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儒家的忧患意识

儒家的忧患意识

图说儒家文化

儒家的忧患意识

儒家的忧患意识

儒家的忧患意识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下》中就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指周文王被殷纣王困在羑里而演周易一事。

周文王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他推演的《周易》也充满了忧患之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困厄,君子应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而自强,不怨天,不尤人,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挫折。

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相反,则变得更加理性。

他们开始担心重蹈殷商的覆辙,在社会治理上勤勤恳恳,总想使周王朝的统治长治久安,忧患意识更加的明显。

在那时,人们对“天命”还怀有极高的敬意,相信天地能以其伟大的德性维护着自然社会的和谐有序,关怀着天下的每个生灵。

他们对天的敬畏,本就是一种忧患情结。他们担心违反了天命会受到惩罚,所以,要在日常的统治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治理国家,顺从天意,把忧患意识的重点从人生福祸,转向了政治统治存亡,忧患的对象乃是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儒家的忧患意识

古人生活图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不得不关注现实的社会,以获得自身的生存。

庄子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迫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却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孔子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同、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曾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他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贵、生命更重要,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而把个体的苦愁患难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把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儒家的忧患意识

古人生活图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不得不关注现实的社会,以获得自身的生存。

庄子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迫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却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孔子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同、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曾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他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贵、生命更重要,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而把个体的苦愁患难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把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古人生活图

面对乱世,孔子充满了忧患意识,对道义的担当充满了责任感,但是这并没有使他产生悲观情绪。孔子已经超脱了对个人祸福贫贱的忧虑,对道义能否大行于世的执著,达到了“乐天知命”的一种境界。

孔子讲“贫而乐,富而好礼”,心外无物,不再执著于贫困,而是能够从内心做到沛然自足。所“乐”者,是孔子乐天知命,有着“知其不可而为之”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所“忧”者,乃是“礼崩乐坏”的惨象。看似矛盾的“忧”与“乐”,在孔子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孟子有一句名言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就是,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

孟子还指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说,统治者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百姓才能乐于接受你的统治,形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良性互动的局面,这种与天下人共欢乐同患难的思想,正是儒家“民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历代忧国忧民思想的源泉。

儒家的忧患意识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北宋庆历四年(1044),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广所传诵,亘古不衰。

儒家忧患意识在后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居安思危,总有一天是要灭亡的;一个人如果整日逍遥游乐,不居安思危就会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继承了孔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又有所超越,强调进退穷达,忧以天下,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争相涌现,各种思想相互争辩的活跃局面。

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教,墨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名家,法家,农家,兵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