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何中国人除夕要守岁?初一你家有吃素的传统吗?

喫瓜群众199763699


20048

从记事起,妙妙角每年除夕都会守岁,小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儿,后来慢慢养成习惯了,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的罢!

刚开始当然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守岁,只是觉得过年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这个节日,全家人提前半个多月准备各种事情,颇有点“枕戈待旦”随时要赶春节的场子似的。作为一个男孩,更期待着春节假期的各种庆典活动和亲戚间的串联,通常都是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有一次机会而已。

后来,等稍微长大些了,才逐渐理解除夕守岁,不只是一个辞旧迎新的仪式,更是缅怀先人、展望未来的仪式。之前的神圣感,也变成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能一年更比一年好!

除夕夜必然会先祭祖。妙妙角现在已经不会那些仪式了,只在印象中常有父亲很庄重的形象,洗漱过后才能排布好桌椅,一一安置好供品再熏香点烛、酌酒置筷,每个动作都透着肃穆。对于先人的尊敬从此深深烙在我们这些小辈心中,或许这也是守岁的意义之一罢。

祭祖之后才是家老少聚在一起,团坐共享年夜饭。这顿饭,得慢慢吃,边吃边畅享团圆欢乐的氛围,可以发红包、送祝福,可以酒食相缴,甚至可以欢呼高歌。从这时起,守岁已经正式开始了,欢愉的心情会一直保持到新的一年……

守岁的时候,我们要把每个房间的灯点亮,保证整晚不灭,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放几个鞭炮。后来才知道,通宵灯烛不灭,叫作“照虚耗”,人们借此企盼来年财源广进,家中殷实富足;而过一会儿燃放几粒鞭炮,则是为了用鞭炮声吓走各种不好的东西,籍此寓意来年身轻气爽、无病无灾。

守岁到新的一年,还会有“出行”的仪式。全家人随着家主,端着简单的供品,走出敞开的家门,到早已准备好的柴堆前,一番祈祷后,点燃“社火”,看着它红红火火地燃尽。主要是籍此希望来年出入平安,顺风顺水。

守岁,不但能吃到平时没有的各种糕点瓜果,还必须要有桂圆红枣汤。比如吃枣寓意春来早,吃柿饼寓意事事如意,吃杏仁寓意人人幸福,吃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高等等。

有些地方,会在除夕特别多煮米饭,再加些花生仁,留到第二天正月初一,这叫作“隔年饭”。寓意年年有余粮,一年到头吃不完的富足。至于正月初一吃素,倒不曾听说,大概是某些地方特有的习俗罢。

不管如何,这些所有的过年的风俗,大都是人们为了表达对于来年美好的憧憬。几千年的传承,到了今天,许多习俗渐渐地发生了演变,物资丰富的年代再也不象原来那么过得紧巴巴的,但是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是一样的流行。甚至于全世界很多国家也都学着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通宵守岁迎接新年!


妙妙一角


除夕就是有要长一岁,这天晚上全家高高兴兴吃完团圆饭,看着电视 熬夜守岁,千年遗留的习俗,就是说这天晚上熬夜不睡觉,熬夜就是熬福,在我们老家不说守岁,熬的夜越长,福越大,所以在我小时候也没有电视,除夕晚上几乎跟家人们熬一晚,就等晚上零点放便炮。便炮放完后,接着又要吃新年的第一顿美食,一般是8个菜,长寿面,吃完后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傲夜,一直熬到天亮。小时候过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4918读者


说起来,为何中国人除夕守岁?同时初一也有吃素的习惯?这个习俗已经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文化延续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我从小就记着大年三十晚上,家人们吃完年夜饭聚集在一起,这一夜,所有的房间灯光都要明亮,家家户户放鞭炮驱赶不好的东西,盏灯祭祖保佑家人们平平安安。大人们坐下来总结过去盘算着来年,希望有个好光景。那个时候家里根本没有电视,只守着一部收音机,一晚上不能睡觉,等到夜里三点来钟真是困的和鸡打蔫一样,脑袋晃晃悠悠坚持着,看看谁能等到天亮。过去熬夜小的时候不知道守岁是怎么回事,只是看谁能熬到最后直到天亮,后来慢慢的长大才知道,增寿延年,守住自己的岁数,其实给孩子们压岁钱是有含义的,“压岁”这两个字,很明显让年龄停留在这个阶段,让年华不老去,也象征着人们岁岁平安期盼着一种美好。随着时代的变化熬夜守岁有些地方就渐渐的有些消失,特别是城市。

对于初一吃素食,我记着从小至今就是以素饺子为主,希望新的一年素素静静,平平安安。饺子的主要食材是,豆芽菜,香干,黑木耳,马齿菜也叫(长寿菜),粉条,酱豆腐,芝麻酱,红粉皮,素素的真好吃,最忌讳的是不能放葱。其他的菜品就是,素什锦,素豆制品,青菜,莲藕,拌银耳等等一系列素食,大鱼大肉只有三十可以上桌,大年初一是不可上桌。这是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祥和,盼望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弘梦清泉


为何中国人除夕要守岁?初一你家有吃素的传统吗?

今天恰逢大年三十,今天就是除夕。小时候长辈们告诉我们,除夕夜要守岁,而且年初一、十五要吃素。“守岁”是中国传统的年俗,初一吃素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小哲先行预祝各位老铁新年快乐,再谈谈我们这个地方对守岁和吃素的理解。

一、守岁

守岁是除夕夜特有的年俗。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以后,将炊具洗刷干净,然后点燃“岁火”,彻夜灯火通明。有的家庭,也会围着火炉“熬年夜”。全国各地的守岁习俗大抵相同,都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憧憬与希冀,点燃岁火也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晋周处 《风土记》:“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
宋朱淑真《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

古人对守岁这一传统年俗都有详细的记载,可见历史悠远。守岁迎新,是一家人报团取暖的亲情洋溢,是一年之中举家团圆最温情的时刻。

不同地域也赋予守岁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河北守岁就跟“灶王爷”有关;点燃“岁火”又跟驱邪有关等等。

二、初一、十五要吃素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一十五也不再局限于只吃素。初一吃素源于这天是农历新年第一天,这一天是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一天,所以这一天不主张杀生,吃素是一种积德、积福、向善的美好寓意。

最为典型的如道家、佛家之论。修道之人和僧人不食荤腥,只吃素斋。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初一这一天到庙里焚香祈祷,他们会虔诚地为自己一年的运气和家人的平安而默默祈祷,当然在这一天,他们就不会吃荤腥了。

《黄帝内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我们会发现,现在不光是初一十五不吃素,平日里很多人为了健康也会选择素食,因为过多的食用荤腥会引发一些心血管疾病,而吃素食往往能避免这些疾病的产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反观这两天的武汉肺炎疫情,我们在热切关注的同时,不免让人唏嘘惊叹,也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钟南山教授指出,这次的冠状病毒,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一些野味引起的,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吃,什么都能吃。我们提倡素食,并不代表不吃肉类,但切不可心存贪念、心有妄念。

三、中国年

中国年,是天下华人忙碌一年之后的幸福相拥,是我们彼此盈盈相望的最美问候。

各地的年俗各有不同,但人们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幸福洋溢。在我们这里,除了除夕守岁和初一十五吃素以外,还有节前除尘、贴窗花、包饺子、打年糕等习俗。年俗不可谓不多,幸福不可谓不满。

今晚,万家灯火初上之时,让我们掌心向内,为那些春节期间不能回家团圆的白衣天使们祈祷:谢谢你们的守护,希望你们健康平安,早日归来。

(对于守岁和初一吃素这些年俗,您有何想说的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山城小哲


守岁是指,人们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不舍的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俗称“熬年”。

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生命,所以守岁的风俗传承至今。

初一我家没有吃素的习惯,不过,我们这里年三十晚上的饺子,大部分人家都是包素馅的,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


海蓝蓝HLL


守岁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年俗活动,具体就是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一起吃喝,一起娱乐,一起看春晚,看电视,不能去睡觉!即便是非常瞌睡也得忍着,按照我们这边的说法是谁熬的时间越久睡的越迟,谁就能为自己增寿,延年益寿!按照字面意思礼节,守岁守岁,顾名思义就是守住岁数,守住自己的年华,使自己永葆青春,因为一过年,除夕夜一过,自己的岁数便会增加,也就意味着自己衰老了一岁,按照这种理解,守岁习俗其实是人们在面对生命衰老过程不可逆转的现实下,而寄托的一种美好的期望!

有些地方的守岁习俗还伴随着整个夜晚灯火通明,也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期望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总而言之,守岁习俗,都是人们对自己,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我们这边初一吃素面条,按我们本地说法就是“素香头子”面的习俗,所谓香头子其实指的是面条的长短和形状,就如同是点着的香的燃烧且带灰烬的那一部分,这一习俗按我的理解估计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除夕夜吃得过于油腻,初一吃素有利于解腻。第二点因素或许与佛教所主张的不杀生等有关系,毕竟初一是新的一年的开头,希望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充满生机。第三点就是所谓的香头子的名称,香头子我们吃过的人都知道是一节一节的,其实把这种面食成为香头子其实也反应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同有一句谚语所说“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一样!


文渊阁达学世


守岁是民间在除夕的习俗,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守岁这一习俗,相传是为了防备“年”这一凶猛的野兽。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曾经遭受过一种凶猛的野兽威胁,它的名字叫做“年”。年凶狠无比,以百兽为食。每到严冬腊月,山上难以找到食物的时候,它便下山骚扰,猎食人,畜,使百姓惶惶不安。后来发现,它非常害怕火光和声响。于是,人们就燃起火堆,敲锣打鼓,点燃爆竹,通宵达旦,将年赶到荒山野岭,饿死在冰天雪地里。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人们逐渐形成了除夕夜守岁的风俗。大年初一有些地方有吃素的习俗,初一为何要吃素,通常的说法是大年初一吃了素,就等于一年都吃了素,意在祈福增寿。今天是大年三十了,给大家提前拜年!祝今日头条的朋友们新年快乐!今日头条越来越红红火火!





木子的退休生活


三十晚上降夕守岁是华夏文化传统的索影。

除夕夜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家中灯火不能熄灭,灯火香蜡延续到天亮为好,珍爱光阴光明的意思,更加长寿,年轻人守岁,是为父母延长寿命。

大年初一,只于吃素我家老人常说,要吃不带水,专吃抄菜的讲究,如吃了带水的饭,可能今年生活困苦的说法。



丁占爱


中国人除夕守岁,其目的就是为了守福,不过具体有什么说道我真的不知道。这个习惯从上辈人一直传承下来,必然有其道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代一代传承与沿袭,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口口相传,必定有传承下来的道理与必要。守岁就是守福,我觉得应该是上辈人教化人们应该勤劳,毕竟新的一年开始了,必须勤劳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大年初一吃素这个习俗,我倒是没有听说过,我们家没有这个规矩。大年初一,我们家都是吃大肉饺子,已经无十多年了,从我记事起从来没有改变过。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俗,这样代代相传下去,才有意思,不然也就没有年的味道了。





郑州梁国彦


关于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蜀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伙儿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可见,守岁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所谓守岁,就是除夕不睡觉的习俗。守岁又叫熬年。春节为什么要守岁?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

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的习俗。

守岁时燃放爆竹、张灯结彩等,同样是为了驱鬼魅除凶灾。旧时有三十放鞭,初一放炮的说法,就是说三十晚上用燃放鞭炮的声音可以驱赶来人间吃人的年。

我是南方人,大年初一不吃素,大鱼大肉贺新春,春节初一有鱼有肉,预兆新年丰衣足食,民安国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