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失控或因兩頁紙?綠白“雙胞胎”手冊讓醫生無所適從


疫情失控或因兩頁紙?綠白“雙胞胎”手冊讓醫生無所適從

2020年02月19日14:05,財新記者高昱發表題為《“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羅生門 武漢市衛健委“雙標”令人迷惑》的報道,該報道首次曝出國家衛健委和武漢市衛健委在不明原因肺炎診治標準上的分歧。而醫院執行的結果,可能造成大量患者的漏診、漏治。

據冰點週刊報道,2019年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第一批專家組抵達武漢調查之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與湖北當地專家組共同制定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試行)》,制定的時間,大概在1月3日前後。

《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試行)》中,對於“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的病例定義一共四條:

1、發燒;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4、經規範抗菌藥物治療3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進行性加重。

定義稱:同時具備這四條,不能明確診斷為其他疾病的肺炎病例,定義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如果患者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或有類似病人接觸史,滿足前三條即可。

財新引述一名湖北省屬醫院的醫生評價稱,《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給出的病例定義總體是穩妥的,既重視了病人流行病學史方面的內容,因為第一批病人確實絕大部分都有明確的海鮮市場接觸史,但又沒有拘泥於海鮮市場這一個可能的疫源地,對沒有類似接觸史的病人沒有簡單排除。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方案中的病例定義執行,不會出現大量與海鮮市場無關的病人漏診的情況。

在《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製作的時間節點上,冰點週刊與財新可以互相印證,財新的報道稱,1月4日,武漢市衛健委在金銀潭醫院對當地醫生做了一次培訓,培訓中下發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白色封面手冊)。手冊共收錄有十份文件,第一份是《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試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與湖北當地專家組共同制定),第二份是兩頁紙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

疫情失控或因兩頁紙?綠白“雙胞胎”手冊讓醫生無所適從

據冰點週刊報道,冰點週刊獲取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共有兩個版本,一本為綠色封面,一本為白色封面,綠色封面手冊印有“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字樣;白色封面手冊由武漢市衛健委2020年1月編印(據財新報道)。兩個版本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均由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制定。

綜合冰點週刊與財新的報道可以印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有兩個版本,一本是綠色封面,一本是白色封面,印製時間在1月初,是同時製作了兩個版本,還是先製作了一個版本後來又製作了另外一個版本,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樣做,這是公眾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正是白色封面手冊增加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導致醫院把一些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排除在外,無法得到應有的隔離和治療,並且使傳染擴散和病重病危的可能性急劇升高。

白色封面手冊相比綠色封面手冊,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規定,患者“具備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者”才能夠納入。

其中,“流行病學史”包括4條,患者符合其中一條即可:

1、2019年12月1日以來,長期在華南海鮮市場從事交易活動的商戶、僱傭者和工作人員。

2、2019年12月1日以來,發病前兩週內曾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工、售賣、宰殺、處理和搬運等工作三個小時以上的人員。

3、2019年12月1日以來,發病前兩週內曾在華南海鮮市場有禽或野生動物明確接觸史(觸摸或1米以內近距離觀看等)者。

4、與符合病例定義者共同生活、居住、學習、陪護、同病房的人員或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診療、護理的醫務人員。

至於 “臨床表現”,也分4條:

1、發熱≥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計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4、經規範抗菌藥物治療3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進行性加重。

按照《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不能明確診斷為其他疾病的病毒性肺炎患者,需要同時滿足4條“臨床表現”,再滿足“流行病學史”4條之一,才會被納入。

據冰點週刊報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表示他們並未制《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國家衛健委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個標準的存在,這個標準是武漢後來加進去的。

據冰點週刊報道,武漢一些醫生表示,白色手冊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過於“苛刻”,不利於早發現、早確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嚴格得不得了,根本沒有一個符合(《入排標準》)的。

疫情失控或因兩頁紙?綠白“雙胞胎”手冊讓醫生無所適從

武漢市衛健委1月16日之前的《情況通報》要點

至少從1月3日開始,到1月16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在長達14天的時間內,武漢市大部分醫院都是按照《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執行的,在此期間,武漢市通報病例1月3日為44例,1月5日為59例,此後就穩定在41例,長時間零增長。而且從59例還減少了18例,這18例減少,估計與《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的執行不無關係。一直到1月16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開始執行,武漢市的試行方案停止執行之後,1月17日通報病例才開始增長。

武漢也有醫院沒有照搬執行《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院內報告環節,沒有把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作為必要條件。

冰點週刊的報道描述了一個醫院的診治情況,十幾例病人:大部分人都處在昏迷中,脖子上插著氣管,有的人甚至上了ECMO(人工膜肺),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他們的相似點還體現在肺部CT影像裡:全是白的。

報道引用該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的話說:“就是這樣的病人,也不符合那個《入排標準》。”

該主任堅持把這十幾例全部上報給了醫務處和院感辦。他無視“標準”上報病例的事情很快有了迴響,是來自一位院領導的“嚴厲批評”,“嫌我們報太多”。

後來,醫院有資格做核酸檢測後,他收治的這些病人,超過60%的檢測結果都是陽性——確診新冠肺炎。該主任告訴記者,剩下的陰性患者,有不少已經接近痊癒,同時還要考慮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因素——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也曾指出,核酸檢測試劑質量不穩定,造成很多假陰性。

該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說,“按照《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我們一個都報不上去。”

《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通過什麼樣的決策程序進入到白色封皮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手冊》,醫院執行之後漏診了多少人,併產生了哪些具體的嚴重後果,責任在誰,誰來擔責?雖然抗疫正在關鍵期,談這些似乎不合時宜,但是,如果任由這些責任人在一線指揮抗疫,難保不會出其它問題,最後承擔後果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一個手冊,只不過是一行又一行毫無感情的文字堆壘,但是對於武漢家庭、湖北家庭、全國家庭乃至全世界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家庭來說,卻是血淚盈襟和生死離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