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在職備考,六個月上岸,公考達人分享獨家祕籍

今年6月,在上班的間隙顫抖著打開查分網站,心跳接近200下,然後看到72+68的成績不得不長舒一口氣。

去年11月參加國國考,61+64,雖然當時沒進面,但可以說基礎還是不錯,雖然每天需要上班打卡,但每晚聽課刷題的學習從沒放棄,週末整塊時間用來仿真模考的習慣一直堅持著,可見公考學習功夫在平時,在職考生一樣能上岸,下面詳細說一下我的備考經歷和考試經驗。

一、誰在和你競爭?

國家公務員很多崗位都要有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這就把那些剛畢業大學生的就業線擋在了外面,為你的競爭減少了很多壓力,要知道,在職的你,和在學校的學生們相比,你全不佔優勢。但是,好在和你競爭的都是在職的人,所以不要抱怨,不要害怕,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們備考的方式。

二、我一天忙死了,哪裡有時間複習?

決定考,就努力考。一般來說,職場人士的有效時間包括每天下班後的時間和週末,下班,出去交通和吃飯梳理,休息,在20-24點之間,都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時間,還有很多人,喜歡夜深人靜,晚上起來學習,這樣的話,其實每天拿出2-3個小時學習,是完全可以的。王者榮耀就卸了吧、抖音就不要上了,非工作時間就關機或者靜音吧,能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上,其實學習時間不比在學校少。只是需要毅力。

三、在職複習大體分幾段過程?

(一)瞭解和系統學習公考內容。

公考大綱要細看,多找名師來幫忙。在職的我們缺的是時間和有效精力,那麼能讓別人做的就不要自己做了。比如我們半月談的《2019國考筆試基礎班》,就把考試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總結,梳理瞭解題技巧,聽課比你自己去琢磨要省很多時間。跟著名師走,事半功倍。

(二)自己總結

道聽途說終覺淺,自己實踐感觸深。聽完課,就需要按照老師的講解來聯繫,鞏固加強,這個過程比較漫長,每天1個小專題,就能積少成多,逐步完成。

(三)套題訓練

真題就夠了,真題就夠了,真題就夠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經過了自己總結的階段,然後用套題去磨合。這個過程比前面更加痛苦,因為有的時候你一天的時間保證不了做完一套題,那就兩天,三天一套。沒關係的,再找週末系統的梳理一下。這是考前臨近一個月要乾的事情。

(四)衝刺複習。

臨近考試,建議選擇一個衝刺班的課程,時間短,見效快,還會進行最新知識的梳理和補充,是個高效備考的法寶。

(五)考前兩天

在職的你,建議請假吧。堅持了那麼久,給自己放個假,在家好好調整心情,把公考內容一條條羅列出來,模塊——題型——應對方法,需要記憶的要點,羅列到小本上,你晚上冥想的時候,在腦子中一條一條過,這樣就沒有問題了。當進入考場的時候,你會發現小本子好有用。

四、如何攀上理想的天梯?時間安排。

(一)第一個時間段:夜深人靜的時候,是你思想遨遊的時候。(晚上)

既然決定改變,晚上就要剋制了,也別出去胡吃海塞了,學起來吧。晚上8:00-11:30,找兩個半小時。關閉手機,學1-2個專題,或者做套試題。每天2.5個小時,三天時間可以做完一套真題,並完成糾錯提高環節。不要間斷,這樣60天,你就可以把公考的各個模塊或者多套試題學習完畢了。如果你全力以赴,一心一意,那麼提高是迅猛的,變化很可能是質的飛躍。

第二個時間段:難得的雙休日,是你整理思緒的好時候。

雙休日,在北京比較正常,在很多城市卻比較奢侈。在職備考,最痛苦的是沒有大塊的時間,那麼雙休日(或者僅有周日)就是你最理想的複習時間了。除去必要的應酬和自己的放風時間,好好的利用這個時間進行套題訓練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到考試前,你至少需要10套真題進行訓練。

第三個時間段:碎片化學習已經是不得已的趨勢,抓住上下班的有效時間。

北京早高峰繁忙的地鐵上,經常能夠看到在手機上聽講座的人們,他們在這座忙碌的城市,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上下班時間,是我們必須要去爭取的時間,這個時間精神還行,幹別的也幹不了,與其看看連續劇,不如聽聽半月談的課程,支持離線觀看奧。或者這個時間背一下名言警句,所以說時間呀都是擠出來的!

公考備考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經歷,如果你能做到破釜沉舟,不妨辭職一試,人生能有幾回搏?如果放不下,請假也不妨是個好的方式,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想好了就去做,在職一樣可以高效備考,持續關注我們吧。待你上岸時,跟我一樣也可以輕描淡寫和往日的同事說:我就是隨便試一試,就成功了。

在職備考,六個月上岸,公考達人分享獨家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