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後房地產調控如何調整,新華社終於定調了


2月25日,新華社發表文章《“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變》,這是在經濟日報發表三篇疫後房地產調控趨勢,更重要的國家媒體發表的最新房地產觀點。

疫情後房地產調控如何調整,新華社終於定調了

新華社文章截圖


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中國經濟的危,更是中國經濟的機!


房地產從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調控為經濟運行的壓艙石,疫情後重新恢復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房地產調控是否轉向,房住不炒定定位是否繼續堅持,又到了歷史性關鍵節點。


2月25日,新華社發表文章《“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變》給出了答案,並且重點指出:“規範發展商業住房租賃市場;深入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動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疫情後房地產調控如何調整,新華社終於定調了

新華社文章重點


新華社文章的幾個重點論述就是:


1.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房價漲幅穩中有落。2020年1月,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環比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這一平穩局面既有房地產調控政策在發揮作用,也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


2.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整體保持穩定,供給端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從需求端看,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剛性住房需求並未消失,只是將延後釋放,房地產市場需求整體穩定,疫情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的總體影響不大。


3.在這一特殊時期,要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繼續“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4.歷史經驗表明,房地產需求端的政策細微變化,很容易引致投資投機性需求捲土重來,使得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付諸東流。


5.近期部分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臨時性支持政策,但“房住不炒”定位並沒有改變。


6.繼續“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規範發展商業住房租賃市場;深入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動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綜合來看,新華社的文章,給出受疫情影響大的供給端政策支持力度較大,而需求端銷售端僅僅是臨時性政策。更重要的是,租賃市場反覆提到,這恰恰就是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關鍵。


房子是用來住的,就是突出房子的使用權價值,也就是自住或者出租價值。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就是是弱化房子的所有權價值,也就是買賣增值的差價。


炒房只能帶來所有權價值的上漲,但是炒房的這些房子都是空置的,沒有帶動下游裝修傢俱家電汽車等等傳單行業的同步發展,最終造成空置率高的鬼城,以及房價作為虛擬經濟在空轉的現象,還很可能抽乾實體經濟的資金造成更大的泡沫。


所以,未來需要拉動使用權也就是租賃市場,徹底解決空置問題,並且通過出租帶動裝修傢俱家電汽車等等行業的同步發展,起到房地產的支柱產業的引擎作用,並且有效解決了多數人的居住問題。


通過穩定房價,租金不斷上漲,最終泡沫消除,這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美房投資俱樂部”查看更多更詳細的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