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公益二類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在機構改革中轉為全額撥款單位,那麼退休人員也轉為財政負擔嗎?

雲捲雲舒66655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並不等同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生產經營類四大類,行政類和生產經營類撤銷,公益一類保留,公益二類剝離生產經營類職能改企、公益類職能整合保留。

事業單位中,按照財政供養和編制類型,又分為全額供給、差額供給和自收自支三類。生產經營類一般屬於自收自支類供給方式,使用的也是自收自支編制。公益二類類中,根據收支情況部分屬於差額供給,使用差額編制,部分自收自支,使用自收自支編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後,生產經營類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中承擔的生產經營職能統一改企經營,使用的自收自支編制也隨之撤銷,不再使用。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保留的公益服務職能,要麼隨機構保留,要麼和相近領域內的職能想整合,甚至的同類職能跨領域整合,成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供給,除鄉鎮衛生院外,全部使用全額編制。將來,事業單位將以公益服務職能為主要存在模式,使用全額事業編制為主。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後,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部分人員隨公益服務職能,劃轉到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成為使用全額事業編制、由財政全額供養的事業人員。

已經退休的人員,由社保部門統一供養。人員轉隸,也僅指在崗在編人員,並不包括退休人員、合同工等編外人員。行政政策執行不溯及既往,並不會因為退休時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退休後若干年單位轉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甚至行政部門(例如醫保局),退休人員的身份、供養、養老金也隨之改變。即使未到退休年齡,提前退休、提前病休、買斷工齡等人員,也不在人員轉隸的範圍之類。退休時認定的什麼身份、執行的什麼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是什麼發放標準,原單位改制後,退休待遇依然保持不變。


職言管語


公益二類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並不太確切。

根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分類劃分,公益性事業單位要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公益三類。

公益二類並不是全額撥款,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財政補貼,由財政給予經費補貼,或者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支持。

所以說,他的退休人員相應的經費還是由原單位承擔的,並不一定是財政撥款。主要是一些二級、三級醫院,高中學校等等。

雖然進行了2014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但實際上養老費用的承擔推向社會並不是很徹底。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包含了兩大類內容,一類是統籌內支付費用,一類是統籌外支付費用。

統籌內支付費用就是指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費用,主要包含了基本養老金待遇。每年國家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就是調整的這一部分。

統籌外支付的費用包括職業年金部分和用人單位部分。職業年金部分是有個人歷年累積的職業年金和財政撥款構成,一般定好之後就不會變了。一直到領完為止。用人單位部分主要是指一些改革性補貼或者其他獎勵補助之類。比如一些住房補貼退休人員也可以享受,且一些網友反映一些創城獎和精神文明獎實際上退休人員也可以發到一部分。不過,隨著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很多獎金補助之類,很有可能會被嚴格規範掉。這一部分很有可能未來會慢慢減少並消除。

到目前來看,還是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包括黨組織關係,退休人員仍然會在原單位過組織生活,暫時沒有硬性規定,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將黨組織關係強制轉到社區去。

不過,未來大的趨勢還是實現養老制度的社會化供養,未來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人員,慢慢的都會在退休後推向社會的。


暖心人社


現在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已經不再是財政負擔了。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與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存在一定的差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於財政撥款,因此工資、獎金等完全不需要單位自己操心;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則是通過收取各項行政性收費,並留取部分資金用於本單位的日常開支及工資發放,因此如果單位效益不好,可能連工資都會發不出來。

在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前,事業單位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由原單位發放,因此對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來說,負擔會比較重。而改革後,已經退休的“老人”的養老金不再由本單位自己來直接發養老金,而改成社會化發放,因此不管是自收自支還是全額撥款,退休後養老金的來源都沒有什麼區別了。

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每個月也開始需要繳納社保,這就意味著退休後的養老金的來源就是自己和單位平時繳納的社保,平時繳納的社保金額越高,繳納的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題主您好!

貴單位既然是定位為公益二類了,而且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根據改革要求和已經出臺改革方案的各省方案,這樣的事業單位都是要轉企業的,您說轉為全額撥款,這個好像可能性不大,不知道您那有什麼特殊性。

我目前所在單位就屬於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我結合我們的情況,給你說說這個問題。

假設您這樣的事業單位真的轉全額撥款了,那就和我們一樣了。退休人員的工資發放,要看是什麼情況:

其中一種就是2014年前退休人員工資:肯定都是走財政

還有一種就是2014年後退休的,單位完成養老保險改革前退的,據說還是走財政,改革後的目前也沒個準確說法,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呢,至少我們單位還沒明確說法呢,只說等進一步政策。

另外就是2015年後(包括2015年)入職的,以後退休肯定是走社會保險,還有一部分補充的職業年金。但職業年金直髮一定年限,發完就沒有了。社會保險金是要發放到去世為止。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謝謝!


1用心創造1


退休人員在退休時已經移交社保接管,由社保發放養老金,單位除逢年過節有些許慰問金外,對退休人員不再承擔其他義務。因此無論單位怎麼改革,實質上與退休無關,更不存在由自收自支轉全額的概念。

自收自支性質的事業單位主要存在於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這部分事業單位將在2020年底前全部改企。關於這點,沒有異議。

不過,過去受編制總量控制同時不增加財政負擔等方面影響,在部分地區特別是縣區、鄉鎮一級,也有將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設置為自收自支的案例。這類事業單位主體職責是公益服務,同時具備一定的收費或經營職責,但不足以維持整個單位的正常運轉,很多時候仍需要財政撥款。出於政事分開、事企分開考慮,這類事業單位在改革中將被剝離收費或經營職責,改為公益一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在職在編人員隨單位改制置換身份,由自收自支轉為全額撥款。原退休人員按照老人老辦法原則處理,繼續領取相應的退休金,不受單位改革影響。退休人員企望通過單位改革提高養老金待遇不太現實。

現在機構改革都採取編制和機構限額管理,單位逆向轉性和個人逆向調動一樣都非常難。因此,事業單位由自收自支一步到位轉全額撥款實際上極為少見。比較常見的是從差額撥款改全額的,比如鄉鎮衛生院,但佔比也不大。


80後小公


已經轉入社保,最大變化就是撫卹金由原來的單位實發退休金為基數變成了基本工資為基數。


在天的那邊山的那邊


公益二類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太可能,如果真如你所說的話,退休人員應該可以轉為財政負擔。


燈下那棵樹


自收自支是指所在單位依據政府或物價價部門批准的生產經營性收費標準收費,資金用於本單位的日常開支及工作人員和退休人員的工資發放、生活補貼等。但此次機構改革取消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一是轉全額撥款,一是轉企。轉全額撥款的單位勢必要解決退休人員生活補貼等問題,當地財政需要統籌考慮。


雲捲雲舒66655


自收自支事業大部分肯定轉企業


加菲貓9019


退休人員一般按原渠道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