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各位爸爸妈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看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儿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的发展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注意的选择性,分配性和计划性都有所发展。首先选择性方面,儿童更善于有意识地注意刺激中那些与目标有关的方面。换句话说,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增加,其次,善于分配注意了。例如,要求儿童对不同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5岁以下的孩子只能对一个维度进行分类,要么按颜色,要么按形状,无法进行转换。而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可以进行转换,尤其是三四年级,儿童的转换灵活性会有很大的发展。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让孩子停止做一项事情,儿童会有一定困难,因为儿童的灵活转换能力还没发展起来。最后,儿童注意的计划性在小学会有明显提高。与幼儿相比,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浏览、描绘详细的图画和书面材料,并找出其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包含多个部分的任务中,他们能按照某种顺序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而且注意的外部表现很明显,比如双眼直视,眉毛上扬。因此引导孩子注意力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兴趣、材料的直观性、儿童的情绪态度调动儿童的无意注意,而且要防止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以前,儿童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为主,比如一首儿歌,一首古诗,听了多次以后,就能背诵出来,但是这时儿童的记忆是无意识的,通常并不理解背诵内容的含义。然而到了小学,儿童有意识记忆,理解记忆逐渐占有主导地位,机械识记和理解记忆的效果都随年龄而提高,但理解记忆效果更好。幼儿基本上不会自发地使用记忆策略,8岁左右处于过渡期,10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能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比如,儿童知道不断重复记忆材料直到记住,这叫复述策略。复述是儿童使用较早的一种记忆策略。在5~1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地使用复述法进行记忆的儿童越来越多,超过一半的7岁儿童、85%的10岁儿童都会采用这种策略,而且采用这种策略进行记忆的效果也更好。到了小学高年级,就是11岁时,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使用这种策略。儿童较晚才会运用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找出识记材料间的意义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进行记忆。比如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好地实现组织策略的方式。小学三年级左右的孩子,儿童还不能自发地运用这种策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策略。例如,让儿童识记下列材料:桌子、椅子、筷子、盘子、鲜花、青草、树木,如果运用组织法,就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分成三类:家具、餐具、自然事物。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才会有意识地运用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就是通过联想等方式为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地“加上”一些联系,从而使之成为有意义联系的材料,以便于识记。比如,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这叫谐音联想法。这些策略都可以通过训练实现灵活运用的目的,尤其小学生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使用这些策略和所谓的记忆术。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关于思维,6-11岁儿童的思维抽象性有了很大发展。儿童知道一个事物经过变化之后,还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比如儿童知道一块胶泥在改变形状之后,还可以再变回原来的形状。儿童知道一个维度的变化会被另一个维度的变化所补偿。比如,儿童会指着一块小而厚的胶泥和一块大而薄的胶泥说,这块胶泥虽然大了,但是变薄了,那一块虽然小了,但是变厚了。儿童的分类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刚开始只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分类,比如颜色,形状,慢慢地可以根据抽象特征分类,比如用途和功能。然而,整体上,6-11岁儿童的思维表现出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特点。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的教材通常是图文并茂。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逐步发展,这时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我们经常说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其实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思维的发展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比如,一二年级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不需要借助图片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再比如,在推理任务中,有颜色和长度不同的小棍A,B,C配对给儿童看,其中,“A>B,B>C”,要求他们在心理上对A和C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结果,直到8岁左右,儿童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他们看到小棍A比B长,小棍B比C长,从而在心理上做出推论:小棍A比小棍C长。然而,如果题目换为“如果A>B,B>C,那么,A与C是什么关系?”,许多儿童可能会有困难,因为这类问题脱离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是对抽象符号的操作或运算。因此小学期儿童还不会像青少年和成年人那样,脱离具体的事物或形象,对假设性的、抽象的问题进行运算,或者还很难以假设的形式完成这个任务。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相信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极其关注的。让孩子爱上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了什么而学的问题。

这里我想谈两点,首先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这种活动能使个体获得满足, 也是对个体的一种奖励和报酬,个体从事这种活动时不需外力作用的推动。比如,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满足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这些都属于内部动机,而外部动机比如,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这些都是外部动机。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和力量。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说,好孩子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为什么内部动机这么重要呢?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孩子的基本需要都能满足了,他们更在意高级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我们现在的时代文化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多元,不再去崇拜某一个固定的生活和活法,各种各样的活法都会存在。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内在和外在匮乏特别多,我们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外在的刺激,比如生存的压力,权威的认同。有一次,我和我儿子聊天,我说我小时候学习特别用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来到大城市,才能来到北京。结果儿子说,那我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我就不用努力了吧。所以就会发现我们那个年代的学习动机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了。所以总是出现家长对学习很急,但是孩子不急的状况,因为这个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需要。现在的孩子不再出于匮乏感,而去做很多事情。他们比我们天然就有安全感和内在的满足感,他们得到的爱和肯定比我们多得多。因此他们既没有生存的压力,也不需要得到权威的认同。那这个时候什么才能激励他们呢?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现在的孩子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有很好的满足,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认知、审美、归属感,意义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说,孩子们如果爱学习的话,他一定是内在的动力被激活了。我们看现在的学霸和以前的学霸,现在学习好的孩子,也会是一个特别有主见,很会玩,各方面都很优秀,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而我们以前的很多学霸,被称为书呆子,只是学习好。这个就是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激发出来的不同状态。一个真正的学霸,一定是他真正爱学习,他从学习里面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而且他的坚韧性和持久性也特别好。而外在动机激发的孩子,一旦达到目标,很容易就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就会充满迷茫。北京大学的徐凯文老师发现北大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他们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到。“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这样的一个现象,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外部动机,而不是内部动机。
概括来讲,如果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那么孩子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意义感都会比较强。

6-1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那如何激发内在动机呢?就是要发现并扩大孩子的优点和兴趣,并让孩子有成功体验,这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力量感,让孩子找到由内而外的力量。

换句话说,就是要守护好孩子的渴望和热情。有一位老师曾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就是他发现一个学生,对于种植养护植物非常感兴趣。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包括他的生物的成绩都很差,但他喜欢动手操作。老师呢就给他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是让他照顾班里的5个花盆。老师给他提供了花盆、土和一些工具,还给他一些植物的种子由他来种植和照顾。结果孩子在照顾植物的过程当中,把班里的环境也美化了,同时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同学们说,哇你还会做这个呢,那么你怎么知道这个什么时候要浇水?你怎么知道他的这个种子需要什么样的发芽的条件?你怎么知道这时候要除草,那时候要去施氮肥或者是钾肥。结果这个孩子会现,当他要把这个植物养护好的时候,他需要更多的生物知识,这些生物知识会帮他,把这个植物养得更好。结果他在学习植物知识的时候,他发现其实学知识也没那么枯燥,也没那么难,他找到了一种持续的探究的学习动力。最后,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居然在他们班,生物成绩考到了第一名。上面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抓住孩子的兴趣,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时候,注意合理使用奖励,避免将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避免德西效应的发生。

简单地来讲,就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就不要使用各种外在奖励。这个德西效应讲的是,有一个老人,到一个小山村去休养。他的后花园非常漂亮,希望能够有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可是因为他的花园非常漂亮,于是就有很多小孩子在此玩耍,打闹,声音非常吵闹。这让老人休息不好。为此,他感到非常的苦恼,他哄赶,修栅栏都没有效果。后来他苦思冥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某一天,这位老人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在此玩耍,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为此我要奖励你们。你们在此尽情的玩耍,尽情的吵,谁的声音大,谁玩得最高兴,我就给谁奖励十块钱。孩子们没想到吵闹居然可以有奖励,多开心呀!当天,老人给了声音最高最洪亮的人十块钱。这样过了几天,孩子们每天都很开心。但是几天之后,老人找到孩子们说,孩子们,我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多钱了,所以说你们在此吵闹声音最大的人,我不能再给你们十块钱,只能给你们五块钱!孩子们心里不愿意,但是总算还有五块钱可以拿,因此还是继续在这里玩耍。就这样又过了几天。老人又找到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愿意在一起玩儿就玩儿吧,我只能给你们一块钱了。这时,有一部分孩子说我辛辛苦苦在一起玩,才给一块钱,我不玩儿了。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真的没有钱了,没那么多钱了,因此你们愿意在这儿玩儿就玩儿吧,可是我没有钱再给你们了。孩子们一听不干了,我辛辛苦苦在这儿玩耍,让你高兴,让你快乐,你一分钱都不给我们。我们不在这玩了,我们换个地方玩儿去。于是不需要老人的哄赶,孩子们就再也不在此玩耍了。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不要用外部奖励;当然如果是一些不好的行为,采用外在奖励的方法使行为消失是个很棒的主意。

关于孩子的学习,第二个我想分享的是,孩子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表达的是对父母无声的愤怒和反抗。比如有一位家长,她是名校英语系毕业。千百次地跟孩子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马云就是学英语的。如果你学好英语,就可以像马云一样,我会好好奖励你。并且手把手教孩子学英语,孩子一丁点的错误在她面前都会现出原形,被纠正的不厌其烦。孩子经常可怜兮兮地问妈妈,我可不可以玩一会。都被她严厉喝止,理由是不务正业。有这时间怎么不去做作业,怎么不去学英语。在她长期孜孜不倦的帮助下,她儿子的英语成绩,终于排到了全班倒数第一。用她儿子的原话说:看到英语书就很烦、只想睡觉,听英语课注意力没办法集中,看英语老师讲课,好像自己聋了一样,只看见嘴在动,没有声音。这个案例里父母的过渡控制引起了孩子的反抗。还有的孩子通过学习问题帮助父母调节关系。比如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来到咨询室,谈到儿子带给她的烦恼,气呼呼地说到“做作业就像要了命!哄、骗、骂,气极了打他两巴掌,都不行。明明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非要拖到12点1点。上了一整天的班回来,累到虚脱,还要为了做作业和他斗,真的很崩溃”。后来咨询师问她8岁的孩子“你怎么看爸爸妈妈总是为了你的学习吵架?”结果孩子说,“我是他们的借口,没有我的学习问题,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说话。”“因为每次我妈都用我的学习做借口,她想叫我爸回家,我爸不回,每次必须说我又怎么怎么不听话,要他回来管,他才会回来。”孩子气鼓鼓的说。这里我们看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实是父母的关系问题。所以很多孩子出现的学习问题只是表象,深层的是父母本身的问题。因此

,我一直反复强调父母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父母没有成长好的话,孩子很可能会称为问题的出口,因为孩子天生在情绪方面极其敏感而且极其愿意帮助父母,以获得父母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