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張之洞15副對聯:能忍耐終身受用,大學問安心吃虧

01

無求便是安心法,

不飽真成祛病方。


“過滿則溢,物極必反”,慾望太盛,總被慾念驅使前進,自然會焦慮慌亂。

要想活得安心,活得舒服就要減少慾念,學會知足。

房子不用太大,金錢無須過多,一家人健健康康無災無病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02

能忍耐終身受用,

大學問安心吃虧。


常言忍字心頭一把刀,人長大的過程就是學會忍耐的過程。

有耐心,不好高騖遠、不急功近利,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才能做出成績。

人生最大的學問就是學會吃虧,吃小虧得大福,得饒人處且饒人,不逞口舌之快,不在金錢上佔人便宜。


03

魚鳥親人濠濮想,

桂山留客楚騷辭。


濠濮(háo pú),指垂釣濮水和濠水,意為超脫、曠達、閒逸的情致或雅趣。人要如何生活?環境只是外在,關鍵在於內心。

身處密林深山,對蠅頭小利斤斤計較也會感到身心疲憊。身處鬧市之中,心態安靜閒適,就能在吵鬧中營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像垂釣濮水和在濠水遊玩般與世無爭、悠閒自得。

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對事對人常懷理解寬容之心,自然就會收穫生活的美妙。


04

雖富貴不易其心,雖貧賤不移其行;

以通經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


老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富貴沒什麼了不起,在富貴中守得住本心才是真本事、真富貴。

貧窮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與貧困妥協,失去骨氣。

不論貧窮還是富貴都要堅守住自己的原則與底線。不走邪路、彎路,不唯利是圖。

張之洞15副對聯:能忍耐終身受用,大學問安心吃虧

05

居敬行簡,可使南面;

為德以政,譬如北斗。

“德”乃人之本,沒有了德,一切都失去了意義與價值。

人可以缺吃,可以缺喝,可以缺錢,卻獨獨不能缺德。德就是一個人的人品,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最閃亮的名片,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據。


06

未忘麈尾清談興,

常讀蠅頭細字書。


麈(zhǔ),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麈尾可以制拂塵。

人們不僅看書要注重細節,要看“蠅頭細字”,做事也要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細小的文字、細微的動作都會影響著事物的發展變化。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小細節、小變化,尤其是在為人處事上,說話要三思,不要口無遮攔,很可能你細小的一句話就會給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07

多情置驛邀佳客,

好事磨鉛勘舊經。


有句客套話叫“給您添麻煩了”,其實好關係都是麻煩出來的,越麻煩關係越熱絡。如果朋友間都客客氣氣,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情也會相應變淡。

你要讓朋友感到你需要他,同時你也要做朋友的依靠,只有相互麻煩,友情才能長久。


08

兵家盡補能康世,

經義鹹明乃著書。


我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不要“挑食”,要做到均衡;讀書又要選擇經典,術業專攻。

只有做到既綜合全面地閱讀各種書籍,又有學業主攻方向,才能充實自己、豐富自己。


09

醉裡千篇風雨速,

胸中九淵蛟龍蟠。

志氣對人的生活十分重要,老話說“不蒸饅頭爭口氣”。

只有立下志向、有目標,才能有前進的動力。

做事要有既定的方向,每個月給自己列一個計劃,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點點提高,一點點進步才能實現人生的大目標。


10

稼穡艱難君子教,

菜根風味士夫知。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路不行不至,事不為不成。人要成熟就要不斷實踐,你不邁出一步永遠不會獲得成長。

張之洞15副對聯:能忍耐終身受用,大學問安心吃虧

11

取靜于山寄情於水,

虛懷若竹清氣若蘭。


山山水水讓人心曠神怡,在山水之間認識自己的渺小,放大自己的胸懷。

做人既要像山一樣沉穩,又要像水一樣純淨包容,既要像竹子一樣謙虛,又要像蘭花一樣清幽。


12

流水絃音仰與古會,

清風懷抱快若天遊。


閱讀經典,多與古人交友,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在,提高自己的修養,增長自己的見聞。

向古人學習,將煩惱交於清風流水,凡事不要鑽牛角尖,不開心的事不要往心裡放,我們不可能做到讓自己時時刻刻都滿意,只要不辜負自己的心就好。


13

天然文吐春雲潤,

悟後心如秋月超。


月有陰晴圓缺,每一次變化都是景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做人也應如月亮,不苛求完美,盡力就好,盡心就好,沒有必要事事都爭最好。

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讓自己放鬆。只有學會欣賞自己,別人才能欣賞你。


14

古硯不容留宿墨,

舊瓶隨意養新花。


人既不能否定自己的過去,也無法將過去與自己割裂,過去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無論好或壞都不要糾結也無須沉迷,從過去的時光中總結經驗,汲取動力。


15

桂嶺清風香有味,

松陰古雪淨無塵。


清風在松林間吹過有陣陣清香;樹下的積雪乾淨潔白一塵不染。

老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內心善良正直自然就能不怕“汙染”,就能坐得端行得正。


歡迎關注@唐麒 專注情感、事業創傷療愈,提升智商情商財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