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對於孩子這樣懲罰絕對比打好

前面發過好多育兒文章,媽媽們都說,鴨媽肯定沒孩子,不然怎麼受的了孩子的種種惡行,而寫出如此佛系的文章。之前寫的是關於尊重問題,尊重絕對不等於寵,什麼都慣著。


現代的父母講究原則教育,看到前面文章父母的留言,說到最多的就是動手打孩子的問題。

大家跟我說,你知道孩子有多可惡嗎?氣急敗壞能忍得了不下毒手?

孩子寫作業氣的媽媽病入膏肓,聲嘶力竭,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對於孩子這樣懲罰絕對比打好

那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大人管教孩子的兩種極端:

  1. 孩子犯錯了,大人會想,孩子還小,等孩子大了就會懂事,就直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 另外一種後媽式教育,孩子犯錯了,那麼必須讓他知道後果的嚴重性,一次教狠終身不犯錯。

    (此處應該有不少父母開始偷偷對號入座了)

鴨媽認為:孩子犯錯必須要接受懲罰,但以一種怎樣的懲罰去提醒孩子,他的行為是錯誤的呢?

它不是打罵就能讓孩子真正的糾正錯誤的,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柔和的,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教育。

對於孩子這樣懲罰絕對比打好

懲罰孩子絕對不是讓孩子怕你,就不犯錯

在我接觸過一些被打馴服的孩子,他們一邊被父母打,一邊喊,“不了不了,以後再也不敢了。”他難道是不敢做那件事嗎?他是怕了你了,怕你凶神惡煞的樣子,怕自己身體受苦的感覺。這樣的孩子我見過他們的行為是,在家見到那個打他的人,就很謹慎,一旦厲害管轄就手癢,甚至比之前範的錯誤更大。這就是叛逆心理,越不讓做的事情越手癢。因為你沒有讓他打心裡服你。你的惡霸行為生生印在了你孩子幼小的心理。

懲罰前,你是不是忘記了懲罰目的?是為了讓他怕你還是讓他糾正不良行為?

有的父母不僅僅為了懲罰而懲罰,更多的是為了解氣。我們管教孩子難道不是為了讓他們變得更積極正面嗎?你用打的方式解決問題是不是孩子也可以用這種簡單粗暴的形式解決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呢?

對於孩子這樣懲罰絕對比打好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對孩子進行更科學的懲罰。

  1. 當孩子犯小錯誤時,一定要擺正你的態度,讓他知道他這樣做不多。你不舒服,嚴肅的眉頭緊鎖,看著他搖搖頭,這不可以。

  2. 直接告訴他,不可以這樣,警告下次不可以這樣,如果犯錯三次,必須接受讓他所痛苦的懲罰,比如看電視的次數減少,收回之前給他獎勵的玩具等等,有了利益關係,他們會安分很多。

  3. 當孩子撒潑的時候,大人一定不要亂了陣腳,在旁邊大吼大叫。靜靜的看著他,他不就是鬧給你看的嗎?鬧完後,讓他知道沒效果。等他冷靜下來以後,再走到他面前,告訴他,再怎麼鬧也沒用。該怎麼樣還是得怎麼樣。這一次不僅鬧了沒效果,而且這週週末出去玩取消。

    換句話來說,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獎勵,懲勵分明。懲罰後一定要跟他好好的講道理,讓他知道,講道理一次不懂下次再說,孩子需要你有原則的對待。

對於孩子這樣懲罰絕對比打好

同樣是媽媽,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知道不對孩子發火很難,但正確的正面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花一些精力在孩子成長初期,你會發現後期的叛逆期會縮小很多,省心很多。作為父母一定要才懲罰孩子之前,學會自我調整情緒,不要說打了孩子又後悔又自責是最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