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过于享福的孩子反而容易好逸恶劳,

因此,家长要加强孩子的吃苦教育,注重孩子吃苦精神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如此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也是父母所提供的真爱。

现如今是物质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一旦脱离父母完全无法独立生活,我们不提倡让孩子走父母的老路,什么放牛、割草,但是也不要让孩子过于贪图安乐,适当的给孩子提供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让孩子经历得更多,对孩子而言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不难发现,很多吃苦精神差、自立能力不强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牺牲精神,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吃苦,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氛围,这样的生长环境对于孩子而言并非好事,会造成孩子只懂索取不懂回报的价值观念。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吃苦教育就是最主要的一方面,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多吃一点苦,遭受一些困难无疑不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孩子的良好性格培养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展现,父母过度的保护,本质上则是在剥削还是发展的机会。

一: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呢?

1)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

在日常生活在,父母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手,根据研究表示,那些总是被父母扶着学习走路的孩子花费的时间往往比那些自主练习的孩子更长,由此可见,

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吃苦意识。

三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帮助家长提东西,四五岁的孩子可以帮助家长擦地板,上小学以后的孩子已经可以自主放学以及整理书包。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生活技能刻不容缓,家长应该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不仅可以达到培养的目的,还能够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自立,即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独立地完成自己各种生活小事,以及生活起居方面,自主打理生活中的一切,比如清理房间、折叠衣物等等;在学习生活上,孩子需要独立完成各项作业任务。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问题,要培养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日常琐事中给孩子发表自我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种做法有助于孩子独立思考问题,让孩子更加有主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国外父母的做法。

瑞士父母会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去别人家当女佣,上午学习,下午劳动,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机会,有助于孩子自食其力精神的培养。

美国父母善于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美国的一些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明令规定学生自主寻找赚钱途径,这样的要求看似苛刻,实际上却可以让孩子学会更多,敢于面对社会生活。

德国法律规定,孩子一旦到达14岁,必须在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帮助父母清洁衣物等,这样的规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劳动的能力,更能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与社会责任心。

日本家庭要求孩子在课余期间参加劳动挣钱,也就是勤工俭学,在日本家庭里父母会给他们灌输一种思维,那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思维模式其实也就是一种是吃苦能力,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3)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

吃苦来源于生活个个小事,孩子的吃苦精神是各种小事的累加,家长可以通过跑步来培养孩子吃苦意识,每天带着孩子参加晨跑,无论什么季节都应该坚持下去,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奔跑,给他们制定一个目标,并且鼓励孩子奔向终点,这件日常小事都可以锻炼和磨砺孩子,使他们具备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加强孩子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些苦才是真正的爱与负责。

但是家长要明白,吃苦教育并没有那么的简单,家长需要明白吃苦并不等于遭罪,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遭罪可以培养出来的,二者也有着本质差距,家长也需要知道,片面地吃苦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就像是常年不运动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吃苦教育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里的吃苦并不是让孩子去感受艰苦的生活环境, 而是孩子锻炼独自生活、勇敢生活的能力

。一些家长为了吃苦教育,给孩子布置一些艰难的生活条件,让孩子去遭罪,这本质上脱离了吃苦教育的目的,让孩子为了遭罪而遭罪,只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不舒适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一位男性同事告诉我,他小的时候,父亲为了让他进行吃苦教育而将他丢进深山里,大晚上他徒步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回家,他父亲目的是为了培养他的男子汉精神和胆量,但是却给他带来了一生的阴影,同事至今还记得儿时的恐惧感,和他先如今仍是怕黑等仍是离不开关系。

父母一定要懂得吃苦教育的真正含义,吃苦不是遭罪,不是让孩子去挑战吃糠咽菜的生活,并不是让孩子尝尽困苦滋味,而是让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学会成长、独立生活。一味地给孩子创造苦的生活环境,只会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伤害。

很多家长响应忆苦思甜的号召,带着孩子吃糠咽菜,让他们去体验困难的生活,甚至让他们进行一些超过身体承受范围的活动。幼年时期正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是不注意饮食上的营养,会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忆苦思甜中的忆苦饭菜,营养价值不高,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严重影响。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虎爸让孩子大冬天进行冬泳,或者在炎热的夏季做一些高强度体力活,事实上这些行为一些成年人都难以忍受,何况一个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呢,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皮肉之苦,还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甚至还会影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如履薄冰。

父母本来应该给孩子提供温暖的港湾,当孩子在外受到欺负时,可以回家感受到温暖。过度的吃苦教育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的存在状况,严重的甚至会破坏孩子的心理安全,从而引起各种不适,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发展。

苦环境“能锻炼孩子品行?吃苦≠遭罪,“吃苦教育“没那么简单

这边是盲目的吃苦教育,所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在培养孩子吃苦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科学原则,把握分寸,实验证明力度不够和过于严苛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吃苦教育重视的不是吃苦,而是吃苦过后的思考和感悟,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启迪,不要让孩子吃毫无意义的苦,或者是形式主义的苦。

今日话题互动:你认为吃苦教育应该怎么进行呢?你又是如何进行吃苦教育的?欢迎在留言下方评论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