也许没问题,但如果总是这样,你的生活会失衡,甚至会厌倦妈妈这个角色,厌倦又无法摆脱,会让你心生怨言。

当然你也可能选择了口红,但买了口红以后你出现了深深的内疚感,不断责怪自己“自私”,甚至为了平息对自己的批评,反而过度补偿孩子,比如给孩子买一个更贵的玩具。

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去检视,是否你正在被某些价值观绑架,这种价值观总让你“牺牲”自己。

会不会你在人生中这么些年,不知不觉就牺牲掉了很多,以至于你对自己“自私”一点,你的内疚感就会出现,让你寝食难安......

你孩子的童年不会因为少了一件玩具就被破坏掉,你也不会因为少了支口红人生就不完整。

如果你在选择了之后,觉得任何一种选择你都满意,都出于真正的自愿,那才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安妮86


当然不是!

无论是从孩子个人的发展角度、家庭的和谐角度,还是亲子心理健康角度来说,最好的顺序都应该是妈妈先照顾好自己,然后才能去照顾好孩子。

第一,我们不妨先想想看,孩子究竟是如何学习的?

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情,看待生活的角度,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固有信念,是否都源于父母的传递?

不就是父母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传递给我们的生存法则吗?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观察在幼儿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也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说到:“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特质的发展,其中一个是家庭氛围,孩子通过与父母亲的关系,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他们会吸收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与生活习惯,进而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家庭氛围的标准。孩子在童年时期的理解和决定,会留下终生印象。”

所以,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言行,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人生信念。而作为父母,我们都很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爱自己。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极其重要而且应当学会的一种能力。

父母如果不懂得爱自己,或者不认为应该先爱自己再爱他人,那孩子究竟要从什么地方学会爱自己,学会照顾好自己呢?

所以,父母爱自己比爱孩子多,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牵着两只蜗牛散步zsy


作为妈妈爱自己比比孩子多,是自私的表现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妈妈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是出自内心的,有些时候作为妈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我身边有个女同事,买一份好吃的,会和她孩子一人一半分开吃,真正的一人一半各吃各的,有时候孩子会先吃完,但是吃完后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她的妈妈不会因为她先吃完而把自己的那份分给她,我感觉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吧!你不能说她不爱孩子,毕竟买一份一人一半分开吃,很公平的,如果因为孩子吃完而大人没有把自己的那份分给孩子,这就算自私,可能有些人认同,也有些人不认同吧,只能说教育方式方法不一样!

作为妈妈爱自己,你说谁会不爱自己呢!十月怀胎,生孩哺乳,一口口喂饭,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这就是爱!现实中有些人或许爱惜羽毛,但那绝不是自私,到目前为止,我反正没有见过太过爱自己而自私的人!

作为妈妈如果孩子遇到危险,当妈妈的肯定第一反应是保护孩子,这是想都不用想下意识的反应,你能说她不爱孩子么?当孩子生病难受的时候,也是妈妈最着急的,你问问身边有几个小孩子生病,当妈妈不心疼的?真的恨不得以身代之,你能说妈妈不爱孩子?

当孩子都长大了,作为妈妈要多爱自己一些,那不是自私,那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因为只有自己身体好了,你的孩子才不会为你心急,为你花钱,孩子为你费心费力你会心疼,更何况大部分的老人在晚年都会帮儿女带孩子,责任大,也是劳心劳力,有时候一个年轻人都经不住一个熊孩子折腾的,更何况老人?所以作为老年人一定要爱惜自己,这本身就没错!

我想说的是不要随意猜测妈妈对孩子的爱,如果有需要,当父母的真的可以掏心掏肺,也会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最起码在我几十年阅历中,真没有见过很自私的母亲,所以自始自终我一直深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愿你们都被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