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曾经有一道这样的问答题:“美国共有多少间公共厕所?”简单而正确的答案是:“两间——男厕所和女厕所。”

但是,如果用类似的方式来回答“公司里共有多少员工”之类的问题时——“两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你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人性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够被管理,人只能自己管理自己。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别人不能成为他的上帝,他也不能成为其他人的上帝。

◆ 只能自己管理自己运作系统只会使员工窒息,而无法使员工做能做的事。——史旺生(宝洁公司前总裁)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你们对喝咖啡的时间和员工休息间的使用有何规定?”一家商业杂志的编辑询问带他参观新办公室的公司总经理。整个楼层没有隔间,所有的办公室都是开放的,只是用盆景、可移动的壁板、书架、柜子之类的东西加以隔开。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办公室景观”的新观念,这份杂志想加以报道。

“我们没有任何固定的喝咖啡时间,员工可以随时到休息室舒展筋骨。”总经理如此解释,休息室像其他办公室一样,包括主管人员的办公室——也是开放的空间——经过的人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惟一的规定就是,不能在工作地点吃东西和喝饮料。我们自豪于这些整片的地毯和其他装潢,不敢冒险弄脏。”

“完全没有规定?”编辑惊讶地问,“那如何防止权利滥用?职工想偷懒就偷懒?”“我们不防止权利滥用,”总经理说,“员工自行防止。‘舆论’和与生俱来的自尊,使每个员工都想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当我们讨论办公室美化时,一位心理学顾问建议我们实行这种政策,结果真的有效。当员工知道离开工作地方,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个经过的人都能看见他们在休息室抽烟、聊天、吃东西时,他们就不会滥用权利。”

“让公众注意一个人的行动是最好的管理方法,而公司不必为此付薪水。”总经理最后补充了一句。

这位总经理的话更确切地翻译过来,就变成了“作为管理者的你不要去管理监督员工,他们会在各种各样的理由下自己管理自己”。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我们经常会过于迷信制度的作用,把制度提升到管理的核心位置。我们制定了制度,强制员工执行,并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把那些执行得好的命名为优秀员工。可是,管理者依然困惑:为什么制度很难执行?明明对大家是善意的东西,他们为什么不接受?

制度是什么?是集体的契约。现在,却变成了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们强加给人们的一种“善意”。而人的本性却告诉我们:凡是“强加”的都会遇到本能的抵抗。我们无须把公司里所谓的精英者的地位放得高高的。以往的管理中“精英者(也就是那些位高权重的管理者)的工作是管理员工,而员工则是被管理”的观念必须破除。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你是否想过,人是不可以被其他人管理的?

事实是,可以被引导,人可以不得已被强制,但是人却永远不会接受强制和作为他人意志的体现而强加给自己的管理。

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你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却不能违背人性,否则,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人只能自己服从自己的意愿,人只能自己管理自己。

当你让你的员工自己管理自己时,他们会去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而不是由你强迫他们去做。


“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这是被普遍认同的观点。

但是,这种论调只是管理者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这意味着管理者可以像使用资金、设备和其他任何资源一样使用员工,管理他们,控制他们。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观念的话,你肯定会受到来自员工阶层的抵抗,尤其是当你公司里的员工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员工时,更是如此,知识员工的自主性最强,他们是不可能被动地接受你的管理的。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主人,也不是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任何一个组织的主人;

管理者也不是被管理者的主人,而只是自己的主人,作为自己的主人,就要为自己负责;

管理者不是被雇用来做员工的主人的,他们的职责应是引导员工成为自己的主人,使他们对自己负责,管理者有责任帮助部下成为他们自己的主人;

管理者管理好自己是管理员工的前提。

管理到底是“谁管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