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桥街道:精准施策精心服务助企复工

<table> 新桥街道:精准施策精心服务助企复工

宝安“撑企十条”首笔补贴金“落袋”新桥企业。

/<table>

2月26日,新桥街道德昌电机收到190多万元企业复工防控补贴和专车接送员工返岗复工车费补贴。这是宝安区自发布“撑企十条”政策后,首笔“落袋”企业的“真金白银”。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为助力企业加速复工,缓解企业因复工延期产生的经营困难,深圳各区相继发布暖企惠企政策。2月17日,宝安区推出“撑企十条”,其中为企业使用专车接送员工、采购防疫物资、安置隔离人员等疫情防控举措,提供多项资金补贴。

从“撑企十条”出台到落实的短短10天内,这剂援企“补药”在新桥街道逐渐奏效,助力企业加速恢复元气。截至目前,新桥街道累计复工企业5542家;辖区内街道350家规上工业企业、246家国高企业实现100%复工复产。

区街联动▶▷有求必应全方位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省德昌电机有限公司(下称“德昌电机”)这几天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25日,18辆大巴车为德昌电机点对点接回了广西各地市的员工,第二天,190多万元企业复工防控补贴和专车接送员工返岗复工车费补贴送到企业手中。

“前脚”刚专车接回返岗的外省员工,“后脚”接到由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和新桥街道办送来的百万元补贴,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企业直呼给力。

事实上,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经济保卫战中,援企政策越早落实,越能助企渡过难关,实现经济早日复苏。

自宝安区“撑企十条”援企政策出台后,新桥街道争分夺秒将政策落地:协助华晨阳等112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和扩大生产;对接社保部门,摸清街道“四上”企业2020年1月社保人数及可享受补贴情况;对接区贸促会,为有需要的企业出具不可抗力证明;对接交通部门和客运站,为企业提供用车信息;对接沙井医院,为企业提供上门病毒检测服务;引导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响应减租免租倡议,让企业轻装上阵;协助企业、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申请复工防控补贴、疫情防护专车接送员工返岗复工车费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打通环节、简化程序、用好政策,“撑企十条”实现真正惠企。

针对企业就餐难题,新桥街道利用街道商会餐饮服务业平台,协调德保膳食、新桥熟食中心等12家餐饮企业为复工企业提供配餐服务,降低员工就餐交叉感染风险;针对企业防疫物资不足的现状,新桥为企业提供多家防疫物资供应公司。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用量少、“一罩难求”现象,新桥主动动员辖区内2家爱心企业免费为其他企业“凑单”,直接与生产企业购买后,以成本价给予企业,至今为90多家企业解决共5.8万多个口罩。

与此同时,新桥还组织辖区内职业介绍所、派遣单位召开动员会,宣讲“撑企十条”等奖补政策,鼓励相关机构为企业招兵买马,补足用工缺口。

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新桥街道坚持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双线作战,最大限度变“两难”为“两全”。

精准施策▶▷复工复产步伐从“一路小跑”到“火力全开”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复工,是摆在全体新桥干部面前的考题。”新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答好这道题,需要摸底企业困难,做好服务文章,绝不能等政策。

为此,新桥街道办事处主任牵头企业防控组,自大年初一起开展摸底企业,建立员工健康档案,率先对工业园区开展复工前集中消杀;提前制定企业复工复产对照表,“清单式”明晰操作指引;创新实施员工返岗证,确保不符合返岗的员工无一“漏网”……最快的速度应对疫情的变化,紧紧把握宝贵时间窗口,新桥街道紧锣密鼓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成为“撑企”的底气。

同时,新桥街道以“四个一”工作法,即组建一支有力队伍、建立一套高效机制、明确一个严格标准、创新一个重要凭证,竭尽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的各类企业复产复工,共渡难关。截至目前,新桥街道暖企惠企的减租倡议,共计为企业和相关租户减免租金约600万元,辖区爱心企业捐赠价值上千万元物资助力战“疫”。

自2月21日至3月6日,新桥街道领导班子全员下沉一线,到挂点企业逐一“把脉”,协调解决缺员工、缺设备、缺原材料和资金紧张等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复工复产。这是新桥街道率先全区的又一举措,主动作为、加快作为、有力作为成为该街道的工作底色。

为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坚强后盾,新桥街道领导干部全员化身“三员”,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园区督导员、物资协调员,以挂点服务机制下沉一线,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推动其充分挖掘生产潜力。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新桥街道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如今,新桥街道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已从“一路小跑”到“马力全开”,目前,新桥街道通过预复工申请复工的企业473家,累计5542家企业复工。

精心服务▶▷“三步走”缓解企业用工不足难题

“不做锦上添花,而要做雪中送炭。”新桥街道经科办负责人表示,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两难”,为企业“撑腰”“做主”,及时收集企业意见,纾困解难是当下之要务。

当下,用工不足是许多企业迫在眉睫的现实难题之一。面对企业的“用工荒”,新桥街道从源头着手,实行“三步走”:外引,点对点包车安全运输外省市员工;内扩,牵线核酸检测单位,释放留深员工产能;新招,联系人力资源公司招兵买马,补足用工缺口。

据了解,新桥街道主动服务,落实复工补贴政策,与企业联动铆劲发力。集中组织员工返深、选择有资质的交通运营公司、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备案、出发前安排专人组织员工做好个人健康申报和排查、“一车一档”,每辆车安排专人全程进行监督管理……这是新桥街道制定的《企业集中组织外地员工返深工作指引》,10条措施清晰简练规范此次接人全流程。在新桥街道办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辖区上达电子、时创意、创鑫激光等企业专车也将在本周分批出动,点对点运输外地员工返岗,逐步补齐企业复工缺口。

此外,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新桥街道急企业之所急,指导帮助企业做好防疫消毒、人员排查、安全生产等防控工作,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保障,无后顾之忧。为此,新桥街道组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抽调101名街道工作人员,负责加快指导帮助企业复工。目前,企业组中现场服务指导小组从最初的50个,已增至63个。

如今,街道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已是企业的常客,连日来,他们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制作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企业区域内设置疫情隔离区、企业疫情防疫物资清单表、企业外地返回人员信息登记表等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街道工作人员为企业送政策、指方向、答疑惑,为公司顺利复工、有序防疫和生产帮了大忙。”德昌电机冯士洲表示,企业已购置配备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并设置独立的厂房宿舍作为隔离区,各项防疫措施严格把好出与入的“双阀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