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不負我心 不辱使命——隔離病房十四天所感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是我離開隔離病房的第一天。本以為沒日沒夜的忙碌了半個月,身體極度疲乏,一旦放鬆下來會睡個昏天黑地,沒成想生物鐘是個可怕的東西,5點多鐘,我就準時醒來,雖然離開了隔離病房,也還是在想著昨晚是不是又收患者了,有沒有重患呢?工作的時候忙的沒時間去思考去整理,一閒下來,這段時間的所經歷的事情也都紛湧而來。

2月14日中午我從單位返家的途中接到護理部電話,詢問我是否願意承擔發熱病房護理組組長的任務,如果可以需要馬上上崗。我毫不遲疑的回答沒問題。非典的時候我還是一名護士,就曾經參加過發熱門診的工作,這次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護士長更加義不容辭,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遞交了請戰書。

不負我心 不辱使命——隔離病房十四天所感

在和曲穎護士長短暫的交接後我就立即上崗。2月15日,一位大娘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是陽性,快下班的時候我早早的等在緩衝區的門口,怕年輕的護士們緊張害怕。沒成想她們出來以後只是碎碎地和我述說著這個大娘怎麼的不聽話,像個孩子一樣,明明腿腳不好使,非要下地,還不在屋裡呆,總要出去,她們怕大娘摔著,只能抽出一個人看著。另一個病室的患者怎樣的焦慮,一遍遍地按鈴,找她們說話。如此總總,所說的擔心的都是病人的情況,看著她們年輕漂亮的臉上留下的一處處紅色、紫色的印痕,我有的只是心酸和心疼。接下來的幾天高齡重症患者持續不斷,護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護士們一邊要及時觀察病情,隨時做好搶救病人的準備;一邊要為臥床的患者翻身拍背,更換紙尿褲,喂水餵飯;還要擔心腿腳不太好使,時常想下地走動的大爺別磕著碰著摔著。查房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0歲的大爺,家裡的兒女都非常孝順,也非常惦記老人,和醫護人員說老人家雖然年事已高,聽力不太好,但是視力還不錯,可以看字進行交流。醫生護士都很喜歡這位老人,查房時護士和我說老人家在鬧脾氣不肯吃飯,水也不喝。我就讓護士拿來紙筆,寫上“你的女兒很惦記你,等化驗結果出來就會接你回家,你要好好吃飯”。拿給老人看時我望著他看信的眼睛逐漸增大,眼神煥發出光彩,最後衝我點點頭,我強忍淚意。老人的床旁放著一摞紙,這幾天護士都是用這種方式和老人家交流的。

不負我心 不辱使命——隔離病房十四天所感

2月17日病房裡的一名疑似患者因為原有基礎疾病太重而不幸去世。雖然老人核酸檢測是陰性,但因為在隔離區內,家屬不能進到病房,只能由醫務人員為老人穿衣料理。當班的醫生是消化二的劉穎主任,護士是ccu的李楠和兒科的張多,她們說“見過無數生死,但為逝者穿衣還是頭一回。內心真的很害怕,也為老人的離世而傷痛。看到老人的兒子感激而又無助的眼神時,更加心酸,也堅信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

一天晚上十點多,從對講機裡接到發熱門診的通知,又有一名重患要入院。這時的隔離病房已經有7名患者,其中一名是重患,兩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患者,再來一個重患,隔離病房裡的兩名護士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護理工作。當時我和白班清潔區的護士還沒有離開,當即力斷,由外組夜班清潔區的護士進到隔離區繼續工作,我和白班的護士承擔外組的工作。等到搶救工作告一段落,已是深夜,我發微信把科室的情況彙報給護理部鄒文婷總護士長。令我沒想到的是鄒總很快就給我回電話,說她一會兒就會趕到醫院。凌晨一點多鄒總趕到醫院,和我商討人員調配的問題,鄒總離開時已將近三點。非常時期每個人都為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承擔發熱病房的護理工作是我擔任護士長以來面臨的巨大考驗,高齡患者多,重患多,沒有家屬陪護是一方面。因為疫情以往的一些工作制度和流程在這時已經不適用了,很多事情是在以前的工作中不曾發生的,沒有經驗和章程可遵循,新的流程和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有一天因為突發事件,我在凌晨三點多鐘給護理部張淑鳳主任發微信,同樣令我沒想到的是張主任立即就回復了我的微信。第二天看到主任疲憊的狀態,我滿懷愧疚。別人告訴我主任從過年到現在一天都沒休過。很快在護理部的幫助下,新的規章制度和流程制定出來,工作逐漸走向正軌。我想到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因別人為你承擔了風雨!

短短的十四天,我也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關心、幫助和支持,請領物資時器材科張斌仁科長一路綠燈,儘可能可著發熱病房供給。耗材物品不夠,21病區,19病區,ICU等等各科室都伸出援助之手。後勤倉庫定時就給送來生活物資,營養部的餐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口腔科也送來了慰問品等等不一而足。

收回思緒,天色已亮,我站到窗前,看到外面下著鵝毛般的雪片,想著本應是美好的一年卻因疫情肆虐,而顯得格外冷清蕭索,希望隨著這場瑞雪的到來,能夠把病毒淹沒在這片潔白之下,春暖花開時,你我共敘友誼,家人共敘天倫,一切依然美好!

2020年02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