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為什麼稱之為漢族?原來和這個有關

漢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帝國,漢朝時期我國的疆土不斷擴大,為今天的領域打下基礎,事實上漢族名字的來源正是以漢朝為藍本。在漢朝之前我國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只有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的前身。但是在之前我國對民族的意識十分薄弱,大多是以地區的人來稱謂,並沒有劃分民族,但在漢之後,我國逐漸有了漢族這個概念。實際上漢族分為很多分支,有北漢族,南漢族,西北漢族,西南漢族,印尼漢族,和大家都知道的客家漢族,幾個分支之間的血緣和基因存在一定的差異。

為什麼稱之為漢族?原來和這個有關

但是要知道的是,漢族在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是一個民族的象徵,而是一種文化的存在,與其說是漢族,不如說是漢文化,所以如果說漢族和漢朝的關係,我想大多是我們繼承了漢朝時期以及之前華夏族的文化觀念,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全國各地民族大融合,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漢族,所以漢族並不是一個血統的繼承,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繼承,這種融合,在以後會一直存在,所以與其說是漢族,不如說是華夏族更加貼切

為什麼稱之為漢族?原來和這個有關

漢武大帝劉徹

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

為什麼稱之為漢族?原來和這個有關

漢朝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