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認生,甚至在孩子兩到三歲的時候,這種認生的表現仍然非常明顯。

父母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對於陌生人會表現出緊張恐懼的情緒,即便陌生人展現出友好的一面,但是孩子卻仍然不買賬。

比如說,家裡有生人來做客,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表現得熱情一點,但是大多數情況是客人很熱情地和孩子打招呼,但是孩子卻不理不睬甚至還會出現哭鬧的反應。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會認為這是孩子膽小或者是生性害羞。那麼孩子認生到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孩子多大開始認生?

  • 0--3個月

通常情況下,在孩子出生後的三個月以內是沒有人生的表現,有研究表明孩子在這個時期內不具備基本的圖像知覺能力。也就是說,這時候孩子還分不清陌生人和家人的區別,只要有溫暖的懷抱孩子就不會有所排斥。

  • 4--5個月

在孩子出生後四到五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有認生的表現。這是因為孩子已經對於家人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孩子在視覺圖像上以及情感認知上可以對家人和陌生人進行區分。孩子面對熟悉的親人會表現出歡喜的神情,並且安全的依戀關係開始建立。

  • 6個月

在孩子出生六個月以後開始有非常強烈的認生反應,這時候孩子會表現出拒絕陌生人的行為表達,比如說陌生人要抱抱時,孩子會扭過臉不願意配合。

  • 8--12個月

在孩子出生八個月到十二個月時,認生反應變得最為明顯。孩子拒絕陌生人的行為表達會更加強烈,比如說有明顯的哭鬧反應。而在此後孩子認生的反應會逐漸減弱,不過,雖然有些減弱,但是孩子在四歲以前仍然對於陌生人或者是陌生的環境保有緊張感。

什麼是陌生人焦慮?

心理學上把嬰幼兒在與陌生人接觸時表現出緊張戒備的情緒反應稱之為陌生人焦慮,這與孩子和熟悉的家人接觸時表現出的積極回應有明顯不同的。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看起來陌生人焦慮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但是事實上這是孩子社會化行為的萌芽。孩子習慣了熟悉的對象和環境,對於陌生的環境刺激有所警覺。陌生人的出現打破了孩子已經適應的生活環境狀態,促使孩子和社會有了更多的接觸和聯繫。

從習性學角度來看,本能地迴避陌生的環境刺激是一種程式化的行為表達。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對於外界環境的認知越發的豐富,這使得孩子對此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

當孩子認為遇到了超出舒適區的認知時,孩子自然會表現出恐懼緊張的反應。

父母怎麼改善孩子認生的表現?

1.給孩子留出接受的時間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認生的行為表現時,不要強勢地勉強孩子做出積極的情緒回應,適當地留出孩子接受的時間,當孩子適應了陌生人的出現時自然會做出親暱的舉動。

如果家長一味地勉強孩子向陌生人打招呼,那麼孩子很可能會將這種社交互動當成是一種心理負擔,進而產生牴觸迴避的行為反應。

2.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當陌生的阿姨與孩子打招呼時,對於阿姨而言,小孩子是柔弱可愛的,與孩子打招呼自然會毫不費力,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陌生阿姨是力量比自己強的陌生人,那麼孩子由此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也在情理之中。

當家長們可以結合孩子的成長節奏來看待孩子認生的行為表現時,順利的引導孩子改善這樣的行為習慣也就有了基礎保障。

同時,父母們也應該對此抱有足夠的耐心,陪孩子一起克服心理的恐懼。

3.家長應該做出積極的示範

在有陌生客人來到家裡時,父母們可以陪在孩子身邊一起向客人打招呼。這樣看起來很有儀式感的一幕會讓孩子覺得很有安全感,有父母在身邊孩子的行為更加能夠受到鼓舞。

同時父母得體的言行舉止是孩子良好的行為示範。當父母積極的回應對方的情緒表達時,孩子也會受到感染,對於向陌生人打招呼的行為不會過多的表現出牴觸或者是反感。

在孩子的心裡會因為父母的積極回應,內心焦慮感有所降低,並且增加了對陌生人的信任度,更加容易做出友好的回應。

孩子有認生表現時父母常見的應對誤區

1.指責孩子膽小害羞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當孩子對陌生人有牴觸情緒時,家長們會覺得很尷尬很沒面子。

於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會當著外人的面指責自家孩子太膽小了,父母的這種行為無異於為孩子貼上了膽小害羞的負面標籤。這在潛意識裡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發展,讓孩子傾向於認為自己真的是生性膽小,顯然這對孩子是一種錯誤的貼標籤、下定義的教育誤導。

2.強迫孩子做出改變

通常情況下,家長們為了緩解尷尬的局面會勉強孩子去主動打招呼,家長的勉強讓孩子對於陌生人的接觸感到很有壓力。

這種被逼迫的壓力感,讓孩子對於正常的社交產生了負面認知,另外父母的強迫也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於陌生人的接觸更為排斥。

3.忽視孩子心理的安全距離

當陌生人直接要求與孩子擁抱時,孩子會表現出哭鬧的反應。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哭鬧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求抱抱的要求忽略了孩子正常情況下的心理安全距離。即便是成人對於陌生人的擁抱也會感到反感,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才會讓彼此感覺到舒適。

孩子認生是膽小?其實是陌生人焦慮,父母正確做法不勉強Ta打招呼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孩子成長階段中有認生的反應是很正常的。

父母適當的干預很有必要,但是如果只是以父母的認知來衡量孩子難免會有一些強人所難,尊重孩子成長中每一步的節奏感,才能避免揠苗助長的尷尬情況發生。

大家對於孩子認生的行為表現有哪些看法呢?對此又有哪些教育經驗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