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點擊上方“CSDN”,選擇關注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作者 | 小謙

最近幾天,小米的招股書在科技圈內瘋狂刷屏。6月11日凌晨,小米集團在證監會網站公開發行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小米即將成為中國第一家發行CDR的新經濟獨角獸公司。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本次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透露,作為創始人的雷軍持有約31.4%的股份。如果小米上市後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雷軍的身家將達314億美元,甚至能超過王健林,逼近李嘉誠,身家一下子水漲船高。

小米的成功讓雷軍從一名IT老兵+互聯網投資人,成為上市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小米帶給他的榮耀和成就是空前的。然而在小米獲得這麼大成功的環境下,雷軍的起點——金山軟件,雖然已經是上市公司,但整體的發展情況就稍顯遺憾了。

根據金山軟件發佈的2018年Q1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金山軟件第一季度總營收約12.6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營收12.12億元同比增長4%。歸屬母公司擁有人溢利為1.1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38億元同比下滑50%。

作為金山軟件的主要業務:遊戲、雲服務、辦公軟件就像它的的三輛馬車,只不過各自跑的速度有快有慢,在第一季度網絡遊戲總營收約為6.3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8.17億元同比下滑22.64%。其中來自網絡遊戲收入部分佔比公司總營收約50%,雲服務收入4.19億元,辦公軟件收入2.12億元,分別佔比總營收33%、17%。

在雷軍待了16個年頭後,2007年金山終於實現上市,時隔11年,金山軟件的發展並未獲得更大突破。為什麼雷軍新創辦的小米可以越來越厲害,金山明明資歷更老卻無法再往前前進太多呢?在恭喜小米的同時,我們也通過分析金山為啥無法再突破,來說明下小米成功的不可複製性。

WPS國內市場佔有率不低,但收入跟佔有率不成正比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與小米主營業務對應的智能手機市場相比,金山主力產品WPS面向的是辦公軟件市場。不管是用戶規模還是付費能力,註定都不是在一個天花板之下。

有2016年的數據顯示,WPS辦公軟件用戶佔國內辦公市場用戶總規模的27.81%,是國內最大的國產辦公軟件及服務提供商。在中國辦公軟件市場上除開Office,WPS應該就是唯一的主力服務商。然而,市場佔有率不低的WPS卻不能給金山軟件帶來高額的利潤,收入甚至都不及微軟Office的零頭。

4月27日,微軟公司公佈了截至3月31日的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微軟2018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68.19億美元,運營利潤為82.92億美元。主要靠Office產品的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業務收入達90億美元,增長17%,消費級 Office 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12%,消費級 Office 365 訂閱用戶總數增長至3060萬,得益於企業級 Office 365 服務收入增長42%。

相比之下,金山軟件的WPS不管是營收規模還是付費用戶規模,都要比Office差太多。微軟的Office能創造這麼大的經濟價值,為何金山軟件的WPS就不能呢?原因有兩點。

其一:用戶量雖多但日活躍度達不到巨頭流量級別,流量廣告生意做不大。

WPS作為一款辦公軟件,雖說也積累了一批用戶,但是用戶的日活躍度並不高。由於它的定位就是個辦公工具,這也沒辦法讓它像其他社交平臺一樣,擁有龐大的活躍度積極的用戶,這也讓用戶不願意花更多時間去體驗它的其它功能。

用戶量的活躍性不高,自然不能給它帶來超高的廣告盈利。拿騰訊的微信來說,去年發佈的2017微信數據報告:日活躍用戶達9億、日發消息380億條。微信擁有這麼龐大的用戶量,這麼積極的活躍度自然帶給騰訊的利潤是無法估量的。

像互聯網平臺都是擁有大批的用戶,利用大批用戶的活躍度賣廣告來創造經濟來源,WPS的定位無法讓用戶在平臺上有更多的互動,因此想要實現由流量帶來廣告的目的不夠理想化。

其二:WPS想學Office的收費模式,然而在中國行不通。

WPS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它的免費,並且使用起來方便。Office雖然好用,但一個是軟件包體特別大,另外一個就是破解成免費的步驟,對於一般人來說有些複雜,而且很多功能還需要用戶花錢體驗,這在提倡免費的中國互聯網行業,Office的收費是不服水土的,WPS抓住了這個中國化的機會順勢崛起。

WPS一開始用免費的模式在中國佔據了市場,但一旦它學習Office增加付費模式,就註定了它的無法成功。如果WPS強制改成收費,那這就讓用戶缺失了一個拋棄Office轉用WPS的理由,用戶為什麼不用更官方更好用的正版產品呢?

因此由於中國網民要用辦公軟件也不是非WPS不可,所以真正為WPS增值業務付費的消費級用戶,最終還是少數,WPS增值業務的天花板特別明顯,這也導致WPS的收入無法和Office的收入相提並論。

金山遊戲錯失手遊發展黃金時期,純粹靠《劍網3》吃老本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作為金山軟件營收的主力軍,金山遊戲現階段的發展有點讓人失望,Q1財報上也顯示業績相較去年同期8.17億元同比下滑22.64%,這實在是下降得有點多。作為曾經遊戲公司的佼佼者,現在與騰訊、網易的差距越來越大,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明明有紅利全力發展手遊,而金山遊戲錯失這個黃金時期。

根據IDC去年發佈的《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指出實際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人民幣,達到2036.1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移動遊戲銷售收入1161.2億元,佔總額的57%;端遊、頁遊銷售額比例有所減少。

作為很早就在做遊戲的老團隊,金山也的確有機會可以在手遊市場剛剛起來的時候發展手遊,但直到今日,手遊市場已經超過千億,金山卻很難在手游上面有太多的營收佔比,雖然其產品的口碑也不錯,但沒有打造現象級遊戲,這不失為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一旦錯過了這個黃金市場,金山遊戲無疑錯過了幫助整個金山軟件營收翻倍的一個機會。

第二:守著《劍網3》啃老本,新遊戲後繼無力。

《劍網3》作為金山旗下西山居自主研發,至今上線時間已達 8 年,是金山遊戲業務的重要支柱。2017 年,此款遊戲的重製版上線,在 24 小時內用戶總數增長 43%,並帶動去年收入同比提升 32%。可以說這款遊戲對於金山遊戲來說起著頂樑柱的作用,但是現在這一核心遊戲就被其它熱門遊戲搶佔用戶。

如果說金山遊戲跟騰訊比,金山的確沒啥優勢,因為騰訊龐大的用戶流量是金山遊戲缺少的;但是網易雖沒用戶流量卻能在遊戲上跟騰訊抗爭,靠的就是自身不斷推精品遊戲,它能隔段時間就推出一款現象級遊戲,這給網易帶來了龐大的收益,而金山遊戲卻不能。

比如現在大熱的吃雞遊戲《絕地求生》深受用戶的喜愛,然而金山遊戲卻沒有推出能與之相抗衡的遊戲來搶用戶,甚至可以說新遊戲後繼無力。面對遊戲市場的大變化,加上自身的內憂外患,難怪金山遊戲會下降的這麼快。

金山雲發展可圈可點,但趕超阿里雲騰訊雲難度大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雖說WPS和金山遊戲的發展都有不足,但是近幾年來金山雲的發展就算是金山軟件的一個亮點了。去年權威研究機構IDC發佈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數據顯示,阿里雲營收5億美元,佔據47.6%中國市場份額;騰訊雲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

雖說市場份額排第三還是不錯,但是金山雲的增長速度卻減慢了。

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它的季度增長還能基本保持在100%左右,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以來,增長速度下滑明顯。第四季度,金山雲的同比增長速度為57%,創下增速新低,這並非一個好的跡象。因為按照一般的情況,金山雲鎖定的客戶量應該是越來越多,並且雲的使用量正常情況下也應該是在保持增長。按照目前金山雲這個環比的增長速度,可能意味著金山雲的客戶總量的增長很一般。

另外目前阿里雲、騰訊雲仍然憑藉自身強大的優勢佔據一、二位,尤其是阿里雲佔據絕對性的地位,短時間內金山雲要增加用戶量搶市場份額還是很難。

金山軟件並非雷軍親兒子,精力有限不能親力親為

千億小米,同是雷軍的金山為什麼被甩十幾條街?|暢言

雖說雷軍也是金山軟件一步一步發展的核心成員,但是相對小米來說,雷軍並非是金山軟件的創始人,作為一個股東要想改變金山軟件的發展規劃還是受限的。小米的身上有太多雷軍的風格,這就是為何一提小米就想到雷軍,就像Apple跟喬布斯的關係一樣,足以看出可見小米成功的發展道路上,雷軍起到了絕對性的領導作用。

反觀金山軟件,雷軍沒辦法也不能像發展小米模式一樣去改變它,因此註定了金山軟件至今都沒有小米成功。

在小米身上投注那麼多精力跟熱情的雷軍,在金山軟件的發展上肯定還是會有力不從心。尤其像金山軟件作為一個傳統的互聯網企業,雷軍能夠盡力守住金山軟件目前的成就也實屬不易了,要想改變金山軟件的戰略發展還是存有太大挑戰跟風險,雷軍只怕也不想讓金山這艘巨輪承擔太大的風險。

面對自身發展出現的問題,金山軟件雖說有進步,但是退步也是明顯的,這就是為何提及雷軍,小米的光環遠遠超過了金山軟件。雖說金山軟件也是雷軍成功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來說它的發展確實比不上小米了,只能希望金山軟件快點調整好發展方向跟策略,畢竟老牌企業還是有實力的,關鍵是如何快點從競爭中突圍了。

作者:小謙,互聯網觀察員,多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

「暢言」是 CSDN 公眾號專門開設的評論類欄目,針對當前業界發生的大事以及行業痛點,面向所有互聯網從業人士,專注於「百家爭鳴,各抒己見」。我們相信觀點愈辯愈明,擺此擂臺,等你來戰!只要你的邏輯表達清楚、專業,數據引用準確、可靠,角度獨特、話題前沿深入,歡迎投稿,一起暢所欲言!

徵稿啦!

CSDN 秉持著「與千萬技術人共成長」理念,不僅以「極客頭條」、「暢言」欄目在第一時間以技術人的獨特視角描述技術人關心的行業焦點事件,更有「技術頭條」專欄,深度解讀行業內的熱門技術與場景應用,讓所有的開發者緊跟技術潮流,保持警醒的技術嗅覺,對行業趨勢、技術有更為全面的認知。

如果你有優質的文章,或是行業熱點事件、技術趨勢的真知灼見,或是深度的應用實踐、場景方案等的新見解,歡迎聯繫 CSDN 投稿,聯繫方式:微信(guorui_1118,請備註投稿+姓名+公司職位),郵箱([email protected],寫明投稿+作者+文章名,並附作者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