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2020.1.31新權威版」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就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2020.1.31新權威版」

  一、佩戴原則

  基本原則是科學合理佩戴,規範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

  (一)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

  (二)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

  (三)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四)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五)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二、推薦的口罩類型及使用對象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

  (二)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

  (三)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防護效果優於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現場調查、採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四)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三、使用後口罩處理原則

  (一)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二)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四、兒童佩戴口罩的標準與注意事項

  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GB2626-2006 KN95,並標註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一)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二)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三)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的通知

發佈時間: 2020-01-31 來源: 疾病預防控制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成員單位:

  為指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工作,降低因防護用品配備使用不當等引發的疾病感染風險,我們組織專家編制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現印發你們,供指導加強個人防護使用。 

疫情防控組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代章)

2020年1月3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