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如果手機經常給你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 那麼你得注意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的朋友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怎麼手機中的一些軟件應用總是沒日沒夜給自己推送一些艾滋病相關信息啊,有的朋友說自己以前的確搜索過艾滋病信息,怎麼到了三個月甚至六個月以後還在推送艾滋病信息啊,本來滿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就可以淡忘艾滋病帶來的恐懼型創傷性心理障礙,結果艾滋病“陰魂不散”,還強制性讓自己暴露,這是要哪般呢。而有的朋友更是壓根覺得艾滋病離自己生活很遠,自己從來沒有搜索或者關注過艾滋病相關新聞,怎麼在好一段時間裡面,這手機還在給自己不斷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特別是一些關於如何從症狀判斷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的信息,閱讀這類文章很容易被暗示,畢竟每個人都有生瘡害病的時候,就會開始擔心既然給我推送這樣的文章,是不是就說明自己就有很大可能性被感染艾滋病了呢,很多不明就裡的朋友就因為這樣並沒有被高危或者曾經有過邊緣性接觸而被活生生拉入了恐艾圈痛不欲生。

如果手機經常給你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 那麼你得注意了

智能手機便捷網絡搜索有利也有弊

為什麼手機會經常推送艾滋病信息呢,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以下的一些可能。

第一就是從事公共預防的醫生或者醫務相關人士,以及本身已經開始恐懼艾滋病的恐友們,曾經用自己的手機搜索過艾滋病相關信息,而這樣的搜索行為是很容易被大數據捕捉的,並且被共享的,那麼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手機裡面的新聞或搜索類APP就會給該用戶推送大量與之相關的信息。也許有的並不是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只是因為偶然一個小事情當時有點恐艾,用手機搜索了那麼一次艾滋病這個關鍵字,通過自我調節這件事情也就過去,對自己並沒有多麼大的影響和刺激,但是在十幾天或者幾十天后,還會接收到與艾滋病相關的信息。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一些熱點事件的產生,比如關於艾滋病相關的信息作為熱點新聞上了熱搜榜,一些朋友看到是熱搜,就點擊進去了,並且順帶點了熱搜旁邊相關的新聞。既然是同種相關新聞,那基本上也是與艾滋病信息相關的新聞,自然而然,就有可能被判定為你對該類新聞是非常感興趣和有追求的,那麼在今後一大段時間裡面,都會推送相關信息。第三一個可能比較隱蔽,但是也是一種可能性。就是有的朋友說我自己既沒有主動搜索過艾滋病相關信息,也沒有主動去點擊艾滋病相關的新聞,那怎麼還會被推送艾滋病信息呢,那就是我們共用的無線WIFI或者局域網裡面,曾經有人大量的搜索過艾滋病相關信息。比如說在公司局域網裡或者家庭局域網裡,有同事或者親屬曾經搜索過艾滋病初期症狀,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等等,那麼作為共同使用局域網的你,或許都有可能被判定為同一個IP對象,而給你也共同推送艾滋病相關的信息。像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的一位前來面對面諮詢的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本來徹底脫恐成功,但是手機還時不時給自己推送艾滋病信息,讓其又開始了產生對自己是否有艾滋病感染可能性的暗示,直至要求其將手機重新進行緩存處理和重新設定以後,相關的推送信息就再也沒有被主動推送了。

如果手機經常給你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 那麼你得注意了

大數據精準定位可能導致過度暴露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隨時隨地的接受到艾滋病相關的推送信息,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用手機少上網搜索,而如果作為艾滋病相關工作的從業人員,不想在下班以後再收到相關信息,可以將自己的私人手機和工作手機分開使用。如果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被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特別是一些艾滋病初期症狀類似的圖片新聞,那麼有必要的是將自己的智能手機或電腦進行重置,清除緩存等操作,這樣就可以減少被推送的可能性。另外如果自己使用獨立的網絡信號,很少享用公眾WIFI,也會避免冷不丁被推送艾滋病信息。被推送艾滋病信息,並不是說在暗示咱們就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特別是壓根就沒有搜索過相關信息的朋友,不應該有類似於強迫傾向的暗示。不過如果真的曾經有過高危暴露等行為,如婚外情一夜情等非伴侶的行為,去醫院疾控進行實地艾滋病檢測還是有必要的。

如果手機經常給你推送艾滋病相關信息 那麼你得注意了

脫恐還是需要線下的持續支持

艾滋病這三個字對於沒有艾滋病高危防範意識的人,或者說曾經有過恐艾史還沒有徹底脫恐的恐友,在傳統的意識中都有一定的防禦和抵制,在平時,尚能通過轉移注意力達到心理修復,一旦如果刺激過度已經沒有辦法通過自我調節的方式進行修復。所以我們主動去對智能手機進行設定,就會很好的減少艾滋病信息推送頻率。這樣就能更好的杜絕普通人群成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也能杜絕艾滋病恐懼症患者進一步嚴重化。特別針對於還處於恢復期的恐艾症患者來說,需要降低一些負性刺激,強化正性刺激,並且運用正念的療法不斷的修復自我。進行手機設定,減少網絡上一些非專業艾滋病防治知識的推送,這更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