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當心!人身保險“退舊保新”存風險

近日,不少保險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經常收到一些自稱是消費者協會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或短信,以“保單收益升級補償”的名義勸其退掉自身的保險合同,轉購其他人身保險產品。“之前有個說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我現在的保險產品收益低,讓我退保,轉購推薦給我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並承諾保本保息。”一位保險客戶說。

銀保監局也發現了保險市場上“退舊保新”的陷阱,不久前,發佈了《關於人身保險“退舊保新”的風險提示》(以下簡稱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中指出,近期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回饋老客戶、補償收益或保單升級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解除已有的人身保險合同(俗稱退保),並用退保資金購買其他人身保險產品。銀保監會提醒保險消費者要理性對待保險“退舊保新”推薦,充分考慮自身保險保障需求,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退舊保新”套路深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退保理財”誘騙套路一般分為三步:第一步,通過撥打保險消費者電話等方式,自稱是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第二步,稱保險消費者持有的保險產品收益較低,以“客戶售後服務”“保單收益升級補償”“贈送禮品”等名義推薦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第三步,勸說保險消費者購買所謂的“理財產品”可獲補貼、退保資金轉購“理財產品”可獲貼息或領取旅遊券等,誘導保險消費者辦理退保或保單質押貸款後,購買“理財產品”。

“風險提示”中稱,投保人在猶豫期後解除保險合同的,可能會遭受一定損失,同時將失去已有的保險保障。業內人士稱,一般情況下,投保人在解除人身保險合同後,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一般不高於該保單期滿時保險公司給付的保險金。

“保障型產品退保損失很大,理財型產品根據產品不同的設計也會產生一定的損失。”某壽險公司營銷員對記者表示,保險消費者務必慎重對待“退舊保新”,不清楚時可通過保險公司客服熱線等渠道進行諮詢。“退保理財”騙局導致保單非正常退保,而退保資金大多被誘導轉購“理財產品”,涉嫌非法集資,會造成惡劣影響。

三方面躲開陷阱

對於“退保理財騙局”,銀保監會給消費者提供了建議。

首先要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儘管部分人身保險產品兼具投資功能,但其本質仍屬保險產品,以保障功能為主。

其次,勿受高息理財誘惑。 “有部份保險從業人員假借介紹保險產品名義,向消費者推銷P2P等非保險金融產品”,一名保險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有些非保險金融產品甚至構成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這些保險從業人員以“保本高收益”引誘消費者出資購買,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為避免上當受騙,建議保險消費者做到“三拒絕”:拒絕相信高息“理財”和以保險公司名義承諾的高額回報;拒絕被贈送禮品、“先返息”等誘餌打動;拒絕與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簽訂投資理財協議以及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出具收據等。

最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一是如遇可疑邀約時,可通過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正式渠道查人員、查產品、查地址,核實銷售人員是不是保險公司銷售人員、所售產品是不是保險公司產品、所留地址是不是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地址。二是如遇“退保理財”騙局時,建議留存相關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