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从玻璃注射器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从玻璃注射器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农村卫生事业是我国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9亿农民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础医疗保障工作,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卫生事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为无数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那就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60年代的赤脚医生演变到如今的乡村医生,从一个布包卷着玻璃注射器,中草药到如今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等等,大大的体现了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大跨越的发展历程和喜人成果。

从玻璃注射器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从玻璃注射器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谈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首先再去回顾和了解一下:“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的名词,指没有固定编制,一般经乡村或基层政府批准和指派的,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医护人员,受当地乡镇卫生院直接领导和医护指导,特点是: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

当时赤脚医生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三是公认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者。赤脚医生的出现,解决或缓解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爱国卫生知识、除“四害”、根除吸血虫病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赤脚医生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反复使用的胶皮管输液器(当时被俗称为滴流管)到如今的乡村医生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等医疗器械,再到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真正实现了高标准,精细化,无污染,环保安全的级别。避免了医疗服务后所带来的次生灾害与疾病的蔓延。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多年来在乡村医生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公共卫生建设,健康档案网络建设,直至到最后一个环节——医疗垃圾的集中处置。真正的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视。

因此说乡村医生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的实行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