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解剖“美團”

中國新經濟領域的獨角獸陣容正在不斷壯大,獲得資本認可的同時,它們仍期待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功和社會認同。

光環加身的表象下,它們亦可能糾結於估值的泡沫,煩惱於虧損的泥沼,困惑於模式的前景。

對於這些中國的新興商業領袖們,真正的價值何在?今天起,尋找中國創客推出“解剖獨角獸”欄目,帶你一文看盡獨角獸的潛力與隱憂。

解剖“美團”

解剖“美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薛星星 唐亞華 劉景豐 黎明 趙雷

王興正在將美團打造成一家前所未有的公司。

過去八年,這家從團購網站起家的公司,正迅速成長為一個本地生活服務巨頭,與另外兩家公司今日頭條和滴滴出行一併稱之為TMD,意為繼BAT之後中國互聯網的新巨頭。

和另外兩家不同的是,美團擁有繁雜的業務線,涉及十幾個領域,且每個領域均面臨強悍的對手,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深陷燒錢的泥沼之中。

好在每一次業務線擴張的背後,都讓美團的資本故事擴大一步。它在進攻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估值,最近一次的融資金額是40億美元,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今天,瘋傳了一個多月的美團上市消息終於有了定論。港交所在6月25日早間披露了美團點評的IPO招股書。招股書中並未透露美團此次擬出售股份規模,但據此前媒體報道,王興有意出售10%的股份,售價60億美元,整體估值將達到600億美元,是上輪估值的整整兩倍。

老業務:外賣+酒旅貢獻營收超九成

✎ 核心數據:

2017年,餐飲外賣的年度交易金額達到1710億元,營收佔比62%,毛利率僅8.1%。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年度交易金額為1580億元,營收佔比32%,毛利率達88.3%。

招股書中,美團將自己定義為“中國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通過滿足人們日常“吃”的需求,進一步擴展至多種生活和旅遊服務。

過去一年,美團平臺的交易筆數超過58億單,交易金額約3570億元人民幣,為全國超過2800個市縣的3.1億年度交易用戶和約440萬年度活躍商家提供服務。

美團將旗下業務分為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三個板塊。招股書中透露的信息顯示,美團整體營收的大頭主要來自於其外賣領域。

2017年,餐飲外賣的年度交易金額達到1710億元,佔美團年交易金額的47.9%,但其營收卻佔到了總營收的62%。這部分收入來自於商家向美團平臺訂單支付的押金,美團向商家提供的在線營銷服務及向用戶及商家收取的配送費等。

美團在2013年推出外賣業務,據說當時團隊內部試水了多個業務線,最後發現外賣業務頻次高、需求旺盛,於是將外賣業務單獨獨立出來,由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直接負責。

根據Trustdata發佈的《2018Q1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分析報告》,美團外賣、餓了麼及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佔比達到94%,行業形成兩極分立格局,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甚至領先另外兩家之和。

即便如此,外賣業務本身而言卻並不性感,美團外賣的毛利率僅為8.1%,是三塊業務中最低的。

解剖“美團”

實際上,外賣的想象力並不在於外賣本身。一方面,外賣需求量大、使用頻次高,可以為美團其他業務實現源源不斷的流量導流;另一方面,基於建立的規模龐大的騎手團隊,美團構建了一張可以深入到城市大街小巷的即時配送網絡。艾瑞報告指出,按2017年交易筆數計算,美團點評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即時配送網絡。

這張網絡成為美團搭建起大零售體系承上啟下的一環。在各家爭相佈局的新零售領域,即時配送網絡的建立至關重要。

營收的另一個大頭,是美團早年開拓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年度交易金額為1580億元,佔比44.26%,營收佔比32%,毛利率高達88.3%,是美團三個業務分部中最為成熟的分部。

解剖“美團”

商家在平臺上售出的代金券、優惠券、訂票及預訂票支付的押金,來自於提供給商家的在線營銷服務及根據年度套餐提供的營銷服務是該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美團在2017年12月底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後,成立了新到店事業群,融合了原到店餐飲、餐飲生態、到店綜合及智能支付業務。招股書顯示,美團的在線商家數量呈逐年上升之勢,從2015年的300萬增長至2017年的550萬,同期活躍商家從66%升至80%。艾瑞報告稱,美團目前是中國最大到店餐飲平臺。

而在酒旅方面,美團入手較早,早在2012年就以團購形式入局酒旅行業,其核心打法在於以三四線城市的中低端酒店入手,以本地消費切入異地消費。2014年,美團酒店業務被劃撥成獨立的事業部,主要業務包括住宿、境內度假、境外度假及大交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低中檔區域。

此外,在本地生活服務方面建立的龐大用戶量也為其酒旅業務實現導流。招股書顯示,美團酒店預定業務80%的新增用戶來自於即時配送及到店餐飲交易用戶。2017年美團國內酒店間夜量總計達到2.05億,美團稱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第二。

解剖“美團”

新邊界:生鮮及出行等營收佔比約6%

✎ 核心數據:

生鮮零售等新業務及其他服務營收佔比約為6%。今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了國內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單車。

美團一直不吝於擴展自己的邊界,生鮮零售及出行領域是近幾年美團新進入的領域。但在這兩個業務板塊之中,美團都是新來者,其業務規模也未形成一定優勢,尚處於發展初期。在招股書中,這部分業務與向商家提供的供應鏈及投融資服務一併歸為新業務及其他服務,營收佔比約為6%。

以生鮮零售為代表的線下新零售在近幾年成為各家關注的風口。美團在去年組織架構調整後,新成立大零售事業群,宣佈要建設生鮮零售等新能力,全面佈局大零售生態。

早在去年7月,美團就在北京望京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實體生鮮超市“掌魚生鮮”,經營面積2000平米,以生鮮食品為主。

與其他生鮮超市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7FRESH相比,掌魚生鮮仍以果蔬農產品為主,海鮮水產多為冰鮮,而非鮮活水鮮,開業初期門店中也無餐飲板塊。甚至有報道稱其為傳統超市豪華版,而非新零售新物種。截至目前,掌魚生鮮也只開了一家門店。

今年5月,美團將“掌魚生鮮”升級為“小象生鮮”,在北京方莊開設了第一家門店,以“越快越新鮮”為口號,門店面積約2000平米,設有生鮮食品和餐飲區域,門店場景外可以提供電商和即時配送。

解剖“美團”

出行更是此前和美團完全不相干的業務,唯一相同的一點是,它同樣是靠大額補貼燒出的市場。過去,Uber中國在網約車市場同滴滴對抗,燒光了至少20億美金。後來,兩家進行了合併。現在滴滴統治著網約車至少80%的市場份額。

美團打車在2017年2月先行於南京進行了試運營,通過降低司機端的抽成比例及給予用戶補貼來搶佔市場。試水近一年後,美團在年底高調宣佈將進行全國擴張,首批開放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廈門等七座城市。但截至目前,美團打車仍只進駐了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

有消息稱美團已在杭州、成都和溫州拿到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不過目前尚未開始在以上幾個城市開展運營。

解剖“美團”

今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了國內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單車,順帶包攬了這家公司背後的一堆債務。招股書顯示,摩拜單車成立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且無法保證其未來能獲得盈利。

打法:多條業務線作戰,補貼穩固市場

✎ 核心數據:

截至2017年底,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整體收入為339億,淨虧損為人民幣190億元,經調整淨虧損28億元。

多種業務線的擴展提升著美團的營收能力,2017年美團的總收入達到33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61.2%,平臺總體毛利率為36%。

但不容忽視的是,它仍處於虧損狀態。過去三年,這家公司累計虧損了141.5億人民幣(經調整虧損淨額)。截至2017年底,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90億元,經調整淨虧損28億元。

解剖“美團”

常年虧損的一部分原因是美團在多條業務線同時作戰,而幾乎每一項業務都面臨強大的對手,這就需要用持續不斷的補貼來穩固市場。

同時,它又在飛速成長中不斷擴張邊界,這導致美團幾乎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外賣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大零售佈局剛剛啟動,而出行市場同樣面臨著滴滴的防守。

以外賣業務為例,美團在2013年推出該業務,成立之初便面臨市場上存在已久的餓了麼的競爭。它與美團之前面臨的團購市場不同,幾乎完全依靠資金啟動,各平臺不斷通過大額融資補貼用戶來搶佔市場,“新用戶下單立減 8 元”、“滿 50 減 18”等補貼方式,是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

過去幾年,幾方在外賣領域燒光了百億級別的資金,在全國幾十個城市進行激烈的“巷戰”。有消息稱美團在初期一個月的補貼就高達2億元,截至目前美團的外賣業務尚未實現真正盈利。

招股書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數據顯示,美團餐飲外賣的成本佔美團總成本的89.1%,這其中大部分用於支付騎手的工資。

為了維持高效的配送效率(招股書稱2017年美團的平均每單配送時間約為30分鐘),美團不得不大量招募配送騎手,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美團日均活躍配送騎手數為53.1萬,騎手成本達到183億元。

解剖“美團”

在最新進入的網約車市場,美團同樣實行高補貼政策與滴滴搶奪市場。今年3月,美團打車進駐上海時,司機端抽成比例僅為8%,且前三月免抽成,僅收取象徵性的服務費。乘客端前3單最高可減免14元,號稱1元錢打車。上線兩天後宣佈日訂單量突破30萬單,拿到30%的市場份額。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美團打車的總支出為2.93億元。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美團打車僅在南京一地運營。隨著美團打車在2018年加大布局,其支出勢必增加。

但政府已經不能容忍網約車市場的高補貼政策。美團打車進入上海後,滴滴同樣以大額補貼應對美團,在乘客端和司機端均提高了補貼力度。隨後兩家均遭到交管部門約談,要求停止價格戰。

好消息是得益於其他業務線的逐漸成熟,美團的總體虧損正在逐年縮減,2015年至2017年,美團經調整後的虧損為59億元、54億元以及28億元,三年內虧損減半。有分析認為,美團希望藉助其他業務線的盈利,來彌補其在外賣及打車市場的虧損。

也許是意識到短期內盈利不足,美團在招股書中強調,衡量其成功的主要指標是美團長期創造的價值,而非短期盈利能力。

“雖然我們還遠遠不是一個很有錢、很賺錢公司,但是我們有足夠的資金積累。”王興在今年4月的一次採訪中說。招股書的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美團現金及等價物達到約194億元,短期理財258億,合計約452億元(約合70億美元)。

不過,今年4月份美團對摩拜單車的收購花掉了27億美元,再加上打車及外賣的補貼開支,這筆錢夠不夠花還有待商榷。相關報道稱,加上上述相關開支及投資佈局,美團賬面資金到今年4月約有34億美金。

因此,今日有報道稱,美團“著急上市”是不得已而為之。過去八年間,這家公司一共進行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80億美元。最新的一筆融資發生於去年10月,融資金額40億美元,投後估值達300億美元。

解剖“美團”

有分析認為,現在的美團,還想通過非上市手段獲得能滿足自己胃口的融資,已非易事。而據外媒報道,此次IPO,美團希望以約600億美元的估值募集大約60億美元的資金。

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到的資金將有約35%用於升級技術並提升研發能力;約35%用於開發新服務及產品;約20%用於有選擇地進行收購或投資於與我們的業務互補並符合策略的資產及業務;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未來想象力:美團是下一個亞馬遜嗎?

✎ 核心數據:

在公開報道中,美團至少投資或收購了近70家企業。最為顯著的例子是今年4月對摩拜單車的收購。

美團成立至今,不斷有人發問,美團的邊界到底在哪裡?王興的回答是:“看起來我們什麼都做,但實際上我們只做一件事。”

他將美團視為出售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多次採訪中他都提到了亞馬遜作為類比,看起來亞馬遜似乎也是什麼都做,它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還涉及到媒體制作、雲服務及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

“你所看到的美團覆蓋了很多垂直領域,是因為這些用戶群體或多或少地存在交集。想要下館子的、點外賣的、看電影的、旅遊的、租車的,基本上是同一個群體。”王興說。

解剖“美團”

早期這家公司奉行“T戰略”,橫向為團購,縱向為從團購出發引申出來的多個垂直場景。基於這個邏輯,美團內部孵化了貓眼電影,將外賣業務獨立出來,進入到酒旅行業等等。

這個戰略並非次次生效。過去,美團至少關閉了幾十種線下業務嘗試,包括美團早餐、排隊機、WIFI等近十個業務。2016年,美團還因用戶對其粘度不如預期,宣佈停止上門按摩、上門保養、上門保潔等點評到家的服務。

去年11月,美團宣佈關閉了餐飲平臺“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試點項目的運營,王慧文發佈內部信稱,探索新業務的標準包括未來的市場規模、與已有業務之間的聯繫、未來一段時間是否會發生巨大變化等,而新業務的探索資源則以“滿足最小測試單元為默認標準”。

此外,當進入某些新業務場景時,美團還會選擇通過投資或收購來進行佈局——越來越像巨頭的打法,在公開報道中,美團至少投資或收購了近70家企業。最為顯著的例子是今年4月對摩拜單車的收購,此前,王興曾以個人名義投資了這家公司。有消息稱美團原本的計劃是投資而非收購,但王興在後來改變了主意。

更早之前,美團在進入酒旅市場時,通過收購酷訊來加強其在旅遊領域的產品技術能力;在中低端酒店業務上,投資了酒店SaaS+PaaS服務商別樣紅。此外,美團還投資了大量餐飲ERP企業,以加強自己在餐飲B2B的實力。

2017年2月,美團宣佈成立30億元的美團點評產業基金,專注於大消費領域C輪以前的項目投資。

現在,美團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表露自己的“T戰略”,而是強調內部各條業務線的協同作用。美團在招股書中解釋,在即時配送及到店餐飲等大眾、剛需、高頻的服務種類的領導地位,可以使其快速地擴展至低頻的消費場景,從而不斷增加營收。

這是平臺的價值所在。在單個領域,美團並沒有建立起強大的護城河。但當這些業務相互融合並層層相扣之後,美團藉此構建了其核心的競爭壁壘。“還有哪個平臺每天可能擁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單的交易量?”王興在一次採訪中反問。

王興擁有美團點評約11.4%的股份,以消息中稱其謀求的600億美元估值計算,王興的身家可以達到68億美元。今天照例更新的飯否中,他沒有寫關於上市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