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昨天(1月30日)深夜,靜悄悄的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經沉睡。位於工農路的南通疾控大樓內依舊燈火通明,實驗室工作人員在爭分奪秒進行樣本檢測,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和消毒人員在進行疑似病例討論和流行病學分析,並隨時準備出發,開始對新發現的疑似病例進行調查……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從臘月二十九開始至今,每一天,每一夜,這裡都是如此。南通疾控人每天24小時,高強度、滿負荷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時牽動著廣大市民的心。作為離病毒最近的南通疾控人,他們的工作狀態怎樣?是怎麼檢測病毒,又是如何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近了這群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的勇士。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哪裡有疫情

哪裡就有疾控人無畏的身影

早在疫情防控大幕還未全面開啟時,南通疾控人已進入緊鑼密鼓的備戰狀態。

1月21日上午,市疾控中心緊急動員,沒有二次通知、沒有反覆號召,疾控人以他們特有的擔當和無畏快速響應,短短40分鐘,16個流調組、4個消殺組、綜合信息組、後勤保障組等疫情防控工作組即組建到位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疫情處置中,流行病學調查組必須和病例近距離面對面接觸。1月22日,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組、消殺組分別組織實戰演練,對趕赴疫情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全流程進行細緻梳理並模擬操作,確保做到打勝戰、零感染。

就在演練的當天深夜11點,疾控人員就奔赴如東栟茶,處置南通市首例病毒核酸檢測初篩陽性病例,排查判定密切接觸者,指導醫學隔離觀察。

疫情防控恰逢春節。1月23日,市疾控中心按照每日帶班領導、總值班、流調組、病原檢測組、消殺組、綜合信息組、後勤保障組等專業組形成的疫情防控組織構架全部到位。

來看一組春節假期

南通疾控人的部分工作安排:

1月24日(除夕)

凌晨0:30,流調組奔赴現場對新冠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1月25日(正月初一)

凌晨5:00,結束對疫情現場的流調和密切接觸者的醫學隔離觀察指導返回;

1月26日(正月初二)

召開疫情研判會議,提交防控建議函,處理各地疾控中心發來的密切接觸者協查函;

1月27日(正月初三)

凌晨2:30,赴疫情地開展核酸檢測陽性病例的流調,排查確定密切接觸者,指導醫學隔離觀察,開展終末消毒;

……

疫情就是命令,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疾控人無畏的身影。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吳徐明告訴記者,“這些天,南通疾控人奔走的腳步從未停歇,白天、黑夜、凌晨,風中、雨中,你看到的、看不到的各個疫點,各個工作崗位,大家各司其職,捨身投入在疫情處置和防控的第一線。”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A組人員趕赴一現場處置疫情, B組人員趕赴另一現場處置疫情……新的疫情又出現了,備班的疫情處置C組20分鐘內到位,立即趕赴第三個現場處置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組和消殺組不分時段、不論疫情發生地,通宵達旦地“接龍”著。

風雨兼程中,南通疾控人彰顯了自己的初心:只為守護千萬家庭的健康。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以無畏的精神、過硬的技術

讓病毒無處遁形

疫情防控中,病例的最終確定,需要實驗室病毒檢測結果的支撐,因此可疑病例樣本的實驗室檢測工作,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

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病毒實驗室,有7名距離新型冠狀病毒最近的檢測人員,他們以無畏的精神、過硬的技術,讓病毒無處遁形,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實驗室裡,檢測人員幾乎與新冠病毒零距離,他們的防護格外重要。

市疾控中心主任曹忠介紹,檢測人員進入負壓P2生物安全實驗室,需在清潔區穿戴好防護服、2副乳膠手套、戴正壓面罩、穿膠靴,前後穿過3道門,才能到達核心實驗區

而病毒的實驗室檢測則是一個標準化流程,從最開始的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核酸提取、試劑配製、PCR檢測、結果反饋及廢棄物規範化處理,前後要經歷眾多步驟。

直擊|南通有群“追疫人”,他們每天與病毒“零距離”


拿核酸提取來說,這一步是整個實驗流程中“最危險”的一步,也是“最難受”的一步。檢驗人員在厚厚的防護服、呼吸不暢的正壓面罩等的“包裹”下,在負壓P2生物安全實驗室中提取病毒核酸。“這樣的著裝,就像穿著雨衣去蒸桑拿。普通人估計一上身就會覺得渾身難受,而檢驗人員每次穿著它要連續工作4小時左右。

微生物檢驗科科長熊海平介紹,“實驗過程中,我們沒有辦法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所以必須嚴格控制飲水、進食。”整個實驗區域和實驗人員開展實驗操作的P2生物實驗室內為負壓,空氣須經過高效過濾系統過濾後,才能向外排放,確保病毒不會外洩。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南通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就處於24小時‘戰鬥’狀態。

”曹忠表示,“目前,我們每天需要檢測大量樣本,檢測人員分成3批,輪班超負荷工作著,為及時判定核酸檢測陽性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提供重要實驗室依據。”

“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知道你在護我平安。”

讓我們一起感謝這些在疫情中美麗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