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戰為什麼感覺到蘇聯有很多人,補充兵源為什麼那麼快?

孔傑霖



其實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與戰後蘇聯把大量的德軍,日軍俘虜押蘇聯的事情聯繫起來就可以看清問題。二戰之前,蘇聯曾經經歷了大清洗以及大饑荒,所以人口大量下降,二戰開始後,蘇軍大量擴充軍隊,但當德軍向蘇聯突然襲擊,蘇聯方面損失了超過200萬的兵力。但是戰爭還在繼續,德軍向莫斯科推進,這就是著名的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決定在莫斯科與德軍決一死戰,就從東線調集了大量的軍隊,把蘇聯在遠東的軍隊全部調到西線。蘇聯剩下的只有老弱婦孺。雖然蘇軍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打敗了德軍,但是本身也是傷亡巨大,能夠動員的男性幾乎全部動員。這對蘇聯國內的經濟建設造成很大的困難。


蘇軍運動政治動員把勞動力全部動員進軍隊,在1945年8月的遠東作戰時,蘇聯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員,最後把監獄中的刑事犯,以及很多有問題的人都補充到軍隊中,雖然依靠強大的火力打敗了日軍,但在東北,蘇軍的紀律差也是非常出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蘇聯的人員緊張現實。換句話說,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或許蘇聯將人員枯竭。


德國,日本投降以後,為了填補在戰爭中失去的勞動力,蘇聯把大約150萬俘虜押往西比利亞進行經濟建設,以彌補二戰中從這裡大量徵集人員後的空白,這裡的條件艱苦使得俘虜大量死亡,死亡比例超過40%,這也是戰後蘇聯遭到指責的地方之一。表面上,蘇軍人員補充快,但這就等於對國家經濟的殺雞取卵,最終長久危害了蘇聯的經濟基礎。


橋本看日本


蘇聯人多,這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蘇聯的動員能力非常初色。

二戰期間,給德國人的感覺就是,蘇聯人太多,根本打不完,打掉蘇聯一個師,立馬蘇聯還能拿出來一個師補充上來。這就讓很多德軍將領非常頭疼,打不完的敵人。


動員能力

蘇聯把很多人都徵召進了部隊,甚至是工廠裡的員工,統統應徵入伍。有時候,幾天之內,能夠徵集上百萬兵源。這個速度就比較恐怖了,以至於,蘇聯後方的年輕男性都被徵走了。大量蘇聯女性進入工廠兵工廠等地方參與生產。


同時,蘇聯的很多犯過罪的人都被髮配前線充軍,其中就有赫魯曉夫的兒子,他的兒子就是死在了他指揮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

這樣,蘇聯還是不滿意,大量女性又加入蘇軍部隊,甚至是進入很多一線部隊參與作戰任務。與其他國家的女兵不同,蘇聯很多女兵也是要一樣衝在最前線的。

蘇聯徵集太多士兵,以至於,後面的工廠礦場都沒人工作,這也是為何那麼多戰俘被送過去強制勞動的主要原因。這些勞動力,是不可能送上戰場的,那就幹活。

並且,蘇聯人縮短了訓練週期。

很多蘇聯士兵上戰場前只接受過簡單的訓練,並沒有像德國人那樣,訓練合格才上戰場,其實這也沒辦法,條件不允許。蘇聯下級軍官很多都是培訓幾天就去帶兵了,技術人員,訓練兩下就走了。

最有趣的是坦克兵,蘇聯的T34坦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對於當時的蘇聯人來說,會開拖拉機就能開坦克,而且當車長。完完全全的趕鴨子上架。

這其實就是為什麼蘇軍傷亡一直都那麼大的原因,就是士兵素質低,訓練不夠,準備不足,倉促上陣,結果就是損失慘重。

事實上,德國也大規模動員過,只不過,動員的比較晚,來不及了。並不是蘇聯非要用人海戰術,而是真就沒辦法。蘇聯大規模徵召士兵的時候,卻依舊能夠保證後方武器的產量


軍武文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基本年輕男人全部都上戰場了,連婦女都有80萬人上了戰場。

當時不要說俄羅斯族,就連中亞的少數民族也幾乎全民皆兵了。


在整個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中亞各共和國應徵上前線的人達三四百萬。

僅哈薩克共和國就有120萬人被徵召參加作戰部隊(另有67萬人被動員從事軍用品生產),一共出動了180多萬人。

在哈薩克共和國,戰爭期間組建了20多個步兵師和騎兵師(旅),還有許多其他戰鬥部隊。

其中哈薩克英雄潘菲洛夫少將指揮的由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等與其他民族的官兵組成的第316師戰功卓著,多次獲的獎勵。

大家知道哈薩克共和國有多少人口嗎?

就今天才1800萬,二戰時該國只有600多萬人口。

600多萬人出動180萬,什麼概念?

也就是除了老人、兒童、少年,以外大部分的男人和相當一部分青壯年婦女 都上戰場或者在為戰場服務了。

大家要知道,嚴格來說適合服兵役的年齡為18到22歲,一般不會超過26歲。

男人一般超過26歲,體能會有有明顯下降,30歲以上更明顯。而且30歲的男人多已經結婚,拖家帶口去作戰,思想上有很多顧慮。

但哈薩克斯坦這種參軍比率,完全是全民皆兵,能喘氣的都上前線了。

而二戰中,哈薩克共和國應徵入伍上前線的作戰人員中有一半陣亡,約60萬人。衛國戰爭中獲得各種勳章和獎章的哈薩克人,就有9.66萬。

這又是什麼概念?700萬人口有60萬軍人戰死,傷亡比率超過十分之一,大大高於蘇聯的人口損失。

要知道,德軍並沒有打到哈薩克斯坦,該國傷亡的60萬完全是軍人,也是國家的精英。


1941年11月18日,哈薩克人英雄潘菲洛夫師長在莫斯科保衛戰犧牲,該師即以“潘菲洛夫”命名,並且改組為第八近衛師。

二戰軍史研究家認為,哈薩克是二戰中軍人傷亡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幾個國家。


除了哈薩克斯坦以外,其他中亞國家也差不多。

烏茲別克共和國先後組建了10多個步兵師和騎兵師(旅),還組建了其他一些戰鬥部隊。

土庫曼共和國也組建了10多個師旅。

烏茲別克約100萬人上了前線。其他三個共和國各有數十萬人應徵入伍。超過26.3萬烏國士兵在前線犧牲,近13.3萬人失蹤,6萬多人在戰爭中受傷致殘。

要知道,當時烏茲別克也只有600萬人口,竟然拿出6分之一的人口參戰,也是很誇張了。

薩沙想起卡拉什尼科夫的回憶錄,當時他住在高加索地區,還是個孩子。村裡所有的成年男人,包括他的父親全部上了前線,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

由於男人走了,農田裡的重體力活只能全部由婦女承擔。好在俄羅斯婦女身體粗壯,有力氣,還是勉強能夠勝任的。

當時卡拉什尼科夫年齡已經不小了,還是差不多10個孩子的父親。就這樣的男人也要上前線,可見當時徵兵的力度。

蘇聯二戰一共徵集了2700萬士兵,而該國人口只有1.8億。開戰以後,蘇聯大片領土淪陷,人口有數千萬的減少。

按照人口比率來看,蘇聯也幾乎將能用的男性全部投入了戰場。


薩沙


蘇軍徵召能力確實強大。僅在1941年6月22日—7月1日的9天時間內,就徵召了530萬士兵與65萬預備役軍官。無非就是那幾點。

首先,你自己得人多,要不兵員哪來。戰前蘇聯擁有1.8億人口,是德國人口的兩倍還多。二戰時期還主要是志願兵和義務兵呢,而且也主要是自產自銷,畢竟關鍵時刻,還是自家國籍的部隊保險、聽招呼。那時也不像現在有僱傭軍和保安公司、甚至幹私活的所謂恐怖分子。哪個國家的人口基數大,可徵適齡人員就多,就能夠承受一定人口損失,不致元氣大傷。

其次,戰爭動員體制厲害。一是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斯大林政府,相當倔強專治,政府的決心得以無條件執行。二是蘇聯後備軍制較好,戰前就按人口分佈等要求建有相當數量的基幹部隊,相當於現在的預備役,就是有基本骨架,補充兵員後能迅速形成一定戰鬥力。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就成立了近1800個新編營,擁有了300多萬新生軍力。三是訓練基地多,為大量新兵提供了必要基礎訓練。四是波波莎衝鋒槍的廣泛使用也可算一個因素(也包括可快速生產大量武器裝備),因為該槍使用簡單,上手容易,新兵很容易保持必要戰鬥力。

再次,各種手段綜合運用。一是大量允許婦女進入軍營、進入一線服役,整個作戰期間約有百萬婦女進入一線軍隊服役,還不包括其他保障及服務等力量婦女,這也無形擴大了可徵人數。二是放寬年齡,適齡放寬18到50歲,覆蓋了一半以上人口。三是一些不重的罪犯也被快速送到了前線。四是國際援助多,助力蘇軍戰鬥力提升。僅美國就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各種軍事物資,其中包括小到罐頭大到坦克飛機,有力支援了蘇軍國防建設。

這些都是蘇軍得以快速補充兵員的依靠。


下雨啦16



蘇聯在衛國戰爭初期遭受了巨大損失後,能夠迅速恢復,重新組建多個齊裝滿員的重兵集團得益於以下幾點:

一、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全民體制,可以按照政府意志集中力量解決重大問題。在當時,以斯大林的鐵腕和蘇共的貫徹力,能夠在遭受巨大損失後迅速集結後備兵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戰時總動員體制。一直有人問: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德國是不是就不會存在兩線作戰了?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從種種資料顯示,即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最遲在1943-1944年對德國下手。而且,蘇聯最高統帥部對德國的進攻是有思想準備的,幾次沙盤推演都是以德國為假想敵的,只是沒有料到德國的入侵會來的這麼快、這麼早!因此,蘇聯早就制定了對德作戰的總動員預案。所以,戰爭爆發後,得以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將幾乎所有的軍事工業全部東遷,搞了個堅壁清野!


三、大量的女性充斥到一線作戰。蘇聯女性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因為 男性被大量征服兵役,國內男性勞動力出現大量短缺,女性不但擔負起國內的大部分生產勞動工作,還積極參軍投身一線和男兵一起作戰,而且還湧現出許多戰鬥女英雄,真正是巾幗不讓鬚眉!

四、蘇聯當時的執行力。在政府宣佈實行戰時體制後,按照蘇共指示,所有軍工企業全部東遷,使得後來動員起來的新組建部隊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而不至於赤手空拳地上戰場。







五、得益於可以快速、大量生產的各種武器裝備。蘇聯幾乎所有生產的武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簡單!蘇聯認為越簡單的東西就越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蘇聯有名的波波沙衝鋒槍零件大多為鋼板衝壓成形,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PPSh-41只分為87個零件,而PPD-40則分為95個零件。生產一把PPSh-41只需7.3個工時,而一把PPD-40則需要13.7個工時。大名鼎鼎的T34坦克革命性地採用了便於大量製造的鑄造炮塔,去掉車際通訊設備,在情況極端的莫斯科保衛戰中,生產線上的T34坦克沒有塗裝,直接下線開赴戰場!到戰爭後期,德軍面對浩浩蕩蕩、源源不斷的蘇軍裝甲洪流,心理的奔潰和絕望,是可想而知的!




六、得益於國際援助。為了讓蘇聯儘量拖住德軍,並大量殺傷消耗德軍有生力量,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各種軍事物資,其中包括小到罐頭大到坦克飛機!正是這批援助物資,幫助蘇聯挺過了最危急的關頭,幫助蘇聯完成了新的大部隊的組建。

以上是本人拙見,請大家批評指正!


弄伐裡奇


前蘇聯國防動員體制有幾個特點:

一是有歷史傳統。蘇聯最早是以俄羅斯人為主體的民族,利用蒙古統治集團的衰敗,在基輔羅斯立國並向東向西擴張,幾百年來都處於對外武力擴張狀態,人民好勇善戰,亦兵亦民,軍隊在國家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沙皇獨裁權威很高,國家也相應建立和完善了獨特的動員體制。一戰時期俄國總兵力達1500多萬,比英、法、德三國總兵力之合還要高。

二是有蘇聯舉國體制保障。蘇維埃建立政權後,破除了剝削階級,實行公有制,國家意志不受私有階層的干擾,黨的組織覆蓋社會方方面面,掌握社會各種資源,為國防動員力提供了政治、經濟、法律等堅實的保障。

三是全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制。區別於西方國家的志願兵或募兵制,這種兵役制除軍官、軍士服役時間較長外,士兵普遍服役時間較短,但能使大量社會青年接受軍事訓練,應對大規模戰爭的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社會和民間組織培養和儲備軍兵種技術人才。如:二戰前,蘇聯允許和支持社會組織成立航空俱樂部、飛行學校、少年航校等,培養了眾多飛行愛好者,為蘇軍航空兵部隊提供了大量的飛行員後備人才。

五是軍隊從軍至班實行洐生制。如:步兵第3師平時超額配備一名副師長、副參謀長,所屬各團超配一名副團長、副參謀長,這樣一直到班都超配一名副班長。戰爭發生了,步兵3師出征,但超配副職全部留下,升為師長、師參謀長,團長、營長直到班長,而後補充兵員,形成新的步兵師。這個師各級也是超配一些軍官、戰鬥骨幹,經訓練後奔赴戰場,留下超配軍官、戰鬥骨幹再形成一個新的師,這樣源源不斷,洐生出眾多的師。


靜水深行


這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好處了,可以短時間內集中資源去幹好一件大事。二戰時期蘇聯被德國閃擊戰打得幾乎亡國,在生死存亡之際蘇聯政府號召全民抗戰,國家一切資源都優先服務軍事。在徵兵制度上也非常有特色,實行強制義務兵役制。



強制義務兵役制規定凡年齡在18歲~40歲的男性公民都要服兵役,到最困難的1943年時由於戰場上損失大量兵員,徵兵年齡放到16歲~50歲,而且大量徵集女性入伍。在全民抗戰的號召和有效的徵兵制度下,蘇軍得以迅速補充大量兵員投入到對德作戰中(連領袖的孩子也要去當兵打仗)。



由於戰線吃緊噶,大量應徵入伍的“壯丁”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訓練,尤其是步兵,基本上都是換上軍裝拿起武器就上戰場了;技術兵種則是學會基本操作就下放到部隊,邊打仗邊學習,如汽車兵,只要學會掛檔起步就算合格了。所以蘇軍傷亡非常大,戰略反攻階段十個步兵只有2~3人存活。



蘇聯高效的戰時國策使得國家戰爭高效運轉,衛國戰爭與其說是打贏德軍,還不如說是耗贏德軍。由於德軍同樣付出重大傷亡,而且陷入兩線作戰,兵員補充、物資供應隨著戰爭發展開始捉襟見肘,其中以兵員枯竭問題最為突出。戰爭後期,德國法西斯不得不學蘇聯搞強制義務徵兵制,就連十四歲的孩子都要徵集去當兵打仗。


兵器知識譜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體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短期內進行大量的動員以補充前線部隊慘重的損失。


其次,蘇軍的組建並不同於德軍部隊的組建模式,德軍幾乎所有的部隊在組建之後都要在後方進行足夠的訓練,直到德軍統帥部認為其能夠執行作戰行動時才會派上前線作戰,本身會有一個訓練週期。尤其是裝甲師的訓練尤為重要。

而蘇軍迫於前線大量部隊的損失和極高的傷亡比,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在前線的存活時間也不過數天,所以蘇軍一開始便走的“數量”路線,只是對士兵以短暫的訓練,步兵會開槍,坦克兵可以開坦克之後便被派上戰場,所以蘇軍的部隊短時間內可以得到極大的補充。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前線部隊的戰鬥力很低,損失很大,造成了頻繁的補充。短期內是可以的,假使是長達十年甚至十幾年的消耗戰的話,弊端尤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蘇軍認識到只要保持一個部隊中下級軍官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那麼即使這支部隊新兵很多也會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所以蘇軍的前線部隊,尤其是精銳的坦克部隊一旦陷入德軍的包圍,第一時間會把部隊裡寶貴的軍官和技術人員撤退出來,以保存這些人使新組建的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雖然這一拋棄士兵的做法極不人道,可是不得不承認這一做法還是相當有效的。德軍最後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包圍大量蘇軍時,最後在其俘虜中連團級軍官都很少發現,就是蘇軍上述做法產生的結果。


所以蘇軍在短時間動員了大量的軍隊並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與上述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戰略論


悟空問答上還有另一個常出現的問題“俄羅斯為何女人那麼多“,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二戰蘇聯補充兵員快”的原因。


為何二戰時期蘇聯補充兵員快?


回答就是因為俄國在二戰中透支了未來的男性人口,使得俄國的性別男女結構變得越發偏激,這個狀況甚至到今天還沒扭轉過來。


有人奇怪了,二戰結束那麼久了,為啥還能影響到今天?


我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


假設一個蘇聯村莊,1940年有30個小夥子和30個女性,平均每年都有6個孩子出生。


可二戰開始了,有20個小夥子去參軍,於是接下來幾年,村裡沒有年輕男人,出生的孩子肯定會減少,再加上國民經濟變成戰時狀態,出生的孩子營養也肯定不夠,於是最後發現之後的幾年,每年只有1個孩子出生並且活下來。


然後戰爭結束了,去的20個小夥子只有10個回來,然後又出現了10個終身未婚的女性。接下來幾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僅僅達到每年3個。



上圖是俄國在2015年的人口結構調查,藍色是各年齡段的男性人口,紅色是女性人家偶,棕色部分是女性比男性多出的部分-----用中國話說就是剩女和寡婦。



從2015年的俄國人口結構調查圖表上,我們可以看到二戰的影響還是看得到:出生在1943年的的(75歲)男性人口非常少,少到不自然的程度。而出生在1940年的俄國女性,有一半以上是寡婦或者終身未婚。


那麼就有兩個解釋:

一,蘇聯人在1943年很少生孩子。

二,或者蘇聯在1943年嬰兒死亡率特別高


不管解釋是哪一個,都反映了在1940-1945年間,俄國的很多年輕男性不在妻子身邊。


蘇聯政府組建軍隊的效率是二戰中最高的。1939年,蘇聯正規軍不足300萬,但是為了應付德國的威脅,斯大林開始大力擴充軍隊,到開戰之前,蘇軍僅正規軍已經接近600萬。

而到戰爭結束時,蘇軍總兵力接近1200萬,為戰時最高值。而在整個戰爭中,蘇軍的傷亡竟然高達2600萬。加上軍事輔助組織,整個戰爭期間,蘇聯軍隊動員的人數就高達4000萬以上。(等於近一半的男性人口參與戰爭)


而當時蘇聯有多少男性人口呢?1940年蘇聯人口為1.94億,在戰爭中估計有2000萬人以上死亡,俄國1億男性人口損失二成,還多是15-45的壯年人口。你可以想象下,你的同班同學有一半以上在這幾年死亡的感覺。



而這還不算什麼。這幾年嬰兒夭折率和兒童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據蘇聯人口學家估計幾年內共損失了2600萬兒童。


蘇聯合計損失了4600萬人口,比人口數量高出2.5倍以上的中國損失還要多。


說到這裡你或許明白了“戰爭對人口結構最深遠的影響其實是 未成年人口的損失“,而未成年人的損失,會影響到未來幾十年。



蘇聯的戰爭動員體制非常有效,為了戰爭他付出了巨大代價,一直到蘇聯解體,男性人口比例仍然未恢復到1940年的水平。


閉家鎖的紅楓


兩方鏖戰中 ,軍事科技實力旗鼓相當,經濟不相上下,想要取得勝利,人口也是取得戰爭勝利的一大因素。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

二戰期間蘇聯國土面積22422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94億人。

蘇聯大清洗運動使軍隊骨幹死傷殆盡

蘇聯在1934年由斯大林領導下展開了肅反運動,130萬人被判刑,68萬人被殺。

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捲入其中,布柳赫爾元帥,葉戈羅夫元帥,和一大批高級將領被槍決。

蘇聯紅軍中內部也進行肅反,蘇聯紅軍5名元帥槍決3名,4名一級集團軍司令槍決3名,12名二級集團軍司令全部槍決,67名軍長槍決60名,190名師長槍決136名,397名旅長槍決221名,紅軍基層指揮員4萬人被槍殺。

大清洗為日後對德作戰不利埋下了隱患。

蘇聯在二戰初期的損失是相當大的,徳國發動的突然襲擊使眾多基層蘇軍指戰員驚慌失措,成建制的投降,德軍的攻勢勢如破竹,才有了斯大林提出的衛國戰爭,莫斯科閱兵,從後方西伯利亞等地區匆忙補充損失的兵員裝備。

蘇聯採取的措施

1.增調預備兵,預備兵中有退伍的軍人和剛成年的男人,主要徵18-35歲從全國各地緊急開往前線,這些人中退伍的直接發槍上火車,沒當過兵的簡單教以下怎麼開槍就完成訓練了。

2.釋放政治犯從軍,政治犯發槍戴罪立功,其中有大量的因肅反運動關押的紅軍基層指戰員,士兵充當現役開往前線。

3.發佈戰時動員令,大量的女兵加入現役,充斥在各個戰場,蘇聯女兵總數在80萬人,出現了眾多的女兵英雄。

4.鼓勵婦女生孩子,英雄母親為國生育。製作了母親獎章,一級母親獎章得生6個孩子,二級母親獎章得生2個孩子。

5.解放區增兵,蘇聯在進入反攻階段也從徳國人佔領區徵兵,雖然佔領區里人民生活不易,只要到18歲一樣要當兵,俗稱抓壯丁,主要集中在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內。

蘇聯經過大清洗運動和德國發動的突然襲擊,初期補充到前線的部隊傷亡慘重。

德軍幾乎所有的部隊在組建之後都是在後方經過足夠的訓練才派上前線作戰。

蘇聯補充的部隊基數大,後勤沒有足夠的槍支彈藥供給,往往是2個人一條槍,一個倒下了另一個撿起槍繼續戰鬥。也有因在戰場上保命兩個人爭奪一條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

總之蘇軍採取這些措施後及時補充了前線的損失,穩定了戰爭局勢並逐步向有利蘇聯的方向發展。反觀徳國戰爭的後續持久力不如蘇聯,損失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最終走向失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