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股權到底怎麼分,咱們用公式來算一算

股權到底怎麼分,咱們用公式來算一算

全文約1016字,閱讀只需要3分鐘。

1

股權分配要考慮三個基本點

每天問我怎麼分配股權的朋友太多了。儘管通過公眾號、公開課這些渠道大家知道了股權分配的重要性,也知道了67%、51%等這些特殊股權比例的重要性,但是一談到怎麼分配,又開始兩眼一抹黑了。

有個朋友就和我聊,他知道67%是絕對控股,可是他只夠掏37%股權的錢,但自己出人出力出資源,覺得特別虧?

可不是虧麼。完全按照掏的錢來分配股權肯定不公平啊!

因為一個公司不是隻靠錢就能活下來的。所以要分配股權,就要考慮到公司運營所必備的那些條件。

當然,錢是重要的,魯迅先生就說過: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除了錢,和他等量的資源也很重要,比如,人脈、渠道、技術、專利、發明這些。

錢和資源之外的還有人力,人力分兩塊,首先是這個股東干不幹活,然後從幹活的股東里根據履歷、成就什麼的再劃分一下能力的排序。

這樣一來小微企業簡單科學的股權分配所要考慮的三個板塊就躍然紙上了:

人力板塊

資源板塊

出資板塊

至於這三個板塊,那個份額大一點,就要先看行業了。比如房地產,可能資源人脈要重要一些;服務行業比如餐飲,可能人力板塊份額大一些。

如果各位看客要分股權,那就要先看自己公司所處的行業,這三塊的比例各自大概佔比多少了。

2

然後,我們舉個常見例子

ABC三人合夥做公司。

A出40萬不幹活,B出30萬是全職,C出30萬、人脈資源並全職創業。

另外,C的能力通過履歷和商業成就來看要比B強一些。

如果按照出資比例分配,不出問題的話,這家企業熬不過第一個分紅年,就會散夥兒。

為什麼?

你來看看C,這哥們出了錢,還全職,還負責公司所有人脈資源,到頭來因為出資,股權只有這麼一點點,俗話說的“除苦受了,連身賣”就是他。

反觀老大A就僅僅掏了個錢,還只是40%,就啥也佔了。

這麼分,的確不太不公平,那麼怎麼分比較合適?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了。回憶一下你的初中數學,準備計算並且劃重點了!

3

股權分配算一算

回到之前說的,咱們根據行業給資金、人力、資源做個分配。而ABC創業公司從事的行業是比較依賴資源的。

通常資源股是大頭,佔40%;人力和資金各佔30%。

所以,初中數學老師是不是體育老師教的,下面的算術就看出來了。

一、先算資金板塊,資金板塊佔總股板塊的30%,總額100萬。

那麼A出的40萬佔總資金100萬的40%,然後乘以資金板塊佔總股權板塊的30%,得出A的出資佔總股權板塊的12%。

公式是這樣的:40萬/100萬*30%=12%。

二、再看人力板塊,佔總股權板塊的30%。

因為A只出錢不出力,所以人力板塊的30%全要分給全職的B和C。

而前文說過C的履歷、經驗和成就都要比B厲害,B就是沙僧,C就是孫悟空。那麼這就簡單了,把30%一分就可以了,B的人力佔總股權板塊的10%,C的人力佔總股權板塊的20%。

這個算法沒有上面那麼複雜了。

三、資源板塊最簡單。

AB沒有資源,所有資源板塊的40%全都是人家C這哥們的。

這樣一算,股權比例的呼之欲出了。

A:資金股12%+人力股0+資源股0=總股權12%

B:資金股9%+人力股10%+資源股0=總股權19%

C:資金股9%+人力股20%+資源股40%=總股權69%

簡單的相對科學的股權劃分方案就出來了,A佔12%,B佔19%,C佔69%。如果根據行業屬性什麼的,你們的公司還要考慮人力、資源、資金以外的因素,那就要在往裡面加就可以了。

算出來結果以後,還要考慮別的因素,比如創業公司,是不是一股獨大?如果不是怎麼辦?那就是咱們以後文章討論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