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全員“品牌聯合創始人”,度小滿給出金融科技做品牌的答案

全員“品牌聯合創始人”,度小滿給出金融科技做品牌的答案

文 | 李永華

來源 | 智能相對論(aixdlun)

處在浪潮中的金融科技,大家往往更關注於它們的技術角逐,從而忽視了理想與情懷。其實那些擁有品牌優勢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著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勢能。

剛剛從百度分拆出來的度小滿金融就是如此。5月21日,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度小滿迎來首個品牌日,百度高級副總裁、度小滿金融CEO朱光在品牌日當天邀請全員成為“度小滿品牌聯合創始人”。

讓全員都來為品牌負責,度小滿打造金融科技品牌的決心不可謂不大。其背後根源,在於大浪淘沙的金融科技公司除了用戶量增長、技術歷練,存在的價值以及社會意義也成了繞不過去的話題。

度小滿,要做金融科技的“熱源”?

利率、收益率、壞賬率……這些金融的核心詞彙讓金融科技這個行當歷來不如其他領域那麼重視品牌建設,某種程度上,與金錢、利益打交道的行業屬性,讓金融科技顯得有些冰冷。

注重品牌建設的度小滿,在嘗試於技術、用戶量這些硬核指標之外,從軟實力層面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要做金融科技的“熱源”。

而度小滿,可能一開始就比其他金融科技大佬更加具備做品牌的潛質,這一方面是來源於創始人朱光的調性,另一方面又與度小滿的前身百度金融一貫強調金融的社會價值有關。

1、朱光,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2018年剛好是度小滿CEO朱光入職百度第10個年頭。2008年12月加入百度以來,朱光先後任公關部高級總監、百度副總裁、百度高級副總裁,曾負責百度市場公關、政府事務和百度新聞等多項工作,在建立和提升百度公司品牌和產品知名度、美譽度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一個與品牌打了多年交道的百度高管,2015年朱光全面負責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時,就強調百度金融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機制。2016年9月1日百度世界金融科技分論壇,朱光表示,百度金融要成為一家真正意義的金融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升級傳統金融,實現普惠金融的“夢想”。

關於“夢想”、“信仰”、“共贏”之類的詞彙在朱光的公開發言中提到過多次。在金融科技領域,朱光可能是一個更具備理想主義情懷的高管。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帶領百度金融創造良好的業績。百度金融服務事業群組成立之初,朱光迅速整合金融業務,並帶領團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支付體系、風控體系、技術系統、銷售鏈條等基礎系統平臺的搭建工作,快速形成了覆蓋金融服務各個領域的業務版圖。

隨後幾年間,朱光主導百度金融完成了百度錢包激活用戶過億、與農行共建“金融大腦”、超400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等里程碑事件。理想主義+現實能力,是朱光的兩面。

2、冰冷技術造就的金融科技,度小滿帶來了情懷

金融科技這個行當沒什麼複雜的邏輯,更低的利率、更好的收益回報、獲益更多的一攬子技術解決方案等,這些與錢直接掛鉤的服務內容本質上都是數據衡量,唯結果論,不如其他服務領域那樣還可以有許多軟性因素。

這致使金融科技領域大多數企業都熱衷於談技術、談利益、談版圖、談估值,少有人關注品牌的建設,關注理想和情懷。

從做企業的角度這本沒有錯,但回過頭來想,金融領域的許多事情原本都是一種託付關係,把金錢這種人或者機構最核心的利益託付給別人,它也需要情懷,需要信賴和被信賴的合作關係。

這正是度小滿塑造品牌要做的。其企業文化,是“致力於用科技為更多人提供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其企業願景是“成為人們最信賴的普惠金融科技公司”,其使命還是“用科技為更多人提供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

文化引領是度小滿金融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文化對於度小滿企業經營、科技創新、用戶服務以及踐行社會責任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誠然,掙更多的錢、做更大的市值是做企業的必然追求,這是度小滿的“現實”,但率先在金融科技領域談論品牌、談論“信賴”的度小滿,追求的還有行業的理想:沒有信賴,金融科技可能不復存在。

這種文化引領也已經被社會所認可。2018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第五屆普惠金融論壇上,朱光獲得2017年度中國金融科技最具影響力人物獎,百度金融摘得2017年度中國金融科技最具影響力品牌獎。如今,品牌的力量在度小滿身上延續。

全员“品牌联合创始人”,度小满给出金融科技做品牌的答案

“無感知”是金融科技終局,但品牌要“強化感知”

幾年前,金融科技還是時髦的新興領域,隨著“金融科技”滲透到各行各業,它已經變得越來越貼近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時髦到貼近生活,未來的金融科技還會進一步演化成“無感知”但無處不在的形態。

這種“無感知”,讓金融科技變成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自然過程,不再被刻意想起和提起。它同時也代表著金融科技最大的成功:成為真正的金融基礎設施,如同水電氣道路一樣必不可少、無處不在。

但是,在實現“無感知”前,金融科技品牌反而必須強化感知。人們用水用電、開車上路、都是基於對基礎設施的充分信任,才能“不把它當回事”。享受無感金融的用戶/客戶,一定是基於對品牌充分地、完全地信賴,才會逐漸把它當做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個合作伙伴。

朱光和度小滿反覆強調的信賴,與未來金融的走向不謀而合。朱光推動度小滿通過“信賴”建立品牌優勢的做法,從公開資料看,有以下三個層面或許可以給予行業借鑑。

1、用戶端:普惠金融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基於信賴的託付

只從企業利益出發,不顧一切攫取最大利潤,顯然不能夠讓企業獲得長久健康的發展。一個大的企業也不僅僅是一門生意,其更具有公共屬性,是許多人賴以生存的平臺,因此,要有敬畏之心。

正如淘寶用電商讓開店普惠化,讓用戶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度小滿用金融科技讓金融普惠化,讓用戶獲得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它們都在遵循一樣的邏輯,當平臺越來越大、越來越趨向基礎設施時,更應該反過來關心那些中小用戶的利益。

對金融科技平臺,普惠金融不應當只是一門生意,它的背後是千千萬萬未能享受金融服務的個人或企業對未來的期盼。“度小滿”也不只是一個金融品牌,而是承擔大多數普惠金融受益者希冀的行業標識。

2、機構端:B2B只是表象,共贏才有未來

B2B服務,是金融科技公司常常掛在嘴邊的、對自己所從事服務金融機構業務的描述。的確,B2B很直觀、很乾淨利落,但它卻並不能代表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合作方應有的關係。

風控等業務環節可以稱得上金融機構的核心利益所在,當下金融科技技術方案輸出,往往能夠插手到這個環節上。

對度小滿而言,某種程度上,金融機構在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託付給它一起共建,對大型、成熟的金融機構而言,這是一種充分的信任,對中小型金融機構而言,這是它走出困境贏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努力所在,同樣是一種無可言喻的信任。

無論如何,金融科技技術輸出都不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B2B生意。從服務開始的那一刻起,度小滿就用品牌信賴就建立起與B端客戶的共同體關係,堅持夥伴先贏,持續共贏,這亦是過去百度金融能夠在合作伙伴方面路越走越寬的原因。

3、企業本身:“全息品牌”時代,一個都不能少

而無論是用戶端還是機構端,對品牌來說,塑造形象的觸點都在自己的員工。度小滿為什麼提出“全員品牌聯合創始人”,原因就在於此。

“全息品牌”的時代,品牌建設不一定是品牌部的事,資訊傳播極端發達導致每一個員工都能夠正向或負向影響到公司形象。對度小滿來說,基於“信賴”的品牌,員工一舉一動更是直接影響到用戶/客戶能否信賴“度小滿”品牌。

同時,這種“全息品牌”也意味著企業要與自己的員工建立信賴關係,正如這次品牌日上度小滿的一位工程師所說,“彼此像家人一樣,可以放心地把後背交給對方”。只有員工自身對企業充分信任,真正認可企業的願景、使命,才能主動、積極地為品牌代言,維護品牌形象。

通過“全員品牌聯合創始人”, 度小滿金融與員工之間達到了相互依存、相互信賴的關係,在操作層面也成為強化品牌感知的關鍵舉措。

技術之後,金融科技市場競爭將更取決於品牌

用戶端、機構端以及員工角度的品牌感知,本質上都是從縱向角度討論金融科技品牌建設。而從市場多品牌橫向對比角度,金融科技市場競爭將更取決於品牌。這方面,度小滿也有著獨特的優勢。

1、競爭從數據、技術到品牌

如果翻看各互聯網金融科技大佬的運營數據,各家都不容小覷。螞蟻金服、騰訊互聯網金融以及剛剛獨立運營的度小滿都有著豐厚的市場積累。

而技術層面,大佬們的持續、高強度資源投入也讓各家的技術水平可能很難真正分個高下。即便度小滿有百度強大的AI能力加持,在短期內其領先也只能算是在同一個量級內,並非遙遙領先。

也即,金融科技發展到今天,各家都“有兩把刷子”,在這個市場極其廣大、甚至競爭都不夠直接(金融科技服務很多時候並不是排他性的)的市場上,要說誰打敗誰目前還沒有這個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

於是,被忽略的“品牌”就成為尋求相對優勢的方式之一。度小滿金融率先用“信賴”發力品牌,可以理解為一種在運營數據、技術進步之外擴大聲量的方式。

金融科技品牌能夠走多遠,與其背後的資源方有繞不開的關係。

前段時間媒體掀起了一輪討論企業夢想的話題,不少人抨擊一些企業目光短淺,賽馬機制,並不能培育出真正的好產品。

從這個視角反觀百度,多年來培育出不少精品項目,愛奇藝、百度雲盤、百度貼吧皆是如此。其中,李彥宏甚至直白地表示過,百度雲盤還未掙錢,但堅信它有好的未來,會堅持下去。

度小滿也是這樣的項目,為什麼可以大談特談“信賴”的品牌特質,原因就在於所有度小滿的“品牌聯合創始人”,都是在用做產品的心態對待度小滿金融。

正如 “度小滿”的品牌含義,取意“源自百度,小得盈滿,前行不止”,“度”是延承百度基因,“小滿”是一個節氣,更是一種小得盈滿、恰到好處的人生狀態。有夢想的金融科技品牌“度小滿金融”,會憑藉夢想讓品牌走得更遠。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