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古代醫者“六不治”原則:驕橫不講理不治,信巫不信醫不治!

醫者父母心,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但對於醫生而言,卻不是什麼病人都想治。尤其是近年來醫患矛盾越來越大,就可以看出,醫生也是高風險的職業。

春秋時期的神醫扁鵲,他治病有個原則,有六種病人,即便給再高的報酬也不醫治。後來這逐漸成為古代醫者不成文的“潛規則”。

古代醫者“六不治”原則:驕橫不講理不治,信巫不信醫不治!

第一種:驕恣不論於理

醫者治病,需要病人配合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如果病人驕橫不講理,不聽醫囑,最終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砸了自己的招牌。

第二種:輕身重財

扁鵲認為,如果一個人對錢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健康,即便神醫也無能為力。

這一點對於現代人來說尤為重要,許多人為了工作拼命加班,絲毫不顧身體健康,到了中年才發現身體垮了,賺了錢也沒機會花,只能追悔莫及。都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為了金錢犧牲身體健康,實在得不償失。

古代醫者“六不治”原則:驕橫不講理不治,信巫不信醫不治!

第三種:衣食不能適

衣食不能適如何理解?衣,就是根據四季變化,及時更換衣物,身體不受寒氣入侵。食,就是節制飲食,病從口入,暴飲暴食或食物不衛生,都可能加重病情。如果病人不能忌口,再多藥物也是徒勞。

第四種:陰陽並,藏氣不定

古代醫術中陰陽即是氣血,如果一個人氣血換亂,五臟六腑功能顛倒,神仙難治。

古代醫者“六不治”原則:驕橫不講理不治,信巫不信醫不治!

第五種:形羸不能服藥

一個人如果到了藥物都吃不下的地步,說明他已經病入膏肓,此時再醫治已經為時已晚。

第六種:信巫不信醫

有些人迷信的人,相信鬼神更甚於醫生,對於醫生的遺囑也不放心上,一心求神拜佛,希望神仙顯靈。對於這類病人,醫者不必浪費時間在他們身上。

古代醫者“六不治”原則:驕橫不講理不治,信巫不信醫不治!

後來這六條原則成為了古代醫者的“潛規則”,到了明朝時期,有一位醫者在這個基礎上,又加了兩條,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其一,諱疾忌醫者不治。就診時隱瞞自己的病情,容易讓醫生做出錯誤的判斷。

其二,操欲慆淫者不治。過度放縱自己的慾望,只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藥物多吃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