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道德经》:老盯着别人没用,多看看自己,这才是正道!

最近写一些关于读《道德经》的感受,收到很多朋友的回复和点评,发现很多人其实都在研究这本书。

作为一本在全世界翻译成诸多版本的古籍,有人说它是哲学巨著,有人说它是道教的经典,也有人说它是人生指路的明灯,东台看来,这些评价都不过分,当得起。

它的魅力在于,任何人去读,都会有感悟,而且感悟都不同。就好像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有了一些对人生的理解,突然发现,早就有人总结出来了,而且,说的都没有错,于是,就开始相信,原来万事万物都有轨迹和原理。

今天,东台和大家一起分享《道德经》三十三章中的一段文字。

《道德经》:老盯着别人没用,多看看自己,这才是正道!

《道德经》三十三章中有这么十七个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原文后面还有21字,留待下次分享)

这十七个字,翻译成白话文: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是不会被蒙蔽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能说明他具有力量,而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文章很直白,道理都懂,但东台看来,很多人不是真懂,包括东台自己。知道一个道理,很简单,要把这个道理去运用起来,并始终遵从这个道理,就很难了,这就是“知易行难”。

大部分的人,都是处在半懂不懂,似懂非懂之间,这种现象,很正常,也没有必要急着跳脚。

那怎么来解析这十七个字后面蕴含的深意?

《道德经》:老盯着别人没用,多看看自己,这才是正道!

东台首先来带大家看一些现象,看看大家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觉。

第一个现象,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非常聪明,对于别人和事物,都有非常独到的眼光,很多企业老总和团队负责人就是这样。

他总是第一时间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优点,当然,大多数这样的人,总是先发现别人的缺点,为什么?这一点在稍后再解释,于是,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提醒到对方,帮助到对方,这样子的人,不少见,这就是“知人者智”,由此可见,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并不少见。

第二个现象,有些人,看上去好像傻傻憨憨的,一脸忠厚的样子,但是在生活中很少犯错,你去怂恿他做什么,他也只是笑笑,逼急了,他就来一句:这个事,我做不来。这种人会均衡的评估自己的处境和条件,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难有大风大浪,什么事情,他们都是量力而行,日子过得安稳而踏实,这可以说是“自知者明”。这种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不少见。

那么,什么人少见?

《道德经》:老盯着别人没用,多看看自己,这才是正道!

知人而自知的人,少见。善于指点别人的人,不一定把自己活好了,活精彩了。当我们被人怼上一句:你就会说别人,你自己怎么样?你自己都那个样子,凭什么说我?应该马上就哑口无言了。

前面说到善于指点别人的人,为什么会首先看到对方的缺点,这就是“知易行难”,我们老是指点别人该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自己能做到吗?不一定。

这就论证了后面九个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能指点别人,领导别人,帮助别人,只能说明我们具有智慧和力量,但不能战胜自己,就永远说不上强大。

怎么自胜?首先自知,然后有计划的,有目标的,不断的改造自己,挑战自己,把那些多余又舍不得丢弃的,一定要丢弃掉,把那些欠缺的部分,通过学习,不断的填补,只有这样,才是更完美的自己,大家觉得呢?

欢迎大家关注东台翻古头条号,大家相互交流,一起感悟人生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