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斯克若在中國,能有特斯拉和SpaceX嗎?有人說他最多混成一個北漂,可能嗎?

世界需要瘋狂的天才


不可能,特斯拉有可能,但是spaceX肯定不可能。國情不一樣,市場也不一樣,在國內市場想要做到特斯拉一樣的電動車推出,首先需要回家對電動車的補貼,現在的榮威比亞迪也在拼命做電動車,依然無法躋身高端市場是有原因的。

至於民用航天,這個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畢竟航天不是小事情,肯定不會像賣車一樣輕鬆,所以spacex的誕生,肯定也不會像現在這麼順利。


榻榻米的榻榻


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如果在中國的話,他很有可能混到賈躍亭這種境界原因就在於國內的很多科技,包括硬件技術以及融資環境,並不支持馬斯克這樣瘋狂的舉動。

很多人不瞭解的是從2000年左右成立的特斯拉直到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之中,特斯拉汽車目前賣的銷量還不錯,但仍然是沒有自我回血。這在國內如果上演的話,很有可能已經被人喊打喊罵,成為騙子企業了。

與此同時國內的很多技術也並不支持,比如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池以及電控系統包括無人駕駛層面的支持度來說,這一點相比於國外來說還是比較弱的。

其次我們說space x這樣的企業在國內應該是不太被允許去做了所以說這已經是,規則上的問題而不是說實力上的問題。

除此之外,國內的融資環境相對來說在前幾年還是比較寬鬆的,而且散戶的錢進來也是比較容易的,所以說特斯拉如果在國內的話很有可能會融到一部分散戶的錢,但這樣其實也並不能讓特斯拉有良好的發展。

加上國內其實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我個人覺得如果特斯拉在國內的話也很難不受誘惑,也就是說也有可能會像其他新能源廠商一樣走一些捷徑,獲得一部分的補貼資金。

所以其實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特斯拉包括space x的競爭力都會持續下降。而且也不會有特斯拉這樣非常出色的新能源汽車,我們不說特斯拉是頂級同時做工用料又非常拔尖的新能源汽車,但就續航里程,包括電控系統以及人機交互這些東西都是在新能源汽車處於領先狀態,如果在國內的話,很有可能會急於求成,甚至以補貼來換取用戶的方式,這會直接讓一家廠商喪失創新能力以及技術優勢。

所以過好的市場環境對於一家廠商也並沒有什麼好處,看看國內在補貼之後還有哪幾家新能源汽車廠商能夠拿得到檯面上,就可以看出,市場最終還是要交還給市場自我調節。







互聯網的放大鏡


名字優勢,馬斯克在中國一定會成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馬斯克在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中展現創新和開拓精神,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今實踐,相結合,極大豐富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出卓越貢獻,受到當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並鼓勵他繼續發揚創新精神,不斷進取,為探索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


道遠219920633


中國只有賈躍亭,其餘都是浮雲。小馬喝西北風吧![大笑][大笑][大笑]搞不好坐牢了![流淚][流淚][流淚]


柳林尚花


馬斯克創新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他一個人創造的,他的偉大在於科學的資源整合,蘇美太空爭霸時,美國培養了一大批航天科學家,當美國政府的重點不在航天工業時,這些科學家基本無事可做或已轉行,而馬斯克恰恰把這些科學家召集起來重新發展壯大,可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汽車,隧道都是建立在較為成熟的技術之上和現成的技術人才。當然,只有技術和人才不一定有好的科技產品,馬斯克的優勢就是充滿幻想,資源整合的高手


用戶5448932894


我覺得要看他,一有沒有靠山,二有沒有資金,兩者不可缺一!至於spacex也好特斯拉也好不重要,有了靠山和資金,別說火箭上天,母豬上天還能融資都不要覺得不可能啊!至於特斯拉,參考南陽水車……


風之傷


北漂都混不成,賣幾臺車都不夠他創業,中國創業需要有錢人的人脈,都不一定給錢你創業,馬雲為什麼找上孫正義的原因


商學848


馬斯克是南非人,雖然擁有南非,美國,加拿大三個國籍,但從小就是在南非生活受教育直到大學。

馬斯克的移民到加拿大是為了避開南非的徵兵服役。


流24191477


SpaceX創立於2003年左右,中國是10年以後才開放的民用航天,所以馬斯克若是在中國,他的SpaceX可能處於發展中期,至於特斯拉,以中國的市場規模和政府支持,特斯拉至少不會比在美國低。


忘塵之人


國人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得到的東西稱之為眼見為實,對於超出自己想象力的東西輕了說叫不靠譜往重了說是異想天開蝦扯蛋。馬斯克如果只是拿個計劃書來估計連願意聽上幾分鐘的人都沒幾個,若是拿著他異想天開的成功產品來立馬會被封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