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往事——衚衕裡的娛樂活動,那時沒有小區廣場,更沒廣場舞


北京人喜歡打麻將,過去打麻將都是有錢人家玩,沒事就打幾圈。解放以後很長時間不許打 麻將,改革開放以後又可以打麻將了,現在家家沒事了都可以打上幾圈

住在衚衕裡,每天傍晚,工作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後不用叫,自己來到衚衕口有打麻將的,有下棋的,有聊天的,嘴裡聊的是今天得到的新聞,從國家大事到鄰居的小女有沒有對象無所不包。衚衕口就是京城的信息集散地,小型新聞發佈會。

北京人喜歡下象棋,公園裡、衚衕裡走到哪兒都可以看到下象棋的

光脊樑下棋是北京的一大樂事,夏天衚衕裡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場景。這幾年忙著開奧運會,報紙上宣傳文明,還搞過送一件T恤衫的活動,現在光膀子的少了

象棋就擺在古老的白塔寺下,楚河漢界殺得昏天黑地,重複著二千多年前的一場戰爭。

象棋在北京歷史悠久,在明朝就已經在民間普及,到了現代更是普及,每日都有許多棋迷在 對弈,幾乎每個衚衕裡都能看到這樣的場面。

春天的陽光下,衚衕裡的退休老頭聚在一起打“升級”,衚衕的白天是老人的天下。打撲克時是很認真的,有時為張牌也爭得臉紅脖子粗,周邊也有好多圍觀的人,原來打撲克是純娛樂性質現在放了一些籌碼,自然有了輸贏。

衚衕健身因地制宜,一個工作合加上一個板凳架在上面壓腿,像個體操運動員。

空竹是一種木質或竹質的玩具,用線繩抖動使其高速旋轉發出響聲.

玩鳥的行家來了,仔細品味著鳥,這是一個老玩家,從小就提籠架鳥.對鳥經門兒清。

老北京人喜歡養鳥,養鳥的人多,賣鳥的也多。過去廟會期間都有鳥市,後來文化大革命中養鳥不時興了。賣鳥的也沒有了。鳥市在北京基本絕跡了,後來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養鳥又開始興起了,衚衕裡都有賣鳥的.

老北京人養蚰蛐很普遍。早市上就有賣蚰蛐罐的。冬天冷.他們把蛐蚰放在罐裡,揣在懷裡,走到哪兒鬥到哪兒。

北京人喜歡養狗,清朝時還有一種狗叫京叭,說明是北京的狗。後來解放以後,北京城裡有一段時間禁止養狗,尤其是文革時期,養狗被視為資產階級壞習慣。現在又可以養狗了,連絕種的京叭也從外國引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